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起点历史试卷(8月...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 1.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至商周已向礼器转化,形成世爵制。春秋时管仲改革率先实行军功爵制,世爵制开始向军功爵制转化。战国以后,军功爵制为多国变法所采用。爵的演变本质上反映(  )
    A . 冶炼技术的进步 B . 社会文明的进步 C . 商业交往的频繁 D . 礼乐制度的重建
  • 2.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由东汉章帝统一儒家经义的《白虎通义》中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东汉士大夫据此以身作则、推行教化、忠孝成俗,许多官员崇尚简朴,反对奢华。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 察举制度的形成 C . 儒学主体地位的确立 D . 士人阶层的壮大
  • 3.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东晋南朝时期,政府在南渡而来的侨居人口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郡、县,如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今南京江乘县境内设立南琅琊郡,刘宋时期设立的南徐州、南豫州等。这一举措(  )
    A . 导致士族门阀势力兴起 B . 表明国家重新归于统一 C . 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D . 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开发
  • 4.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唐朝时,崔瑶和伯父邠、父亲郾、叔父郸都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都担任过吏部侍主持科举考试,清河崔氏五十年间,四主文柄,上下六载,辉煌一时,门生充于庭臣天下以为盛。这反映了当时(  )
    A . 世家大族地位日益没落 B . 官吏选拔程序渐趋完善 C . 科举已成主要选官方式 D . 传统社会影响仍然存在
  • 5.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明初百姓衣着朴素,社会淳朴之气蔚然成风,宴会之时,不过“八八篇,四人合坐为一席,折简不盈幅”。明中后期以后,庶民之家亦“僭用命妇服饰,加以极花银带”,缙绅之家“一席之间,水陆珍馑多至数十品。即士庶及中人之家,新亲严席,有多至二、三十品者”。这表明明朝中后期(  )
    A . 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 .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趋于瓦解 C . 政治腐败导致世风日下 D . 个性自由受到了全社会推崇
  • 6.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介绍各国情势时指出:“各邦大势,足见纲常大典,教养大法,必先得贤人,创立大体,代有贤能继起而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必永远不替。”并提出“教法兼行”的主张。据此可知,洪仁玕的思想主张(  )
    A . 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主张 B . 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启发 C . 具有中西合璧的时代特征 D . 无法跳出礼法结合的藩篱
  • 7.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1907-1910年上海官办商报与官方补贴各报情况,​清末的主流报刊越来越反映各种政治思潮。如表表明当时(  ) 

    报纸名称

    官方出资、补贴情况

    《舆论日报》

    1907年筹办,直隶总督每月补贴该报银洋1500元;两江总督、上海道台每月补贴该报共约4000两

    《申报》

    1907年底由官方投资接办

    《中外日报》

    1908年8月设为官办报纸,每月接受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上海道台的补贴

    《沪报》

    自1908年2月,直隶总督每月补贴600-700两;江西巡抚每月补贴300两;江北提督每月补贴200两

    《时事报》

    1907年12月创刊,长期接受两江总督、上海道台补贴

    《神州日报》

    自1909年2月,安徽布政使入股银洋3000元;直隶总督每月补贴银洋500元

    A . 清政府试图掌控舆论主导权 B . 舆情通达逐渐成为官民共识 C . 官办报刊占据报刊业的主导 D . 政府从思潮中寻找国家出路
  • 8.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自身是政治运动,而这政治运动实是文化运动之果,或者说,该运动的自身是政治上的“国民自决运动”;而这政治上的国民自决运动,实是导源于教育上的“学生自动主义”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主力军 B . 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导致五四运动爆发 C . 五四运动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中国共产党发起和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 9.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如图是徐悲鸿创作于1942年的《骏马图》,图右上角的题跋为:“燮成先生惠教,壬午画于昆明劳军之展,悲鸿。”该作品反映了(  )

    A . 作者通过画展体现国共团结 B . 作品属于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C . 作者奔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 D . 作品展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
  • 10.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1954年车间医师制开始在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厂矿推行,车间医师与车间保健站护士深入工人一线,将卫生工作全方位融入工人的生产、生活,就危害工人健康最为严重的职业病、慢性病、季节性多发病,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持续治疗与访视。车间医师制的推行(  )
    A . 促进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完善 B . 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C . 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 . 初步扭转新中国缺医少药的局面
  • 11.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罗马在建城时只是个农业小城邦,随着罗马的扩张,公元前2世纪中期击败西地中海商业霸权迦太基后,罗马逐渐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罗马城邦也成长为奴隶制工商业繁荣的大帝国。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国家成长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B . 整个地中海世界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C . 十二铜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D . 罗马城邦共和制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 12. (2024高二下·蓝田月考)  13世纪英国某庄园土地估价册记载:每位佃户需在圣诞节前向领主交纳价值一便士的面包和两便士的母鸡;而领主要为其提供餐食或回赠价值3便士的物品。如果领主未能履行义务,将受到农民和庄园法庭陪审团的指控。该记载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 庄园经济逐渐走向了没落 B .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 . 契约关系在基层得到加强 D . 领主失去对农奴的控制
  • 13.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法国大革命前兴起的时尚商人逐渐成为服装经济的核心。他们在物品、风格的分配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中最著名的贝尔丹出身平民,却与王室、贵族关系密切,被认为“总是端着公需一样的架子”,甚至不像一名资产阶级。这表明(  )
    A . 法国工场手工业海外市场广阔 B . 法国已经具备工业革命的基础 C .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D . 理性主义对法国社会的号召力
  • 14.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如表为19世纪末西方主要国家农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例情况。由此推知(  ) 

