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绣湖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1-19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如果山水会说话
  • 1. (2023八上·义乌期中)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读通讯《一着惊海天》,我们看到了我国航母舰(A.zǎi  B.zài)机首架成功着舰;读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我们看到了整日劳动不chuò的母亲;读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看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脸虽丑陋可(A.zēng B.zèng),却灵魂高尚;读钟声的《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我们看到了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kuì

  • 2. (2023八上·义乌期中) 下面是小实"诗文山水"的梳理表,请根据提示,完成相关任务。

    山水之美

    文人之言

    山清水秀

    悬泉瀑布,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宏伟壮阔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怡人秋色

    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明丽深远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花落燕归

    。(晏殊《浣溪沙》)

    急流猛浪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 3.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共赏富春山水,完成以下任务。

    【甲】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注释】①推篷:拉开船篷。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ㅤ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丙】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A)其能,故谓(B)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①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易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C)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①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唐宪宗元和五年,柳宗元在城郊发现了冉溪,于是结茅树蔬,住在了这里,并改其名为“愚溪”。②龂龂(yín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

    1. (1)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一语妙趣横生,请加以赏析。
    2. (2) 根据提示的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课内迁移法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负土累石

      词类活用法

      互相

      ②今予是溪


      字典查阅法

      3 交换;②改变;③容易;

      ④和悦,平和;⑤轻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③故之为愚溪 

    3. (3) 请根据文意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仅限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 (4) 请将“之”“以”“而”正确填入文中的“A”“B”“C”处。
    5. (5) 山水可以寄情。三则古诗文的作者通过描写山水,表达了怎样的情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异同。
二、如果新闻会思考
  • 4. (2023八上·义乌期中) 近日,诺奖成为热点话题,网上报道纷繁复杂。我校打算举办一场以"如何更理性地阅读新闻"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参与。

    【事件回顾】 瑞典当地时间2022年10月4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0月4日17时45分),法国科学家阿兰 · 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 · 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 · 塞林格,因利用纠缠光子进行实验,打破了贝尔不等式,获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材料一

    刚刚,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科学网2022-10-04 17:54   阅读量:10万+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 · 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 ·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 ·塞林格,以表彰他们“进行了纠缠光子的实验,确立了对贝尔不等式的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材料二

    诺奖之于中国:如何实现从跟跑到超越

    澎湃新闻2022-10-5 21:56   阅读量:1.6万

    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

    三位物理学家虽然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我们还是特别为之欢欣,因为:在本届物理学诺奖的背后,有中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作为安东·塞林格的学生,也是其研究团队的主要参与者,潘建伟院士参与开创量子信息物理学这个重要研究领域。颁奖委员会提及的潘建伟导师安东·塞林格的四篇量子通信实验文章,潘院士分别是其中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两篇文章的第二作者。

    中国科学界正举全国之力,编小与世界科学珠峰的距离。伴随国力快速崛起,科学硬实力从跟跑渐渐赶超,有的领域进入并跑的态势。本届诺奖物理学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和贡献。

    不过,话又说回来,诺奖并不是检验科学家成就的唯一标准。科学的本真意义,在于对 未知领域的追问和探求,出于对知识和真理的好奇和发掘。至于得不得奖,倒在其次。更何况,诺奖并不能代表对人类科学的终极评价。很多重要的学科领域,诺奖并没有做到"阳光 普照",比如十万分重要的数学和哲学。还有不少"被遗忘的角落",也在诺奖的光圈之外。因此,我们在关注诺奖的时候,小心被其强光灼伤了眼睛。

    材料三

    今年诺贝尔奖得主,都是“中国”的!
    网际世界2022-10-11 18:19    阅读量:3.3万

    十一期间,诺贝尔奖获奖名单陆续出炉。你猜,全世界最激动的地方是哪?没错,是中国。本届诺贝尔奖一半以上获奖者都是“中国”的!

    先说文学奖:

    安妮·埃尔诺虽然是位法国女作家,她的真实身份却是: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获奖!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再说化学奖:

    夏普莱斯教授是梅开二度。

    他虽然出生于美国,就职于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

    同济大学名誉教授再获诺贝尔化学

    同济大学

    最后说物理学奖:

    其中一位叫安东·塞林格,表面上来自奥地利,然而其实际身份却是:

    "量子物理"成大赢家!南大名誉教授获2022诺贝尔物理学奖

    南京大学

    蹭热度,我们第一名!

