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4-02-19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 16. (2023九上·遵化期中)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 (3) 若用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的化学符号是
    4. (4) 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 17. (2023九上·遵化期中) 在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该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

    2. (2)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微粒符号),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有(填文字)。

      ②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上善若水,水育万物。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我们通常用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 18. (2023九上·遵化期中)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当选用D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A.装置漏气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集气瓶在移出水槽前未盖玻璃片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 (3) 装置C适用于实验室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化学反应方程式:,装置C与B相比,C的优点是
    4. (4) 下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的体积。在水面上封了一层植物油,植物油的作用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 19. (2023九上·遵化期中)           
    1. (1) (一)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2. (2) 由如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 (3)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的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4. (4) (二)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3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试剂瓶中加入的液体最好选用____。

      A . 自来水 B . 蒸馏水 C . 河水
    5. (5) 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6. (6) 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8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碳。
  • 20. (2023九上·遵化期中) 小强建构了“两组份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

    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忽略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做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份混合物。

    1. (1) 【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份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
      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选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2. (2) 【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份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

      按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水夹最合理的打开时间是。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空气的。由此实验我们还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为
    4. (4) 已知:在空气中点燃石蜡,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小强用足量石蜡替换红磷规范操作后,测得的氧气含量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共4分)
  • 21. (2023九上·遵化期中)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发现的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可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请计算:
    1. (1) 青蒿素中的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2. (2) 100克青蒿素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