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金沙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定海三总兵与英军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抗英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最主要反映了( )
    A . 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 . 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 . 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 .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 2.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据英军军官约翰·H·唐恩某年10月7日的日记:“晚上7点,总司令到达,找到了巴特尔旅 和我们的法国盟军。法国人有意无意地已经在昨天推进到中国皇帝的夏宫(指圆明园),与我们相距4英里(约6.44千米)。他们已经大规模地抢掠……”他记述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法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
  • 3.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知识结构图中横线处应填的历史人物是( )
    A . 关天培 B . 洪秀全 C . 陈玉成 D . 李秀成
  • 4. (2023八上·金沙期中) 台湾在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1874年,派军队进攻台湾的是( )
    A . 美国 B . 法国 C . 日本 D . 英国
  • 5. (2023八上·金沙期中)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   )
    A . 割地赔款 B . 开埠通商 C . 协定关税 D . 开设工厂
  • 6.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材料描述的是戊戌变法的( )
    A . 背景 B . 结果 C . 内容 D . 启示
  • 7.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某历史公众号推出以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英军进攻虎门沙角炮台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旅顺大屠杀 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A . 西方列强的侵略 B . 中国人民的抗争 C . 近代化的探索 D . 政治制度的变革
  • 8. (2023八上·金沙期中) 孙中山评价1911年4月某次起义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他评价的是(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安庆起义 C . 广西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 9.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梁启超曾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表明该时期( )
    A . 国民的民主意识增强 B . 儒家思想被彻底摒弃 C . 社会未出现新的现象 D . 维新思想已深入人心
  • 10. (2023八上·金沙期中) 1912年1月1日,在一片“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举行了隆重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这一事件宣告了( )
    A .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B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 . 清朝统治的正式结束 D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11. (2023八上·金沙期中) 右边漫画反映了( )

    未来之北京,1916年

    A .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B . 袁世凯死后的政局 C . 北洋政府的开始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 12. (2023八上·金沙期中) 右图为胡适日记的部分内容,可以用来佐证( )

    胡适日记·卷十四

    答梅觐庄 一九白一话六诗年 437

    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 442

    打油诗寄元任 460

    文学革命八条件 464

    A . 国内政局的稳定 B . 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 C . 文学革命的进行 D . 胡适推崇旧文学
  • 13. (2023八上·金沙期中) 康有为在《请诛国贼救学生电》中写道:“曹汝霖、章宗祥等力行卖国……幸今学生发扬义愤,奉行天讨。”材料中“学生发扬义愤”的情景出现在( )
    A .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B . 维新变法时期 C . 护国战争时期 D . 五四运动时期
  • 14.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去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进行研学活动,下列城市中他们应去( )
    A . 北京 B . 广州 C . 上海 D . 武汉
  • 15. (2023八上·金沙期中)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为战胜敌人,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党和工人阶级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当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是( )
    A . 列强与军阀 B . 日本侵略者 C . 维新派人士 D . 封建官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 21. (2023八上·金沙期中) 近代中国涌现了许多重要人物,他们有的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说李鸿章不懂得什么叫洋务,在我看来,中国这些搞洋务的恐怕没有比得上他的;说李 鸿章真懂得洋务,那为什么别的国家靠搞洋务兴盛了,而我们国家搞洋务却衰弱了呢?我可以用 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李鸿章只懂得洋务,却不懂得国家事务,以为洋人办的事务就是洋务。

      梁启超《李鸿章传》(白话文版)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吾国治民生主义 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 下图所示

    图二 蔡元培一 陈独秀图三 鲁迅

    1. (1) 试举两位跟材料一中李鸿章一样“搞洋务”的清政府官员中的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我们国家搞洋务却衰弱了”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段发刊词是谁阐发的?“三大主义”是哪一革命组织的 政治纲领?并简述1911年10月爆发的“政治革命”的历史意义。
    3. (3) 以材料三图示三位人物为代表的是哪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兴起的 标志是图一人物创办的哪一杂志。由图二人物担任过校长的哪所大学成为这场运动最 重要的阵地之一。试举一例图三人物在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作。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你学到怎样的精神。
  • 22. (2023八上·金沙期中) 晚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内动荡不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农民 群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1851年1月11日,规模空前、震撼中外的农民起义正式爆发。参加太平军的主要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及矿山工人,也有农村知识分子和家庭富裕的各阶层人士……太 平天国要推翻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建立农民政权,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平 均分配土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李烈钧在上海分别见到了孙中山、黄兴等,反复会商今后对袁应付策略……中华民 国二年7月13日,江西省议会公举李烈钩为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慷慨誓师,发布讨袁橄文。

    ——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材料三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 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
    2. (2) 材料二中的“中华民国二年”是公元哪一年?材料二叙述的是哪次革命的爆发?这一革

      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谁遇刺身亡?这次革命结果如何?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北洋军阀分裂割据的危害。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晚清政府与北洋政府的相似性。
  • 23. (2023八上·金沙期中) 中华民国初年, 一派新气象出现在中华大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 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

    材料二 5 月3日星期六晚间,北大的学生把全城所有大学与学院的学生代表都召集了起 来,计划在第二天早上去天安门广场示威。会议室里人山人海,与会者慷慨激昂。学生们决 定向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发电报,要求他们不要在条约上签字。 一位年轻的男学生割破手指, 在墙上写下血书,要求归还德国山东租界的核心城市青岛。

    ——[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 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 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 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一是中华民国初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的部分条文?这部法律文件的地位如何,具有怎样的意义?
    2. (2) 材料二所述事件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要求归还德国山东租界的核心城市青岛”对应的是这场运动的哪条口号?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及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国初年出现新气象”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