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 1. (2023九上·临潼期中) 经典诗文默写。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范仲淹《岳阳楼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④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假如我是一只鸟,。(艾青《我爱这土地》)

    ⑥山舞银蛇,。(毛泽东《沁园春•雪》)

    ⑦中秋佳节,小秦望着明月,想起在外地出差的爸爸,于是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编辑进微信,表达对爸爸的思念和祝福。

    ⑧雪天,漫步西湖边,让人不禁想起“,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所描绘的画面。

  • 2. (2023九上·临潼期中) 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位于西安一隅的公园里,草木葱茏,花儿鲜yán。你看,粉色的晶莹玉润,温柔可爱;桃红色的重重叠叠,灿若云霞;深红色的高贵端庄,温柔持重……真可谓百般红紫斗芳菲,袅娜婷竞妖娆。踏着满径芬芳,伴着燕子喃,人们流连花间,与所有美好不qī而遇。

    1. (1)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真可谓百般红紫斗芳菲,袅娜(A.pīn B.pīng)婷竞妖娆。

      ②踏着满径芬芳,伴着燕子(A.nē B.ní)喃。

    2. (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鲜yán 

      ②不qī 而遇

  • 3. (2023九上·临潼期中) 九年级(1)班举行艾青诗歌推介会,你作为主持人,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同学们回答。

    青曾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请结合以下《艾青诗选》中的诗篇,谈谈你的理解。

    备选诗歌:《向太阳》《火把》《太阳的话》《黎明的通知》

  • 4. (2023九上·临潼期中)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是文化类节目新的目标和使命。②这些节目一以贯之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觉的文化追求。③实现传统魅力和时代风采的相融相通,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大潮、社会热点、生活风尚巧妙结合,____让更多人发现传统之美,感受创造活力。

    1. (1) 请提取第②句的宾语中心语,并写在下面。
    2. (2) 第③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关联词语写在下面。
    3. (3)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填序号)
      A创造性转化
      B创新性发展
二、综合性学习
  • 5. (2023九上·临潼期中)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盛世中华何以中国”从文物里读懂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启动。请你与小秦一起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寻找宝藏陕西、文物中国。
    1. (1) 【活动一:触摸】请把这次活动的主题宣传词,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

       

    2. (2) 【活动二:探寻】请你仿照示例中的短语结构,根据以下材料,概括陕西考古博物馆的特点。(不限于四个字,写出两个即可)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一座唐代风格、园林化设计的馆舍,大气磅礴又不失秀美,吸引着考古爱好者纷至沓来。这座以考古主题著称的博物馆,历时10年精心筹建,展出的5000多件出土文物,每一件都蕴含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承载着古人智慧,是无价之宝。

      示例:唐代风格

      特点:

    3. (3) 【活动三:对话】以下是博物馆LED显示屏上的两则新闻,请你分别概括主要内容。

      材料一:

      陕西省文物局近日发布最新成果——黄河流域发现百万年连续古人类文化遗存。这一新发现拓展了黄河流域古人类生存演化的时空框架,更加有力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不间断的人类发展史以及中华文明的突出连续性。

      材料二:

      多年来,陕西持续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石峁遗址、半坡遗址、秦咸阳城遗址、秦始皇陵、法门寺遗址等11项考古项目入选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内容一:

      内容二:

    4. (4) 【活动四:模仿】参观完陕西考古博物馆,小秦生发了诸多感慨,请你依据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可以探秘历史遗存的地方。(句式、字数大致相同即可)

      神奇博物之旅展示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绝的总体特征。踏入三秦大地,我们可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寻找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青铜器;可以到 ;可以到 ……这既是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也是一场历史遗存的探秘之行。

三、阅读(46分)
  • 6. (2023九上·临潼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如何借助新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11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机构,陕西科研实力雄厚。众多优秀人才形成的创新力量,让陈列在广阔三秦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陕西,正在借助科技赋能,为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创新空间。

    借助“互联网+”,目前西安博物院10万余册(件)院藏古籍已经全部实现了著者、装帧、版权等内容的完整性著录。通过与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重要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文献交流,古籍“活”了起来。

