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

更新时间:2024-04-11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4九下·苏州工业园月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 . 垃圾分类存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B .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 . 利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以节约用水 D .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沼气,避免直接焚烧
  • 2. (2024九下·玉溪模拟) “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粮食酿酒 C . 烧石成灰 D . 烧窑制砖
  • 3. (2023九上·无锡月考) 下列不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 . 甲烷 B . 氮气 C . 臭氧 D . 二氧化碳
  • 4. (2023九上·无锡月考)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B . 硫酸铜 C . 金刚石 D . C60
  • 5.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两个氨分子:2NH4 B . 一个硫离子:S2- C . 氯酸钾:KCl D .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
  • 6.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关于“家庭小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醋可产生二氧化碳 C . 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可以将硬水软化 D . 把6B的铅笔芯和导线、电源等相连,灯泡发光,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 7. (2023九上·无锡月考) 甲型H1N1流感在全世界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 .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D . 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8.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如图所示,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没有错误的是(   )

    A . ①②单质 B . ③④化合物 C . ①④纯净物 D . ②④混合物
  • 9. (2023九上·无锡月考) 根据如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 ①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 C . 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阴离子 D . ③④两种微粒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 10. (2023九上·无锡月考)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 分子体积变小 B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 . 食物变质 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 11. (2024九下·峨眉山模拟) 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近日,一段“可乐灭火”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消防员手持一瓶可乐,拧开瓶盖,捂住瓶口使劲摇晃后将喷溅而出的可乐泡沫对准火焰进行喷射,很快火就被扑灭,下列对可乐及“可乐灭火”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乐泡沫”使可燃物隔绝了氧气 B . 可乐能“喷溅而出”是由于压强改变所致 C . 可乐瓶中如果装水也能产生“可乐灭火”的效果 D . 消防员“使劲摇晃”的目的是为了加快二氧化碳逸出
  • 12.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实验证明了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两管产生的气体 C . 经检验a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D . 往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 13. (2023九上·无锡月考)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加水溶解

    B

    鉴别氧化铜和碳粉

    看颜色

    C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D

    鉴别CO和CO2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3九上·无锡月考) 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B . 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 C . 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是9:16 D .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
  • 15. (2023九上·无锡月考)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H2O2→H2 B . CO2→O2 C . HgO→O2 D . CuO→Cu
  • 16. (2023九上·无锡月考) 某化学学习小组提出以下说法: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②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④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⑤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⑥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 17. (2024九上·宝应期末)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30

    20

    15

    反应后质量/g

    0

    x

    y

    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 . x+y=75 C . 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x的取值范围:0≤x≤30
  • 18.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亚要途径。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量不足,最终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 . 图乙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a>b C . 图丙实验可用于探究分子运动 D . 图丁证明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
  • 19.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 . 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 . a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D . 该发生装置可用于控制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发生和停止
  • 20. (2024九下·游仙模拟) 柠檬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实验序号

    柠檬酸质量/g

    0.96

    0.96

    0.96

    0.96

    加入的碳酸氢钠质量/g

    0.42

    二氧化碳体积/mL(标准状况下)

    112

    224

    336

    336

    则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

    A . 0.84g B . 1.26g C . 1.68g D . 2.10g
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 21.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蕴藏着无穷的化学奥秘,请从化学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2. (2) 金刚石既可以打磨成璀璨夺目的装饰品,又可以利用其十分坚硬的性质,用来
    3. (3) 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灭火,其原理是
  • 22.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人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
    1. (1)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时期。造纸的四个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填序号)。

      a.蒸煮 b.捶捣打浆 c.篾席捞浆 d.晾干

    2. (2) 已知某种配比的火药,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如下: , 则X的化学式为
    3. (3) 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含有钴、镍等,这里的“钴”“镍”指(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4. (4) 活字印刷起源于北宋。活字印刷术的步骤是制模挑字、排版、涂墨、上纸印刷。用墨印刷的字画能够长久保存而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
  • 23. (2023九上·无锡月考) 杭州亚运会游泳场馆的“黑科技”。
    1. (1) “照明不用电”: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可为场馆提供日间照明,低碳环保。低碳指的是减少了气体排放。
    2. (2) “泳池不换水”:24小时不间断的水循环系统可使泳池中的水实现全年不换依然干净清澈,甚至能达到“直饮标准”。

