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周初统治者在进行分封时,不仅分封同姓王与功臣,同时针对前朝贵族,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并给予部分优待,将中原地带以及在此生活的前朝遗民作为分封的内容重新给予了前朝贵族。统治者此举旨在(   )
    A . 消除商朝残余势力 B . 维持政权的稳定性 C .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 传播华夏认同观念
  • 2. (2024高二上·丰城开学考) “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反映了(   )
    A . 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度 B . 秦汉注重史学研究和编撰 C . 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弱化 D . 秦汉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 3. (2023高一上·泰安月考) 对于地方官员德政书写的方式,东汉时期以“飞蝗过境”“猛虎渡河”“纵囚归狱”等为模式与范本;到了宋代,多出现“民诵之”“民受其惠,诵之”等话语。这一变化说明(   )
    A . 经济发展促进观念转变 B . 儒学发展影响官吏评价 C . 官员考核方式更加规范 D . 社会治理模式发生变革
  • 4.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南宋时期,政府以官仓中大量的储粮为基础,“遇贵量减市价粜(卖出粮食),遇贱量增市价籴(买进粮食)”。有时为了抑制不断上涨的粮价,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政府抛售粮食的价格。南宋政府此举意在(   )
    A . 保障农民利益 B . 维护社会稳定 C . 增加财政收入 D . 规范商品市场
  • 5.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这主要反映了(   )
    A . 政府重视边疆治理 B . 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 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 . 西学东渐影响了清初测绘技术
  • 6.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下表是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所占百分比统计表,这反映了东北地区(   )

    A .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 . 经济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C . 奠定了重工业基础 D . 成为“以战养战”基地
  • 7.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西方的封锁,陈云指出:“我们首先是与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家进行贸易……他们是会尽可能帮助我们的……这样就不怕帝国主义的封锁。”并积极拓展与苏联和东欧的贸易,这一做法(   )
    A . 使美国的遏制战略破产 B . 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C .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 . 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
  • 8.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下图是埃及新王国时期有关商品的交易记录。由此可知,当时(   )

    ●麦西购买涅布麦西的3斯塔特土地,给的是一头乳牛,值银1/2德本。

    ●一个叙利亚女奴隶价值4德本1凯特银子,买者需支付6个青铜器皿、10德本铜、15件亚麻外衣、1件寿衣、1件毯子和1个水壶。

    A . 商品交易方式多样 B . 货币经济发展不充分 C . 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 . 奴隶主贵族垄断贸易
  • 9.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汉谟拉比法典》第8条说“自由民窃取牛,或羊,或驴,或猪,或船舶,倘此为神之所有物或宫廷之所有物,则应被科以30倍之罚金,倘此为穆什金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所有,则应科以10倍之罚金;倘窃贼无以为偿,则应处死。”据此可知古巴比伦王国(    )
    A . 社会成员开始分化 B . 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法律制度很不完善 D . 用法律维护等级秩序
  • 10.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神意裁判”。10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罗马法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B . 司法审判完全脱离教会 C . 司法裁决审判逐渐世俗化 D . 司法实践兼顾社会情理
  • 11.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法式备定”的唐制,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在中央创建“八省百官”制,并废除官吏世袭制,改由国家任免官吏。这些举措(   )
    A . 推动了政权封建化 B . 旨在消除社会矛盾 C . 对旧贵族有所妥协 D . 巩固了中央集权制
  • 12.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1592年,中国输往拉丁美洲的货物已经超过了西班牙,西班牙商品受到排挤,其国内纺织厂纷纷倒闭;到1660年,美洲白银输入西班牙的数额仅为1595年的十分之一。这可说明(   )
    A . 世界贸易中心转到美洲 B . 三角贸易使美洲受益 C . 太平洋贸易的影响广泛 D . 西班牙海洋霸权衰落
  • 13.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1642年英国《垄断案》诞生,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是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如果诉讼成功,可获得损失的三倍赔偿,并得到两倍诉讼费用的补偿。……专利的统一保护期限为14年。”据此可知该法律条款(   )
    A . 维护了垄断阶级的利益 B . 刺激英国手工业的繁荣 C . 保障创新成果的独占性 D . 直接导致英国工业革命
  • 14.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列宁曾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旧的俄国经济将直接过渡到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后来列宁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列宁认识的转变(   )
    A . 使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 . 使得苏联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 C .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D .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15.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苏俄(苏联)时期,列宁曾说“当苏维埃政权能够拿出十万台头等拖拉机来的时候,中农也会说赞成共产主义的”。……参加农业各种集体经济形式的农户,到1929年10月,只占全国总农户数的7.6%。这说明当时苏俄(苏联)(   )
    A . 工业基础薄弱影响农业集体化进程 B . 经济政策制定服务国防需要 C . 新经济政策忽视农民利益引发动乱 D . 苏联模式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 16. (2023高二上·武昌月考) 1917年7月,英国驻美情报官员威斯曼汇报其与威尔逊会谈情况时表示,总统向其指出,“在美国已经准备以世界性大国的地位出现时,遍布这个国家的强烈情绪是要‘单独行动’,不让自己与任何外国形成联盟”。这表明美国(   )
    A . 意图主导战后秩序 B . 反对国际霸权主义 C . 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D . 奉行孤立主义政策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 17.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兽葡萄镜是唐代著名的高浮雕铜镜,也被称为海兽葡萄镜,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出现。其形制以圆形为主,少量呈方形和菱花形。由瑞兽纹样和葡萄纹样两种纹样组合而成;瑞普葡萄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圆钮,分成内外两区,内区主要为少量瑞兽环绕镜钮奔腾,瑞兽之间为葡萄的枝叶果实,外区主要为呈缠绕状态的葡萄藤蔓。第二种为典型的瑞兽葡萄镜,多兽钮,内区数只瑞兽竞相嬉戏,攀缘葡萄枝蔓,画面虽被分成内外两区,但内区的葡萄枝蔓沿着中央的分割圈一直延伸到外区,外区的葡萄蔓枝间也穿插分布着一些花鸟走兽之类的纹饰。瑞兽葡萄镜有着"多迷之镜""凝结了欧亚大陆文明之镜"的名号。它的纹饰结合体现了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加之《博古图》里称之为"海马葡萄镜",更是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这些纹饰是如何发展的?有何寓意?它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成了唐镜中研究最多的课题。