    目前,文化数字化已在陕西的博物馆、图书馆、方志馆、档案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公共文化”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逐步走上“云端”、进入“指尖”。

    (摘编自《陕西扎实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人民日报》,2023年08月09日)

    【材料二】

    近几年,陕西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宣传的精准化建设,推动中华文化的“云传播”。2022年11月14日至18日,舞剧《青铜》巴黎线上展播专场通过网络与广大法国网友见面,惊艳的演出受到了法国网友的好评。这只是陕西文化走出国门,讲好陕西故事的一个缩影。宝鸡市艺术剧院创排的舞剧《青铜》,便是以青铜器为主线,以3000多年前商周朝代更替为大的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主人公卷耳与太凤,通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辛勤的劳动,最终掌握了青铜器的制作技艺,帮助周人成功锻造出精美的青铜器,并赋予其道德、仁义、和平等意义。《青铜》线上展播通过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受到了法国网友的好评。

    近年来,陕西文化走出国门,折射出我省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文化供给水平的不断提升。舞剧《青铜》巴黎线上展播专场,是我省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境外线上社交媒体矩阵的一次尝试。2022年,在脸书、推特、抖音国际版等7个平台,省文化和旅游厅陆续开通“游陕西”多语种官方账号,“游陕西”多语种官方账号累计粉丝总量达120万,曝光超3.3亿次,互动超1800万次。

    (摘编自《陕西文化“香飘”海外》,《陕西日报》,2022年12月20日)

    【材料三】

    数字化是博物馆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借助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火”起来?从全国首个“八路军”虚拟数字人到深受观众喜爱的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从沉浸式数字博物馆到文物数字文创,智慧文物成为解锁陕西历史文化的密钥。

    2023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文博之夜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办。“哇,‘唐美丽’好可爱,‘秦威武’好帅气,感觉文物活了起来。这种文物宣传方式有新意又有趣,给陕西点赞!”现场发布的4位“文物智慧推荐官”——“周知礼”“秦威武”“汉英俊”“唐美丽”让市民游客惊叹不已。游客纷纷拿出手机,与数字体验互动屏中的虚拟数字人合影留念。

    “周礼”“秦制”“汉风”“唐韵”是陕西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底蕴的灵魂。怎样让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物“活”起来?陕西省文物局将文物资源融入数字载体,通过对人物服装、配饰、性格特点进行细致考究和反复推敲,打造出虚拟数字人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介质,立足陕西丰富的馆藏资源,探索悠久的历史故事,为观众提供讲解、导览和咨询服务。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虚拟数字人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彰显了我省文博行业对数字化发展的重视。

    (摘编自《“智慧文物”解锁陕西历史文化的密钥》,《陕西日报》,2023年09月07日)

    【材料四】

    陕西省艺术节作为陕西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自1987年首届开始,相继涌现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观众喜爱、专家认可的精品力作。2023年8月10日,在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倒计时活动启动仪式上,本届艺术节的吉祥物与公众见面。吉祥物造型生动简练,线条流畅,色彩明快,显现活泼可爱、热情亲切、吉祥欢乐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主题,凸显了举办地铜川的城市文化地域特色。

    吉祥物以聪明灵动、装束各异、色彩鲜明的4位萌娃为设计原型,分别取名“星星”“福福”“曈曈”“川川”,每个萌娃都代表着铜川文化元素,四个萌娃连在一起便是“幸福铜川”。“星星”头戴军帽、身着军装、飒爽英姿,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文化,彰显了从革命薪火到文化薪火的红色基因传承。“福福”头顶祥云、身着绿衣、童颜勃发,代表着药王故里、养生福地的康养文化,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健康养生理念以及建设幸福美丽铜川的美好期待。“曈曈”头戴矿工帽、身穿矿工服,代表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文化,他用如炬的目光见证着铜川煤城矿工时代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城市兴起。“川川”头冠倒装壶、身穿青色衣,代表1400年炉火不熄的耀瓷文化,绘就了悠悠千年的匠心技艺在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的锦绣画卷。

