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主要职能 | 名称 | 主要职能 | 名称 | 主要职能 |
郎中令 | 宫廷警卫 | 宗正 | 皇室宗族 | 太仆 | 宫廷车马 |
卫尉 | 宫门屯卫 | 廷尉 | 司法和首都警卫 | 奉常 | 宗庙、礼仪和教化 |
少府 |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 典客 |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 治粟内史 | 国家财政和税收 |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
我市吴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 |
图1
材料一
早在消灭南汉之后,宋廷即沿唐制,在广州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之后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和秀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为吸引外商来华,宋太宗曾“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诸国勾招进奉”。当时大型远洋海船贸易范围已拓展至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对来到中国的外商,宋廷照顾得很周到,使其能安心往来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漆器等日用品,输入的以香料、药材和珍宝等物品为主。海外贸易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改编自王伟超《试论宋代经济的三驾马车》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潜在的可能却从未实现。
——改编自樊树志《国史16讲》等
材料一
广西土司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应是元代,明代是广西土司制度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臻于全盛的时期。元明时代广西的土司制度,是元明封建统治者在总结历代“羁縻之治”与“羁縻制度”的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发展并健全起来的一种对广西少数民族进行有效施治的特殊的政治制度与民族政策,具有一定的区域自治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在统一的国家版图内,在封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封建中央王朝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结构和风俗习惯不变,通过委任少数民族上层为世袭土官,让其“因其故俗”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封建统治,从而实现王朝中央对该地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摘自蓝武《广西土司制度的历史渊源与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问题辨析》
材料二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土司制度腐朽没落的弊端日益显露,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人命,罪恶多端”。广西壮族土司地区出现的上述诸种情形,土司制度失去它“保土守疆”的历史使命时,甚至成了威胁“国防”与地方安稳的力量时,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清朝政府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废除广西土司改设流官,调整土司地区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控制。随着改土归流的推进,广西土司地区的墟市贸易渐趋繁荣,粮食、禽畜山货、药材和手工业产品都成为贸易对象。同时,区域间商贸活动日渐增多,外地商人尤其是广东地区的商人纷纷进入广西土司地区建立会馆。
——改编自崔继来《改土归流与清代广西土司社会》
材料一
1861年初,恭亲王奕诉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有意于北京设立外语学校,挑选八旗幼童“俾资学习”。次年,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
——据焦海燕等《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与诸西学教育》
材料二
1879年京师同文馆注册在读学生共计163人,各科攻读人数如下
科目 | 英语 | 法语 | 俄语 | 德语 | 算学 | 天文学 | 格致 | 万国公法 | 化学 | 生理学 |
攻读人数 | 38 | 25 | 15 | 10 | 33 | 6 | 7 | 9 | 12 | 8 |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