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以下是影片中的情节片段,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戴编织草帽进行伪装 B . 用燃烧瓶炸坦克 C . 破冰过江 D . 修补裤子
  • 2.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下列图标适合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的是
    A . B . C . D .
  • 3. 全硼富勒烯团簇(B40)的分子结构图像中国红灯笼(如图)。B40属于

    A . 稀有气体 B . 氧化物 C . 混合物 D . 单质
  • 4.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大特点,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 . 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B . 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 C . 洁净空气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 5. (2022·福建) 下列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 纯棉毛巾 B . 铁制剪刀 C . 橡胶导管 D . 陶瓷坩埚
  • 6. 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B . 皂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 皂甙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1 D . 皂甙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1个臭氧分子构成
  •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用滴管取液体 C . 量取液体 D . 检查气密性
  • 8. (2023九上·乐平期中) 杭州亚运主火炬使用的绿色燃料是甲醇,实现“零排放”。下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 B . 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6:9 C . 参加反应的CO2、H2分子个数比为1:3 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9. 火炬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有可燃物 ②有足够的氧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使用铝合金作外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0. 主火炬高达7.85米,采用铝材打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铝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 铝原子中子数为13 C . 铝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 D . 铝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lO
  • 11. 杭州亚运是“绿色亚运”。下列措施中符合绿色亚运理念的是

    ①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的使用;②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餐具和筷子;④垃圾分类回收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2. 通过化学课程要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下列关于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微粒观: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冰都是氧化物 C .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 D . 转化观:木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 , 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 13. 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涉及的化学知识

    A

    用肥皂洗衣服,发现泡沫少、浮渣多

    使用的水是硬水

    B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是净水的絮凝剂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D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0·甘肃)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X、Y、Z B . Z、Y、X  C . Y、X、Z D . X、Z、Y
  • 1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等质量形状相同铁和锌加入到足量的同一种稀硫酸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
  • 16. 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 (1) 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冶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 (2) 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方法:“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3. (3)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炉甘石(ZnCO3)和煤炭,装载入泥罐内,……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炉甘石加入泥罐之前,要先将其粉碎,目的是

      ②“火法炼锌”时,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温室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海水制氢分直接制氢和间接制氢两种技术路线。目前多采用先淡化后制氢的间接制氢技术,该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团队研制出了海水直接制氢新技术。该技术彻底隔绝了海水中的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高效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破解了有害腐蚀这一困扰海水电解制氢领域的最大难题。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海水电解制氢最大的难题是
    2. (2) 隔膜2的作用是
    3. (3) 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中,A电极应与电源的极相连。A电极产生气体为1000L时,B电极产生气体为L。
    4. (4) 写出海水原位电解制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为
    5. (5) 海水原位电解制氢技术的优点是(写1条)。
  • 18. 在实验室和生活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可以制取氧气。
    1. (1)

      Ⅰ、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写出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装置A中的仪器X的名称为。若在装置C中装满水,收集O2时,应从装置C的(选填“m”或“n”)口处通入O2.
    3. (3) 搭建如图-2所示装置时,需要调整铁夹高度,可松开(选填“K1”、“K2”或“K3”)处的螺丝,待调整到所需高度后再拧紧。
    4. (4) Ⅱ、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对某款家用制氧机进行研究。该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过碳酸钠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 ,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检验“过滤仓”中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从图-1中选填“A”或“B”),为获得平稳气流,需对装置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5. (5) 制氧机制氧说明(部分)见下表。
       

      M剂

      N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

      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

      配方二

      2袋

      1袋

      500

      25

      配方三

      3袋

      2袋

      1000

      15

      ①M剂的成分是

      ②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

  • 19. 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制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1. (1) 【作出猜想】
      猜想1.Cr>Fe>Cu;猜想2.Fe>Cu>Cr;猜想3.你的猜想是
    2. (2)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②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为

    3. (3) 【结论与解释】

      写出试管2中的反应方程式

    4. (4) 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正确。
    5. (5) 【知识运用】

      铜制水龙头上镀铬,既美观,又防锈,镀铬能防锈的原因是;铬常见的化合价有+2、+3和+6,其中+3价的氧化物R的化学式是

    6. (6) 结合探究结论,有同学提出优化方案,只选择三种药品即可验证猜想,合理的选择是。(只写一个组合即可)

      ①硫酸亚铁溶液②硫酸亚铬溶液③硫酸铜溶液④稀硫酸⑤铁片⑥铬片⑦铜片

  • 20.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化学式是
    2. (2) 分离空气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Ⅰ、分离液态空气法: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氮气氧气(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此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Ⅱ、用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氮气氧气(选填“>”、“=”、“<”)。

    3. (3)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表示催化剂,观察下列围观图,合成氨气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微观粒子变化顺序为(将下面三张图用序号排列)。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5) 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当容器中氨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氨的含量较高的是____(填字母)。

      A . 200大气压和300℃ B . 200大气压和500℃ C . 400大气压和300℃ D . 400大气压和500℃
    6. (6) 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则R化学式是
  • 21. 学习小组对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 (1)

      Ⅰ、研究贝壳的状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等纯度、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贝壳,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贝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分析图中a、b、c、d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点,可得出“块状贝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较慢”的结论。
    2. (2) e点表达的含义是
    3. (3) Ⅱ、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学习小组取10g贝壳,加入足量稀盐酸,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和药品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时刻

      t0

      t1

      t2

      t3

      装置和药品总质量/g

      240.00

      237.00

      236.48

      236.48

      请计算:

      实验中共产生二氧化碳g;

    4. (4) 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