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年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上线民营经济发展局相关网页。此前,中央编办批复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内设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局将围绕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搭建6个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空间。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意在(   )

    ①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经营风险

    ②完善经济职能,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③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④推动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 2023年10月31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召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8场(优化营商环境专场)。一直以来,湖南省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作为“第一工程”重点抓、持续抓。优化营商环境是基于(   )

    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的需要

    ②扩大政府职权,优化公共服务的需要

    ③规范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的需要

    ④发挥政府作用,消除市场缺陷的需要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版《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带动效应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潜力巨大,是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    )

    ①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支持人民通过劳动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

    ②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③是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今年以来,我国加大财政科技支出,财税组合拳为科技创新加力。从税收政策激发创新活力的角度来看(    )

    ①税率R2是平衡创新与税收收入最佳税率点

    ②税率R3是更有可能抑制企业创新的税率点

    ③在激发创新活力投资上,税率R3优于Rl

    ④在激发创新活力投资上,税率R1优于R2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我国在国内外形势下经济发展的新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

    未来产业,则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①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传统增长路径 
    ②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高速度发展新阶段

    ③依靠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④要坚持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年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习近平指出: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    )

    ①表明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为世界联动发展凝聚合力

    ②制定了新的国际贸易规则,推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③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④意在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不限年龄、职业和户籍,无需体检就可参保的“皖惠保”,是一款惠民补充医疗保险,参保费用最低66元/人/年,最高可享500万元保障。该保险自推出以来,持续掀起参保热潮,累计参保人数已超过700万。“皖惠保”火爆的原因在于(   )

    ①通过第三次分配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②坚持了应保尽保的原则和风险共担的原则

    ③降低参保门槛,减轻患病参保人员的负担

    ④能发挥保险社会互助功能,回应民生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某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始终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人民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自身的“履职清单”,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辛苦指数”来提高群众的“满意指数”。此外,该街道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从综合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等多方面人手,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上述举措(    )

    ①增强党科学执政的本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②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心汇聚民心

    ③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④旨在践行执政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在推进基层治理中,某村定期召开“你说我听”议事协商会,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集中在一起,就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以及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建议,将“替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该村还形成了“村干部+网格员+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的“四合一”解决纠纷模式,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该村的基层治理实践(    )

    ①创新村民自治组织形式,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②充分利用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村民矛盾

    ③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调动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④搭建协商共治新平台,提升了基层民主协商实效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由下面的公告,我们可推断出(   )

    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审议,中国人大网已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现将草案全文刊发,供全国学校升旗手学习并结合实际提出意见,相关意见可汇总到全国学校升旗手联盟一并提出。或按要求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

    ①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是有机统一的

    ②国家调动人民间接管理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③立法机关健全公众沟通机制,使法律符合人民的利益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监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与法官享有同等权利。广大人民陪审员来自群众、扎根基层,熟悉社情民意,积极投入陪审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制度的价值在于(   )

    ①强化民主监督,确保审判公平与公正

    ②调动参与热情,利于群众行使审判权

    ③促进司法公正,推动司法民主的落实

    ④推进依法治国,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的论述,明确了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方法和理论体系,是从中国哲学发展中不断演变而来的,并在自身经验积累和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总结形成了独特医学理论。对此,下列关于哲学与中医药学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缺乏哲学的指导,中医药学研究就会偏离正确方向甚至失败 B . 哲学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正确揭示了人类疾病与健康的规律 C . 中医药学以中国哲学为基础,并随着中国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D . 中医药学研究受一定哲学智慧指导,哲学发展推动中医药学发展
  • 13. 空间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也是航天科学的支柱之一。它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途径,冲破地球大气,获得了无遮挡视野;极大地拓展了探索弧域,使人类探索宇宙的尺度得到了极大扩展。此外空间科学可以在地面无法模拟的微重力、有宇宙射线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空间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

    ①佐证了每个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要坚持可知论

    ②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③佐证了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探寻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创新了地球运动的规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方位,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最新趋势,鲜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当之无愧的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

    ①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度者,量与质的交汇点和分界线。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因重力作用,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欹器”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量的不断积累会引起事物质变的发生

    ②质变比量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把握好“度”,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3年4月以来,湖南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在主题教育中谋划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全面走访下基层,瞄准靶心找问题,解剖典型查根源,集思广益问良策。从哲学角度看,湖南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是基于(   )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材料二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让长江永葆生机活力,2021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九三学社中央坚持深入调研,尤其关注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努力提出高质量建言;民革中央探索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监测和决策体系建设;农工党中央成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专家组,发挥农工党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界别优势。在有关部门的协同支持下,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实效,协助对口省市更好加强和改进工作,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民主党派在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是如何作为的。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城有小事,小事连民心,主体多样,诉求多元,基层矛盾处理不好就是基层治安的隐患。上海虹口区创新推出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派出所“三所联动”机制,在基层社区搭建起一座座纠纷多元化解的“会诊室”。

    司法所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扮演的是人头熟、关系熟的“老娘舅”;律师把纠纷里的法律问题讲明白,让双方对打官司结果有预期;民警则发挥执法人员的威信,让双方好好说话,行为不逾矩。“三所联动”实现了“1+1+1>3”的化学反应,讲实效、依法律、懂规则、通人情,让法在身边,让维权不遥远。

    1. (1)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相关知识概括“三所联动”机制在基层矛盾治理中的经验。
    2. (2) “三所联动”实现了“1+1+1>3”的化学反应,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加以说明。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在会晤时指出: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这是客观现实。50多年来,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这么(中美)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这个大背景下来思考和谋划,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人类进步展现担当。今天,中美作为县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唯有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才能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我坚信,中美关系的前途是光明的。

    材料二 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中美关系的故事是由人民书写的,中美关系的未来是由人民创造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中美两国应如何“找到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唯物史观的知识,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写一篇时政短评。要求:自拟标题,主题鲜明,逻辑清晰,不少于1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