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实验室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B |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否为氧气 | 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 |
C | 实验室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 观察液体的颜色 |
D |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 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 |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 ,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或咸水(图1)。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一种碳的单质)“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图2)。
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
课题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创新实验。
图甲是教材上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小黄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改进,夹持装置已省略。
(查阅资料: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燃烧: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步骤1:如图乙,连接装置,首先检查装置的;
步骤2:装入相关药品,调节左右两边玻璃管内的水面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1mL;
步骤3:关闭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引燃白磷,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左侧管内水位上升,待水位不再上升时,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2mL;
步骤4:再向右侧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侧水面再次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3mL。
小唐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相关仪器与药品,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间/s |
① | 5% | 20 | 20 | 0 | 100 | t1 |
② | 5% | 20 | 20 | 0.2 | 100 | t2 |
③ | 10% | 20 | 20 | 0.2 | 100 | t3 |
④ | 15% | 20 | 30 | 0.2 | 100 | t4 |
⑤ | 15% | 20 | 50 | 0.2 | 100 | t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