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调研卷试题

更新时间:2024-01-31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21. (2024七上·黑龙江期末) 当你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放眼望去一片青葱碧绿,你会进入美妙的遐想中。草原上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兔、狐、鹰等动物是者。
    2. (2) 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该食物网是由条食物链组成的。
    3. (3)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
    4.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5. (5)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 22. (2024七上·黑龙江期末)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正是由于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丝不苟地工作,才使得科学不断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17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用它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19世纪30年代,光学显微镜的制造技术明显提升,促进了人们对细胞内部结构的认识。

    图甲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图乙是动、植物细胞模式图。

    1. (1) 图甲中的①是显微镜的 , 其作用是放大物像。
    2. (2) 图乙中[⑥]能控制物质的进出,[⑦]是细胞中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材料二:2017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它们是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这标志着中国在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两只珍贵猕猴诞生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 (3) “中中”和“华华”都与B猴十分相像,这个实例说明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4. (4) 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某学生尝试制作“中中”和“华华”的细胞模型,以下是他准备的材料及模拟的相关结构:A.塑料袋-细胞膜;B.琼脂和水-细胞质;C.绿豆-叶绿体;D.鲜葡萄-细胞核。其中不需要准备的一项是(填字母)。
  • 23. (2024七上·黑龙江期末) 圣女果,常被称为小西红柿,中文正式名称为樱桃番茄,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视黄醇、叶酸等营养物质,具有防癌、降血压等作用,与苹果、香蕉、葡萄一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蔬果”。小小的樱桃番茄是怎样构成的呢?某校生物小组学生以“樱桃番茄的结构”为研究项目进行如下探究:

    【活动一】观察表皮细胞

    1. (1) 该小组学生撕取樱桃番茄表皮,制作了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图1为目镜是10x、物镜是10x的显微镜下的视野图,图中的表皮细胞被放大了倍。
    2. (2) 樱桃番茄表皮较柔韧,这与其结构有关。由图1可知,表皮细胞排列较紧密,细胞壁较厚,属于组织。

    3. (3) 【活动二】观察果肉细胞

      该小组学生挑取了樱桃番茄果肉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同样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图2)。果肉细胞体积较(选填“大”或“小”),排列较疏松,细胞壁较薄。通过分析可知:樱桃番茄果肉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

    4. (4) 樱桃番茄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视黄醇、叶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5. (5) 【活动三】观察白色筋络

      该小组学生又撕取樱桃番茄中的白色筋络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同样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如图3)。发现白色丝状结构呈管状,里面有液体流动。这些筋络属于组织。

    6. (6)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该小组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出了结论。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植物体。

  • 24. (2024七上·黑龙江期末) 2022年12月,在太空中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两种植物的种子跟随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返航。这意味着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展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试验。你一定为我国取得的成果而感到自豪骄傲,我们虽然不能去太空参与培育过程,但是可以拟定“一米阳光大豆种植计划”,体验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过程。
    1. (1)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者不失其时,故五谷不绝。”《荀子·王制》中这句箴言告诉我们:我们的种植计划要从春季开始实施。春季播种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2. (2) 土壤中的水被种子吸收,种子中的生命欲望被触发。大约一周后,种子会破土而出。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种子结构中的提供的。
    3. (3)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右图是根尖的结构图,幼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的[②]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4. (4) 夏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杂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当大豆田中有较多杂草时,我们要及时锄草。
    5. (5) 播种两个月后,大豆植株进入开花时期。从开花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正确的顺序是:开花→→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6. (6) 秋获:经历了春耕和夏耘,我们将收获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曾经的劳累一定会被丰收的喜悦冲淡。大豆种子是由子房中的发育而来的。
    7. (7) 冬藏:我们贮藏大豆时,要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大豆种子作用的强度。
  • 25. (2024七上·黑龙江期末) 中国向世界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国担当。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目标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了独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消耗的二氧化碳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
    1. (1) 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的物质是;②代表的物质是 。

    2. (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还能制造有机物,养育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某学生设计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下图是他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步骤A是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此步骤能不能省略?

      ②本实验的变量为

      ③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的见光部分(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④通过实验可知: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3. (3) 为了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每个人都应从点滴做起,做节能低碳的行动者。除了植树造林,你还能做些什么呢?(写出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