    【新闻 ·样式】

    1. (1) 对照【事件回顾】,结合阅读材料一,简述消息的特点。
    2. (2) 结合三则材料的标题,分析其作用。
    3. (3) 在讨论新闻阅读策略时,小实推荐思维工具"OPVL"。请阅读材料二、材料三,根据提示,补全思维导图。

      “OPVL”是引领我们辩证思考的有效工具。看到一则新闻,可按照顺序追问:这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新闻?这篇新闻的社会价值在哪里?有哪些局限?    

    4. (4) 讨论会后,小实想针对以下新闻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请你帮忙。

      班容班貌有无“美”“丑”之分?

      近期,学校德育处积极开展主题为“向美而行”的班容班貌评比活动,但是同学们对于评比结果出现了不同意见。有同学认为,在本次班容班貌的布置当中,大家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并且努力地呈现美,但评委仍然认为不够“美”, 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

      班容班貌一定有美丑之分吗?据调查,82%的同学及教师认为就结果来说有美丑之分。但就“向美而行”的活动意义而言,评比应更关注布置过程。本班同学就此采访黄慧校长,她认为,创造美的过程极为重要,能使"美"从内心生长,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美。

  • 5. (2023八上·义乌期中) 阅读

    如果散文会传情

    “红鼻头”书摊   

    陆建德

    ①近日收到友人随笔集子《担头看花》,封面上画的是英国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流动旧书摊,想起自己小时候常去的书摊。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读故事大都始于六十四开的连环画,杭州话叫“小书儿"。我家中外杂书倒是有一些,就缺连环画。如果父母不鼓励我买“小书儿",自然就更想读了。出建德村的刀茅巷大门,往南走到庆春街,西拐过珠碧弄弄口十几米,就有一个沿街的书摊(其实是书铺,但当年一直叫“书摊儿”),斜对面是老浙大的阳明馆。那是专门借阅连环画的地方,不是卖书的。

    ②摊主个子中等,肤色白皙,背微驼,少发,极瘦,头颈细细的,几乎可以套用初小语文课里的诗句“三根筋挑了一个头”。他深陷的眼窝里两只大眼睛异常警觉,仿佛受过惊吓,回想起来,那眼神再夸张一点,就像蒙克作品《呐喊》里那位人物了。摊主不苟言笑,很少说话,脸上最显眼的部位是白皮肤映衬下发红的鼻子。我们一批小伢儿不知他姓名,也不会对他以叔叔伯伯相称,背后叫他“红鼻头”。假如鲁迅见到他,就会赐以“朱山根”的雅号。其实鼻子红大都是厌氧菌感染所致,只要不去求什么号称"祖传"的偏方,涂搽克林霉素凝胶或甲硝唑凝胶即可治愈。

    ③书摊朝南,店面十平米左右,泥地,天花板并不低矮。一张旧供台,两三条条凳,再加几个小板凳和一张竹榻,差不多就是摊主的全部家当了。"红鼻头"没有书架,因陋就简,却把他谋生的工具管理得井井有条:几块缝上了数十个小袋子的蓝布吊挂在墙上,书就插在布袋里,露出书名。墙上还拉几根细麻绳,连环画就像衣服那样“晾”在绳子上。还有一个在店面外的人行道上支起来的自制木板架子,等距离钉上几根横木条,摆放着主人的新书,招徕顾客。"红鼻头"经常坐在书摊外面的竹子靠背椅子上,观察路人的神情,有时打个招呼。

    ④“红鼻头”的家在哪里,我以前从来没有自问过。他平时晚间大概常睡在他的小铺子里,不然竹榻上怎么会有卷起来的铺盖呢?他有一个女儿,比我大几岁,也在刀茅巷小学读书,放学了就回到书摊,找个角落做功课。她的妈妈,我从未见过。

    ⑤坐在"红鼻头"铺子里看书,一本一分钱。书摊还提供出借的便利,第二天午前归还,每本收两分。借书回家阅读,时间从容,还能与兄弟姐妹或小伙伴共享。书摊制订了一些规矩,可以办理出借手续。除了留下地址,还得保证图书归还时完整无损。误了时间,摊主会根据自制登记册上的信息登门索书(“红鼻头”为此来过我家一次)。如果没有读完,还可以办理续借,收费更高。五十年代的城市居民中,不识字的人还很多,"红鼻头”属于"有文化的”那个阶层。

