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1课 苏联的...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盐城)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致胜的利剑。”这一现象得益于(  )
    A .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 苏联模式的推行 D .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2. (2023·西宁)  列宁说:“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1921年春,列宁选择的“另一条道路”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开展了农业集体化 D . 颁布苏联新宪法
  • 3. (2024九下·苏州模拟) 《列宁全集》指出,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实行国家调节。这说明( )
    A . 新经济政策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B . 列宁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优势明显 D . 列宁主张采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 4. (2023·南宁模拟)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带有领导 人强烈色彩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材料中的这种 创造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苏联模式 D . 罗斯福新政
  • 5. (2023·阳江二模)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后期市场也愈来愈脱离国家控制,影响着工业化的迅速开展。联共(布)领导人开始把注意力从调整工农关系转向改造小农方面。为此苏联实行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农业集体化运动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赫鲁晓夫改革
  • 6. (2020九上·苏州月考) 1921年3月3日列宁在致人民委员会的信中就农民把粮食拿到城市出售一事写道:依我看,应当允许带得更多。列宁对待农民私售粮食的态度,反映了(    )
    A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 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 .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 7. (2023·包河二模) 1921年4月,列宁明确指出,要用一切办法坚决发展流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因为我们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相当狭小而“适度”的。这说明苏俄正在(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放弃利用市场的调节 C . 实施农业集体化 D . 启动市场调节的机制
  • 8.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 1937 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这段材料反映苏联( )
    A .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 工农业协调发展 C . 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工业化成就突出
  • 9. 1928年到1940年,苏联的钢铁和煤炭的年产量翻了四倍,火车和汽车制造从800辆上升至14.5万辆,造船厂拖拉机厂等极速扩张。代价则是很多人吃的面包比以往少了,黄油的配额也随之减少。材料反映出苏联( )
    A . 工业快速发展但是经济比例失调 B . 缺乏政府干预,发展速度缓慢 C . 解决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D . 缺少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10. (2023九下·揭西模拟) 1921年4月,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必须采取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只有先解决农民问题,才能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从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 苏俄工农联盟专政出现危机 B . 苏俄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困难 C . 苏俄经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D . 苏俄正准备进行现代化建设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23·福田三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文明的第一个最为显著和直观的特征是机器在生产劳动领域的广泛使用。而在此之前的全部人类历史中,一切劳动都是借助于手工工具来完成的。在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将近100年时间里,英国基本完成了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过渡,率先成为跨入工业文明门槛的资本主义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工业文明“最显著的特征”并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劳动领域的广泛使用”的例子?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与英国相比有何特别之处?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 12. 20世纪20年代起,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俄(联)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线索整理]

      联系所学知识,将年代尺中字母处填写完整。

    2. (2) [分析应用]

      运用”线索整理”中的相关史实,分别说明图1、图2中苏俄(联)经济在1921- 1925年、1927-1937年期间发生变化的原因。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到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 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变式: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是什么原因让维尔斯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3. (3) [综合评价]

      计划是强制性的,”计划就是法令” ……在短期内(1928一1937年)就实现了工业化,从而为卫国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但这些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办法后来都被固定下来,……以致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根据材料对苏联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