    1. (1) 请结合四则材料,概括陕西省推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都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吉祥物所代表的四种文化。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借助“互联网+公共文化”,西安博物院10万余册(件)院藏古籍已经全部实现了著者、装帧、版权等内容的完整性著录。 B . 2022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陆续开通“游陕西”多语种官方账号,“游陕西”多语种官方账号粉丝总量超过120万,曝光达3.3亿次,互动达1800万次。 C . “周知礼”“秦威武”“汉英俊”“唐美丽”4位“文物智慧推荐官”,是陕西省文物局将文物资源融入数字载体,通过对人物服装、配饰、性格特点进行细致考究和反复推敲,打造出的为观众提供讲解、导览和咨询服务的虚拟数字人。 D . 吉祥物“川川”头戴矿工帽、身穿矿工服,代表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文化,他用如炬的目光见证着铜川煤城矿工时代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城市兴起。
  • 7. (2023九上·临潼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夏夜听书

    邵衡宁

    ①小时候每到暑假,就会被送回苏北老家。记忆里那时最快乐的事情,便是夏夜在打麦场上听苏北大鼓。

    ②正是十一二岁年纪,假期作业又少,有大把的时光任我们挥霍:白天在走廊的阴凉里,看祖父收藏的闲书;晚来急匆匆吃了饭,就换上飘着檀香皂清香的裙子,奔向打麦场上。

    ③唱鼓书的是一位远亲的爷爷,他那时50岁出头,身材高大,声音沙哑醇厚,会唱《薛仁贵征东》《战君山》等十几部长篇鼓书。天色将晚,待他那特定节奏的鼓点响起,村庄里大人小孩都放下饭碗围拢过来。有的自带板凳,有的铺块麻袋盘腿而坐,而我们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讲究些,会铺上草席。打麦场上,早有热心的乡邻点燃了驱蚊的艾草。

    ④苏北大鼓,说书人唱时,左手敲一副月牙形钢板,右手持鼓槌击鼓,又说又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一人饰演多角,真可谓张口可调动千军万马,让人听得惊心动魄。偏苏北大鼓又最讲究悬念设置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让听书人如痴如醉

    ⑤开场小帽多是唱文明新风,第一句是文绉绉的“西江月”。待到听书的人来得差不多了,说书人突然鼓点激越、钢板翻飞、声音高亢,仿佛千军万马正扑将过来,刹那间烟尘滚滚。常听书的人知道,这就要“书归正传”了。

    ⑥月光如水的打麦场上,辛劳一天的大人们都听得入神,说书人直唱得嗓子都哑了,入迷的听书人仍不肯散去,纷纷恳求再唱一段。都是乡里乡亲,说书人辈分又长,于是多唱了一段又一段。直到夜色已深想着不能误第二天的营生,人们才意犹未尽地散了场,我也恋恋不舍地回家睡去。说好的唱一晚鼓书,酬劳是五公斤粮食,说书人绝不多要。转天白天,我还沉浸在剧情里,巴巴地盼着晚上快点到来,好听那“下回分解”。

    ⑦那一部部鼓书,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夏天夜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欢乐。那些唱得好的鼓书艺人,也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偶像。他们唱的人物,那种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深深刻在我们的记忆里。鼓书艺人在说书养活自己的同时,也使古老乡村文脉得以传承,生生不息。

    ⑧后来,录音机和电视机兴起,乡村的娱乐生活渐渐丰富起来,唱鼓书渐渐没了市场。很多乡村鼓书艺人转行了,但也有坚守者,求新求变,推出了琴鼓联台,有的还把演出场地搬到了网络上。

    ⑨后来,我很少回故乡了,本来鼓书已在我生活中渐行渐远,但近来巧遇一位当年也痴迷苏北鼓书的朋友,才知道,苏北大鼓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人称“大鼓状元”的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近年还成了“网红主播”,拥有10多万粉丝。