    ⑥那时多数小朋友零用钱极少,偶尔长辈给一点,一般总是先去买零食或蜜饯之类解馋。单靠这一群体,书摊不一定维持得下去。暑期营业额应该最高,不过书摊也有生意冷落的时候,尤其是在多雨的季节。那时竹椅搬进屋里了,“红鼻头”独自坐着,眼睛依然盯着街上的行人,还在等待。

    ⑦第一次去书摊,或许是在读二年级的时候。家里有一套大约是道光年间出的线装《三国演义》,共二十册,缺第一册(序和图像),读的人多,已谈不上什么品相了。我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天下午去祖父甲一号楼上寓所,听他为我读这套《三国演义》。祖父肯定是有所简略的。他坐在紧挨西窗的旧沙发里,一边读,一边解释,我坐在棒木小板凳上听。我似懂非懂,更加想从“小书儿”的图像上认识刘关张和诸葛亮的模样。书摊就像图书馆,也是个学习的地方,阅读的范围渐渐延伸扩展。偶尔看书入神,忘了时间。一次家里等我吃饭,姐姐在门外高声叫我回家,没听到回音,就赶到书摊找我,果然被她活捉。

    ⑧ 《铁道游击队》之类的"红色经典"也看,兴趣大都集中在他们的装束和肢体语言,比如驳壳枪如何插在腰带上,如何在铁路边等着,跳上飞驰的货车。我家在建德村最东端,隔了一条城河就是沪杭线。我们常去庆春门道口看火车,专心寻找货车车厢外可以搁脚的踏板,可以拉攀的扶手,甚至梦想能像刘洪、王强那样一跃而上。我们有点失望,相信那时的车厢一定不一样。

    ⑨书摊连环画里最抢手的,还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和《隋唐演义》等历史故事。所有连环画中最悲壮的场面,是《杨家将》里的杨业杨老令公撞李陵碑而亡,厚厚的碑体竟折断为两截,可见意志和力量非常人可比。杨老令公儿子里武艺最高强的杨延昭杨六郎,也是小朋友们津津乐道的。《岳飞传》连环画可以和杨家将英雄事迹以及各种衍生故事配套。第一本讲岳飞出生在汤阴一个农家,母亲生下他时黄河决口,她就抱着岳飞坐在一只残破的大瓮里逃命,顺流漂到邻近某县,被人救起,活了下来。小说家的笔法常见于史籍,不必深责。连环画里的断碑和水中破瓮刻在记忆中,就成为事实

    ⑩大概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对“小书儿”不再入迷,但是走过书摊,忍不住会往里面看上一眼。小学毕业那年,书摊关张了,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红鼻头"。也有一些关于摊主的传闻,无法证实。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 (1) 文章通过描写摊主经营书摊的细节表现其品格,请至少列举两处细节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2. (2) 借阅书籍要按时归还,下列不属于关于“诚信”名言的一项是(     )
      A . 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B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C .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D . 人背(违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3. (3) 回忆性散文双重视角交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

      视角

      摘录

      “我”的情感态度


      儿童视角

      ……脸上最显眼的部位是白皮肤映衬下发红的鼻子。我们一批小伢儿不知他姓名,也不会对他以叔 叔伯伯相称,背后叫他"红鼻头"。



      成人视角

      其实鼻子红大都是厌氧菌感染所致,只要不去求什么号称"祖传"的偏方,涂搽克林霉素凝胶或甲硝唑凝胶即可治愈。


    4. (4) 本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结尾字体加粗句,体会“忍不住”一词蕴含的丰富情感。
    5. (5) 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联系全文,简析第⑨段画线句含义。
    6. (6) 文章第⑧段写了“我”看经典名著的经历,结合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的感受,回答问题。

      ①如果文中儿时的“我”能读到红色经典《红星照耀中国》,他会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 结合语段内容加以推测。

      ②结合《昆虫记》选文,说说鲁迅为什么说《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至于下沉呢?我将石蚕的小鞘剥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呢?

三、如果文字会生长
  • 6. (2023八上·义乌期中)  鲁迅经历留学时的种种遭遇,从仙台出发,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红军从被围剿的困境中出发,两万五千里长征,拯救了自身,也拯救了中国革命;托尔斯泰从不被理解的寂寞中出发,冲破了贵族的囚笼,留下不朽巨著,也留下十九世纪的良心……人无论处于任何境地,只有出发,才能成功到达。

    请以“从    ▲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