    ——摘编自董俊凯等《从瑞兽葡萄镜中看唐代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观察如图,并阅读下面简介。

    名称∶八瑞兽葡萄铜镜

    尺寸∶直径24.8厘米,缘厚2.2厘米,重3372克

    年代∶盛唐

    出土地点∶宜阳县

    收藏单位∶洛阳博物馆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瑞兽葡萄镜在唐朝出现的时代背景。并概述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2. (2) 以上两则史料的类型分别是什么?若探究瑞兽葡萄镜在东西方的交流互动,还需收集哪些材料?
  • 18.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西周亡于戎狄东侵,四方民族开始由四方向中原逐鹿,戎起于西而东向祸周,狄起于北而东向侵邢、卫、齐、鲁,又南下祸周、郑。荆蛮自南北上,侵郑窥周又东与吴争两淮。东夷自山东半岛南下淮南、皖北。吴越起于江浙而北上黄池、徐州争盟。四方民族的入侵,在中原出现抵御入侵的战争,这样形成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轮流坐庄的霸主政治。四方民族和中原人民充分地交流,加速了蛮夷戎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消除了民族间的差异,为华夏族的形成积蓄了丰厚的基础。长期的斗争促进了我国社会制度的转变,积极地促成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

    ——摘编自郑梅玲《论春秋时期民族的迁徙转化》

    材料  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华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都相继成为直接作战的战场。1937年国民政府正式发表迁都重庆宣言,自此始,国民政府各机关陆续踏上西迁之旅。工人、学生、难民等,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往西南的四川、西康、云南、贵州、广西和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大后方地区,形成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大规模人口内迁运动。

    ——摘编自谭刚《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周时期民族迁徙的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人口迁徙的新变化,并分析当时人口大规模内迁的主要原因。
  • 19.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在中世纪,意大利人的奢华服饰仅限于教会高级人士出席重大仪式庆典时所穿着的法衣,即使封建贵族阶层也很难享受。但中世纪晚期发生了巨大变化,延绵不断的封建战争和远距离商业贸易活动的复兴,改变了人们对服装样式和材质的审美和需求。这一时期,骑士和军队制服元素以及来自东方的奢侈材质和装饰风格,对意大利的服装潮流产生了深远影响。1333年,佛罗伦萨商人杜乔·普奇专门在拉古萨的金匠铺花费30杜卡特,订做了一条镶嵌许多宝石的银质镀金腰带。当时对奢华服饰和时髦潮流的追逐不只是贵族商人等特权阶级的专利,而是一种全民时尚。

    ——摘编自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崇奢与禁奢》

    材料二  17、18世纪是法国奢侈品生产与消费的顶峰时期。在穿的方面,“昂贵雅致的服装、精心制作的头饰、车马随从和讲究的家具,在当时(不同阶层)都很流行”。“仅路易十四自己所穿的一件衣服就饰有1400万法郎的金刚石。而路易十五继承了先王的奢侈遗风,他的宠妃彭芭杜尔夫人的奢侈更骇人听闻——在得势的19年中,她为展示身份和地位花费就有36327268里佛尔”。一系列的事件造成了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时期的财政严重困难,国王与大臣、特权者的斗争一直未停,尤其是巴黎高等法院利用其注册权与国王的抗争、三级会议与路易十六的抗争等。

    ——摘编自杜广强陆伟芳《奢侈消费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意大利人的服饰由俭趋奢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6世纪的意大利与17、18世纪的法国在服饰方面奢侈消费的共同点,并简析法国奢侈消费对政治局势的影响。
  • 20. (2023高一上·丰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本·威尔逊所著《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通过二十余座城市勾勒人类文明进程。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第2章伊甸园与罪恶之城

    哈拉帕和巴比伦(前2000~前539)

    第3章 国际大都市

    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前507~前30)

    第4章巍峨帝都罗马(前30~后537)

    第5章饕餮之都巴格达(537~1258)

    第7章世界之城

    里斯本、马六甲、特诺奇蒂特兰、阿姆斯特丹(1492~1666)

    第8章社交之都伦敦(1666~1820)

    第9章地狱之门?

    曼彻斯特和芝加哥(1830~1914)

    (注:亚历山大里亚是亚历山大城)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城市,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