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序号 | 时间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1.0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 |
制取无水 | 测定NaClO溶液的pH值 |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 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
选项 | 事实 | 结论 |
A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比较析出沉淀所需时间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B | 向含有少量I2的淀粉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蓝色褪去 | NaOH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
C | 往黄色固体难溶物中加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然后加入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 | 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
D |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溶液,在B中加入2~3滴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Ⅰ.配制和标定I溶液
配制溶液:称取3.3g 和5g KI置于研钵中(在通风橱内)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待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入25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后充分摇匀。
溶液浓度的标定:取溶液20.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标准浓度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加入淀粉指示剂少许,继续滴定使溶液恰好呈无色,并半分钟不变色,平行测定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项目 | 1 | 2 | 3 |
0.1000 | |||
19.98 | 20.02 | 19.82 |
Ⅱ.果蔬样品的处理:用粉碎机将果蔬样品打成糊状,用干燥的小烧杯准确称取100g样品,转入250mL锥形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小烧杯1-2次,冲洗液并入锥形瓶中。
Ⅲ.样品分析:在II中锥形瓶中加入10mL 2 醋酸溶液和少量淀粉溶液,用Ⅰ中溶液滴定至滴定终点,平行测定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项目 | 1 | 2 | 3 |
8.92 | 8.93 | 8.91 |
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一:
物质 |
|
| ||||
|
|
|
|
|
|
信息二:难溶于乙醇溶液,NaCl、、能或微溶于乙醇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蒸馏水 ②饱和溶液 ③盐酸
①△H1=
②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甲烷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φ,CH4的体积分数=。
化学吸附:(ⅰ);(ⅱ);
表面反应:(ⅲ);(ⅳ);(ⅴ)
脱附:(ⅵ)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ⅰ)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在上述历程中,(ⅰ)的反应速率最 (填“大”、“小”),原因是:。
②反应过程中,如果仅增多Fe催化剂的量(不改变比表面积),下列选项有变化的是。
A.反应热 B.化学平衡常数
C.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 D.活化能
回答下列问题:
①活化能=(用含Ec、E的式子表示)。
②在上图中作出升高温度时,E~EC间分子百分数和能量的关系曲线。
|
| |
|
|
①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25℃时某浓度溶液的pH=5,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与溶液中的之比为。
③将少量通入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结合数据说明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①25℃时,的电离常数。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pH=1.2时,
B.对pH=2.7时的溶液升温,pH减小
C.pH增大时,的值逐渐减小
D.和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