    ⑩如今,我闲来会在网上听听苏北大鼓,有时也会听听家乡的民间小调。那些熟悉的乡音,让我有种找到根的亲切。进而,我又找出上大学时祖父送我的家乡县志,细细研读。故乡文化像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润泽着我的身心,让我常忍不住赞叹:父辈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丰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掘和传承。

    ⑪我们一家离开故土多年,年已八旬的母亲和妹妹住在一起,每每说起故乡,格外想念。那日我和妹妹视频通话,突然想起牛崇光唱的长篇鼓书《无艳春秋》,赶紧找出让妹妹放给母亲看。那熟悉的鼓声甫一敲响,视频那端的母亲就落泪了,在白发暮年,母亲终于又听到了她年轻时痴迷的鼓书,听到了夏夜打麦场上熟悉的吟唱……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3日,有改动)

    1. (1) 有人说:“散文是一个时代真实的精神生存状态的投射,是醒着的心灵对于世相的观察。”请你结合全文,说一说作者对苏北大鼓的情感。
    2. (2) 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偏苏北大鼓又最讲究悬念设置,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 , 让听书人如痴如醉。(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待到听书的人来得差不多了,说书人突然鼓点激越、钢板翻飞、声音高亢,仿佛千军万马正扑将过来,刹那间烟尘滚滚。(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3. (3) 有人认为,文章第⑥段对听书人的着墨过于多,有点本末倒置,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4. (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结尾段画线句的作用。
    5. (5) 请结合【链接材料】,为“苏北大鼓”写一段推荐语。

      【链接材料】

      苏北大鼓,原名打鼓说书,是一种流布于苏北宿迁、徐州、连云港、淮阴及皖东北和鲁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当地民间惯称说大书。一面书鼓,两片月牙型钢板是其伴奏乐器。艺人有说有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全由其一人完成。以表为主,以唱为辅,以说表反映艺人真功夫,有“讲清故事、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千斤道白四两唱”之说。叙事说理,轰轰烈烈,一人可调动千军万马;一展歌喉,淡淡平平,深切道出人间真情。

  • 8. (2023九上·临潼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田游岩,京兆三原人也。初,补太学生,后罢归,游于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辄留连不能。其母及妻子与游岩同游山水二十余年。后入箕山,许由庙东,筑室而 , 自称“许由东邻”。调露中,高宗幸嵩山,薛元超就问其母,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癫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帝曰:“朕今得卿,何异汉获四皓乎?”因将游岩就行宫,令与太子少傅刘仁轨谈论。帝后将营奉天宫于嵩山,游岩旧宅先居宫侧,特令不毁,仍亲书题额悬其门,曰“隐士田游岩宅”。

    (选自《太平御览•逸民部•卷六》,有改动)

    【注释】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对山水林泉、烟雾云霞的喜爱就像是病人病入膏肓,不可救药。②四皓:秦时隐士,汉代逸民,居住在商山深处的四位德高望众、品行高洁的老者。③营:修建。④奉天宫:皇帝的行宫。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辄留连不能

      许由庙东 

      ③筑室而

      薛元超就问其母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游于太白山”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____
      A . 至于负者歌途。 B .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C . 迁客骚人,多会此。 D .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3. (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游岩旧宅先居宫侧,特令不毁,仍亲书题额悬其门,曰“隐士田游岩宅”。

    4. (4) 小秦读完此文,认为田游岩和欧阳修寄情山水的情怀是不同的。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具体阐述。
  • 9. (2023九上·临潼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多重变化,请你补充完整。

      茫然→愤激→→低沉→

    2. (2) 你的好朋友是一位初三学生,最近学习压力很大,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你会用这首诗中的哪两句诗来鼓励他,为什么?
四、作文(50分)
  • 10. (2023九上·临潼期中) 作文。

    吃到心心念念的美食是一种快乐,见到久违的朋友也是一种快乐;努力之后获得学业的进步是一种快乐,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一种快乐……快乐既可悦己,也可悦人。留心观察,收集身边的快乐,用心感悟,体悟自己的快乐,你也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请以“让我感到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