      ①硅藻土过滤罐是池水能达到直饮标准的“武器”。相比于普通的砂石过滤,硅藻土过滤的孔隙更(选填“小”或“大”)。

      ②泳池需定期补充少量的市政用水。通过测定Mg2+浓度可判断市政用水是否为硬水。

  • 24. (2023九上·无锡月考)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等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甲烷(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3. (3) 根据图2说明烟气流速与CO2脱除效果的关系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由图2可知,烟气流速相同时,二乙醇胺对二氧化碳的脱除效果最好 B . 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 .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5. (5) 为验证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某小组设计实验如图3所示,他们选用体积大小相等的两个塑料瓶,分别盛满相同条件下的空气、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体积比1:1),并用一个小塑料管连接(在塑料管中间有一滴红墨水),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红墨水会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
    6. (6) 写出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一种具体举措
  • 25.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2. (2)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1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 (3)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MnO2、CuO对过氯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再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氯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1

      5mL4%

      粉末状MnO2 0.2g

      实验2

      5mL4%

      粉末状CuO 0.2g

      ①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实验时,应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选填“快速”或“缓慢”)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U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

      ③结论: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或者,可得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

  • 26. (2023九上·无锡月考) 科学家研究开发氢能源的脚步从未停止,如图为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制取和贮存氢气的新工艺。

    1. (1) 氢气是最清洁、最高效的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Zn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制氢和贮氢反应中,需要将原料ZnFeC2O4、Mg2Cu等粉碎,目的是
    4. (4) 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反应3中通入氩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氩气
    6. (6) 关于该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反应1需要在ZnFe2O4的催化下进行 B . 循环制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入ZnO和Fe3O4 C . 与传统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工艺的优点是节约能源
  • 27. (2023九上·无锡月考) 氧气在宇宙中含量第三,人体内的含氧量超过50%,现代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氧气,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一样需要氧气。
    1. (1) 氧气的发现:从瑞典药剂师舍勒的“火空气”,到英国牧师普利斯特里的“脱燃素空气”,再到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氧气”,且拉瓦锡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氧气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历程。根据下面验证实验,回答问题:

      ①图1集气瓶内产生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源同学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头验产生很大误差,原因是

      ③化学兴趣小组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A是一个带密封盖的玻璃容器,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已知:铜在加热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实验步骤:加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处;将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上密封盖;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冷却后,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实验结束后,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理论值约为,若装置液面刻度最终在14处,则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除了铜粉量不足,还可能是。(合理即可)

    2. (2)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主要原理利用液氮和液氧的不同。②潜水器中还可用“氧烛”来快速提供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钠(NaClO3)、Al、Fe、Mg等金属粉末(镁粉、铝粉燃烧会产生白光,生成氧化镁和氧化铝)和催化剂(如图3)。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上述物质中的 , 判断的依据是
    3. (3) 氧气的应用

      人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给病人输氧时往往会看到类似装置如图4(甲),该装置连接病人口部那端相当于实验室装置图4(乙)中的(填“a”或“b”)端,该装置盛半瓶水的作用是。(填写一个即可)

  • 28. (2023九上·无锡月考) 铁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用途。
    1. (1) I.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位。
    2. (2) 自然界中存在四种铁原子,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54、56、57、58,它们属于不同的铁原子是因为数不同。
    3. (3) Ⅱ.铁的冶炼。

      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原理如下:

      ①写出A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B中试管内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CO与Fe2O3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时,Fe2O3因失氧程度不同会生成其他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某同学改变温度后再次进行上述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使用仪器测得粉末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2,据此推断其组成可能是____。
      A . FeO B . Fe3O4、Fe2O3 C . FeO、Fe3O4 D . Fe、FeO
    5. (5) 裴老师仿照实验室炼铁设计了“CO还原Fe2O3的一体化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

      已知A中甲酸发生的反应:(装置A加热仪器略,装置A中右侧注射器内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反应掉实验结束后装置A中剩余的酸。)

      ①按照图1所示连接装置,在C处的万用瓶中装满水,然后推A处的任意一支空注射器,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且水被压入D中烧杯内。该操作的目的是

      ②当万用瓶里澄清石灰水的液面下降到安全刻度线处,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铁。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该实验中C处万用瓶的作用是

      a.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b.收集尾气CO,防止污染空气

      c.可准确的知道开始加热氧化铁的时间

      ④B处自制酒精灯可提供900度高温,小明仔细观察了图2自制酒精灯的构造,觉得能提供高温原因是:a.使用三根灯芯,能提供更充足的酒精;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