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怡福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2023七上·江门期中) 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 B . 史书记载 C . 学者推断 D . 考古发掘
  • 2. (2023七上·江门期中) 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 . 商朝建立 B . 平王迁都 C . 武王伐纣 D . 东周开始
  • 3. (2023七上·江门期中)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该材料的大意是(   )
    A .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B . 交通便利是华夏民族形成的主因 C .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 . 华夏民族是由各族杂居交融而成
  • 4. (2023七上·江门期中) 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有关舜和禹的传说“舜孝感动天,禹无私奉献”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 . 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 C . 商周世袭制度的起源 D . 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 5.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情况相符(    )
    A . 原始人群时期 B . 山顶洞人时期 C .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D .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 6. (2024七下·揭东开学考)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说明(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国家特征明显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7. (2023七上·江门期中)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中国的帝王继承制度演变为(   )
    A . 禅让制 B . 奴隶制 C . 世袭制 D . 分封制
  • 8. (2023七上·江门期中)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该材料主要反映分封制的相关信息是(   )
    A . 分封制诸侯的义务 B . 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C . 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D . 分封制带来的后果
  • 9. (2023七上·江门期中) 观察图片,三个文物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 . 殷商文化,独特魅力 B . 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C .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 D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 10. (2023七上·江门期中) 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该远古人类(   )
    A . 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县 B .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C .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D .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11. (2023七上·江门期中) 诸侯国势力崛起,各自为政,不再听从王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的“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这反映了(    )
    A . 周王室势力大减 B . 周朝即将灭亡 C . 分封制得到巩固 D . 周朝政局稳定
  • 12. (2024七上·黄陂月考)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 .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 .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 13. (2024九下·江阴模拟) 《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 . 水利兴修 B . 诸侯征战 C . 儒学兴起 D . 私学发展
  • 14. (2024·益阳模拟) 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既免除了岷江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 )
    A . 长城 B . 大运河 C . 都江堰 D . 灵渠
  • 15. (2023七上·江门期中) 商鞅变法造就了以军工和才干上升的官僚功勋系统,使秦国社会的动力驱动系统焕然一 新。推动这一驱动系统建立的变法措施是(    )
    A . 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 .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C .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D .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 16.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他的思想包含了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等。“他”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主父偃 D . 董仲舒
  • 17. (2023七上·余江期中) 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为“暴君”。在西方人看来他是东方世界的凯撒大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主要贡献是(   )
    A . 统一中国 B . 焚书坑儒 C . 轻徭薄赋 D . 重文轻武
  • 18.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下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加强经济的交流 B . 巩固国家的统一 C . 促使书写更加简便 D . 推动书法艺术发展
  • 19. (2022七上·官渡期末)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  )

    A . 灵渠 B . 阿房宫 C . 骊山陵墓 D . 万里长城
  • 20. (2023七上·期中)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 电视剧《大秦帝国》
  • 21. (2024九下·突泉模拟)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A . 实行残暴统治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实行民族压迫 D . 加强文化专制
  • 22. (2024七上·潮安期末)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秦王嬴政时期 B . 秦始皇统治时期 C . 秦二世统治时期 D . 西汉建立初期
  • 23. (2023七上·宜州期中) 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 . 四面楚歌 B . 破釜沉舟 C . 围魏救赵 D . 退避三舍
  • 24. (2024九下·凉州模拟)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
    A . 重文轻武政策 B . 文化专制政策 C . 闭关锁国政策 D . 休养生息政策
  • 25. (2024九下·广州模拟) 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彻底的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 B . 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 C . 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D . 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
  • 26.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 嬴政 B . 刘邦 C . 刘秀 D . 杨坚
  • 27. (2024九下·北票模拟) 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28.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最重要的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这条“大通道”的起点是( )
    A . 刘家港 B . 玉门关 C . 阳关 D . 长安
  • 29.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玄奘西行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
  • 30. (2023七下·遵义期末) 胡适说:“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
    A . “无为而治” B . “有教无类” C . “兼爱、非攻” D . 以法治国
二、综合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
  • 31. (2023七上·江门期中)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活动二【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

    活动三【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及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

    城内有两处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

    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

    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1. (1) 下图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位于处。(填写图中字母即可)

        

    2. (2) 将活动二中图1、图2、图3的考古发现与推论进行连线。

      考古发现                             推论

      图①               推论1:出现了制陶业,改变了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

      图②               推论2: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上的差异等

      图③               推论3: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

    3. (3) 说出活动三中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4. (4) 综上所述,请你为历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 32. (2023七上·江门期中) 物久测度,器久见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则例。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卫秋曰:“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舌(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式不循(遵循)古而王,夏腹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庄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税列传》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 (1)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措施是什么?
    2. (2) 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3. (3)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画面?
    4. (4) 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
  • 33. (2023七上·江门期中) 我国历史悠久,面积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四:历史学家周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的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时代。

    1. (1) 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中“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情?你认为这件事与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相比,有什么进步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频繁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在中央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周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