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一)

更新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23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高要期中)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 . 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 . 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 .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 . 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 2. (2024九下·凉州模拟)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说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
    A .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 3. (2023八上·宁江期中) 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之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4. (2023八上·宁江期中) 下列四位近代历史人物中,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5. (2023八上·宁江期中) 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英国 C . 日本 D . 法国
  • 6. (2024九下·长武模拟)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 . 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 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 .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7. (2023八上·顺德月考)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该局设置了制造枪炮、炼钢和建造军舰等多个军备部门。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局,主要生产枪支、子弹等武器装备,“汉阳造”的武器日后还出现于武昌起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上述这类企业体现的口号是(   )
    A . 自强 B . 求富 C . 变法 D . 民权
  • 8.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下图是小史同学制作的示意图,适合作为这幅图标题的是(   )

    A .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B . 君主立宪的迷梦 C . 内忧外患的清政府 D . 农民阶级的反抗
  • 9.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表现为(   )

    ①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②导致政治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中国赚取大量白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3八上·紫金期中)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    )
    A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11. (2023八上·紫金期中)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 . 洋务运动一辛亥革命一新文化运动 B . 辛亥革命一洋务运动一新文化运动 C . 辛亥革命一新文化运动一洋务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一辛亥革命一洋务运动
  • 12. (2024九下·陇县模拟)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面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道德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由此可见( )
    A . 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B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 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D . 近代已经实现婚姻自由
  • 13.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新。以下对此处“新”的正确理解有( )

    ①新的领导政党——中国共产党 
    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新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 
    ④新的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它打响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第一枪 B .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 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15.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中共三大

    标志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B

    八七会议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古田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此举为了 ( )
    A . 实现国共合作的要求 B . 改组国民党的需要 C . 建立国民革命军的准备 D . 三民主义发展的需要
  • 17.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妥善解决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里主要介绍的是 (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早期工人运动的开展 B . 中共三大召开的背景 C . 中共三大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 . 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
  • 18. 《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东交民巷。这方便了日本华北驻屯军在20世纪三十年代直接发动了侵略我国的(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19.  1945年8月,柳亚子曾赋诗:“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诗中“重逢握手”是指(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 国共第一次合作 C . 重庆谈判 D .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 20. 由下图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 . 发展历程艰难曲折 B .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C . 地区之间很不平衡 D .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八上·云浮月考)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以……为口号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二:……战争的惨败,宣告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但由于变法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

    1. (1) 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提出了什么主张?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有关的具体实例。
    2. (2) 哪一战争的惨败,宣告了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谈谈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变法”指什么?据材料三指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执着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并在城市首先胜利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大革命时期,这里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周围各县的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恶,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向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三: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原来的两千人增加到一万人......到六月下旬,红四军取得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根据地面积达七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在这块根据地上,建立了湘赣边界特委,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它们的重要任务是领导土地革命。

    ——材料二、材料三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阅读材料一,列举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执着于城市”的史实两例,并依据材料分析共产党人“执着于城市”的原因。
    2. (2) 阅读材料二,分析井冈山成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3.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井冈山会师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