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

更新时间:2024-02-01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某水库中,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的是( )
    A . 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 B . 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 . 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 D . 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 2. 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时,所用的仪器中装有(    ) 
    A . 重铬酸钾 B . MnO2 C . 斐林试剂 D . BaCl2
  • 3.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与此功能密切相关的是(    ) 
    A . 核膜 B . 核仁 C . 染色质 D . 核孔
  • 4. 下列关于显微镜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 . 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 . 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 . 如果标本颜色太浅,观察时可以用小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 5. (2021高二下·广东期末) 下列有关黑藻和蓝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者的细胞核都有核膜和核仁 B . 两者固定CO2的场所均为叶绿体基质 C . 两者都含RNA,遗传物质都是DNA D . 两者分解丙酮酸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
  • 6.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B . 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理功能 C . 性激素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 D . 脂肪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 7. 下列过程中,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就能完成的是( )
    A . 钠离子的运输 B .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C . 乙酰胆碱促进神经元膜电位发生改变 D . 受精作用
  • 8.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植物缺Mg2+会使类胡萝卜素减少,影响光合作用 B . 缺铁会导致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患缺铁性贫血 C . 长期缺碘的地区,人们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D . 植物能吸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植物燃烧的灰烬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 9. 2021年6月初,云南野象群从故乡西双版纳一路北行,翻山越岭,走街窜巷,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象一路北行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主要由ATP提供 B . 野象群翻山越岭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无氧呼吸 C . 大象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 D . 大象体内的各种元素都是从外界获取的
  • 10. 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主要由磷脂分子和糖类组成 B . 细胞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 . 囊泡可以联系中心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新这些结构的膜成分 D . 原核细胞不存在细胞核和多种具有膜的细胞器,不具有生物膜
  • 11. “内膜系统”是细胞内结构相似功能乃至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彼此之间可以通过出芽、融合的方式进行交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核细胞没有“内膜系统” B . 线粒体、叶绿体是内膜系统的重要组成 C . “内膜系统”参与蛋白质糖类与脂质的合成 D . “内膜系统”的功能基础是生物膜的流动性
  • 12. 科研上常用台盼蓝染色来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台盼蓝染色,凡被染成蓝色的均为活细胞 B . 台盼蓝染色剂是活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故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 .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 这种方法体现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13.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B . 组成核酸的磷元素存在于磷酸基团中 C . 尿嘧啶为DNA特有的碱基 D . 核酸是细胞中控制其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
  • 14. 下列有关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4种 B . 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元素中都有C、H、O、N、P C .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D . 高温通过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肽键而使其变性失活
  • 15. 脲酶是一种催化尿素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的酶,具有高度专一性。最早从刀豆中提取并被证明是蛋白质。下列有关脲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低温能降低脲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B . 食用刀豆后,刀豆中的脲酶不能催化人体中的尿素水解 C . 脲酶在细胞内外均可发挥作用 D . 能催化脲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 16.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标记的磷酸分子,在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中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磷酸)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说明( )

    ①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②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④代谢越快,ATP的合成速率越快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7. 下列对图示的相关叙述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甲分泌a反映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 .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 .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 .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 18.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2mol·L-1的乙二醇溶液中,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均有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B . 换用2mol·L-1的淀粉溶液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C . 大幅度提高乙二醇溶液的浓度会使图中B、C点提前 D . 换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 19. 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水稻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
    (2)番茄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
    (3)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
    (6)水稻和番茄从培养液中吸收Mg2+和Si4+需要叶绿体直接供能。
    A . (2)(6) B . (1)(6) C . (2)(4) D . (1)(3)(6)
  • 20. 如图所示,该蛋白质共由67个氨基酸构成,包括两条多肽链和一个环状肽。数字代表两条多肽链上氨基酸的起止数字,该蛋白质由二硫键(两个—SH形成—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蛋白质分子至少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 B . 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氧原子67个 C . 该蛋白质分子含有肽键65个 D . 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7a-1174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1. 下图表示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A是蓝细菌,B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图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填序号),其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结构主要区别在于
    2. (2) A细胞能吸收光能的色素是,B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B细胞的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面,对细胞起作用。
    3. (3)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上的“d”,则通过目镜观察到的是“”。
    4. (4)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在换高倍物镜后,发现在低倍物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看不到了,前后多次调节细准焦螺旋及调节视野亮度依然未能找到细胞,此时应该考虑的合理操作步骤是:
  • 22. 生物体中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一条核苷酸链。图中数字、字母表示物质名称、元素或生物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真核细胞中的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内也含有少量D。
    2. (2) 图乙中2表示的物质名称是,4的名称是
    3.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盐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可以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病毒核酸,该核酸通过储存病毒大量的遗传信息。
  • 23. 若某一多肽链由201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201,b>202),并且是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的。

    1. (1) 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个。
    2. (2) 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08个,羧基总数为810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个肽键和个氨基。
    3. (3) 由X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Y条多肽,其中Z条为环状肽,这个蛋白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
    4. (4) 一些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遭到破坏。变性的蛋白质(可以/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 24. 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1),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图2是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可以作为药物(①和②是药物的装载处)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小窝的基本支架是;其中的蛋白质是小窝蛋白。小窝蛋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加工过程类似,用3H正确标记某种适量氨基酸来验证小窝蛋白的合成加工等过程,结果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上(填细胞器)。若3H标记的只是氨基酸羧基上的H,则实验目的难以达成,你的理由是
    2. (2) 图1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位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其余两段可能主要由(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均位于细胞的中(填细胞结构)。
    3. (3) 图1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和肽段2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发现与加入胆固醇前相比,肽段1的荧光强度下降了近40%,而肽段2的荧光强度几乎无变化,此结果表明胆固醇与小窝蛋白的结合位点是
    4. (4) 图2中脂质体表面的交联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据此判断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该类药物治疗癌症的优点是。某抗癌药A难溶于水,则该药物应包载在处(填图2中的标号),脂质体与肿瘤细胞可依赖的融合,将药物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发挥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 25. 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播种小麦时,农民常将麦种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种子萌发过程中水的作用有(答两点)。
    2. (2) 种子浸水萌发长出第一片真叶过程中Mg2+参与构成了(物质),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 (3) 随着气温下降,冬小麦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填“上升”或“降低”)。
    4. (4)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验证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回问题:

      实验步骤

      试管1

      试管2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

      -

      2mL

      蒸馏水

      -

      加斐林试剂,摇匀

      适量

      适量

      温度处理

      60℃水浴

      60℃水浴

      ①表中?处应为;配制斐林试剂时选择以下试剂中的等量混合均匀现配现用。

      a.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c.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②预测实验结果:试管1和试管2分别呈现色。

      ③得出结论:对比试管1、2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