    时间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美国

    1870年

    15%

    45%

    30%

    57%

    30%

    1891~1896年

    8%

    21%

    20%

    28%

    16%

    A . 英国经济发展优势持续扩大 B . 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发展迅速 C .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D . 西方主要国家农业普遍衰退
  • 15.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1922年加拿大和美国签署渔业协定,该协定的签署得到了当时英国外交部的首肯,但作为英国自治领的加拿大,当时尚未有单独与外国谈判、缔约的权力。这反映了(  )
    A . 战争对殖民主义力量的削弱 B . 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C . 加拿大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D . 世界殖民体系正在走向崩溃
  • 16.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中国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利用了世界银行贷款10亿美元,世界银行先后检查小浪底26次,对工程各方面提出评估、咨询意见,对中国这一重大工程要求采取国际招标,结果一些主要工程的施工责任方分别为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跨国公司。这些情况说明(  )
    A .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合作 B . 国家主权在全球化中受到侵犯 C . 反全球化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 D . 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它是衡量国家财力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前期账政收入规模简表 

    年代

    岁入总额(万两)

    顺治九年(1652)

    2.428

    康熙二十四年(1685)

    3.123

    雍正三年(1725)

    3.585

    乾隆十八年(1753)

    4.069

    乾隆三十一年(1766)

    4.858

    乾隆五十六年(1791)

    4.359

    嘉庆十七年(1812)

    4.013

    ——摘编自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材料二: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户部巨额亏空被曝光,计有925万多两存银不翼而飞。1851年9月黄河在徐州决口,到1853年清政府不得不考虑用金融手段解决财政困难。当年二月,清廷勿勿出台政策,由户部主持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官票,规定政府各衙门及与政府合作的银钱号须照票面足额对付现银;五个月后,清廷规定地方在向中央缴税时不许缴纳官票,而后干脆不再提及官票的兑换问题。户部直至清末新政时才开始收回地方铸币权,此后中国社会长期受货币供应不足的困扰,以致金融控制权很大程度上受外资银行所主导,中国的币制进一步紊乱。 

    ——摘编自任志勇《 1850年前后清政府的财政困局与应对》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前期财政收入规模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1853年纸币改革的影响。
  • 18.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直面问题、修正错误,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然而革命道路绝非一帆风顺,随着国民党“整理党务案”和“中山舰事件”的爆发,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给幼年的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此后,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对大革命后国内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党内又相继出现了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三次较大的路线错误,这使中国革命事业遭遇重大挫折。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不同的自我革命策略,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确保了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摘编自胡洪彬《党的自我革命: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前瞻启示》

    材料二:1949年,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后,党的自身建设更具紧迫性。首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全党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涵养。1950年12月在北京重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鼓励全体党员在精读;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党校,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其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党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党中央严格把控好准入关卡,提高党员的选拔标准。实施正确的干部路线。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最后,整顿党内腐败问题,净化党的政治生态,1951年11月,开展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的三反运动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及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而不断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摘编自赵霞《建国初期党的自我革命及其现实启示( 1949-1956)》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是如何自我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 19.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机器工业破坏了她们过去走不出家庭与家族关系的狭隘圈子的宗法关系的闭塞性,吸引她们直接参加社会生产,19世纪初大批中下层妇女开始涌入工厂。据统计,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总数为259336人,女工146395人,占棉纺织工人总数的56.45%。19世纪中期,职业妇女的人数在全国劳动者中约为30%,工人的妻子成为男工不可缺少的帮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女子教育的改革发展,中产阶级妇女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她们在教师、护士、医生、科学家等工作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妇女越来越独立且经济地位的提高自然要求相应的政治权益,宪章运动中的劳动妇女已不再满足于对男人组织的简单模仿,她们开始组建自己独立的组织,到1848年终于成立了统一的妇女组织——“全国妇女宪章协会”。这些使得妇女的婚姻自主权,财产权也相应地得到提高,由于妇女们的不懈努力,1870年英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宣告通过。 

    ——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冲击使依靠纺织维持生活的妇女失去了生计,被迫进入纱厂、丝厂、火柴厂等,1915年,其中女工为245026人,占工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还出现了教师、医生、护士、记者等知识妇女。职业角色发生变迁改变了性别分工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模式,女子的地位随之变化。近代思想家们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促进社会变革的关系中,对近代妇女社会角色进行了定位,梁启超认为“女子握生之大原,居人数之半,国之兴亡,女子与之有密切联系”、“要让妇女都受到应有的教育”。1898年5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经正学堂在上海诞生,1915年中国有女子学校3766所,女生人数达180949人。由此衍生出了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等新观念。观念的转变又引起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更新,促进了人的近代化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上沉淀太久,使得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在地域、阶层上也不平衡,城市强于农村,东南沿海强于内陆,知识分子、留学生强于一般民众。 

    ——摘编自王晓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女性解放的认识。
  • 20.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 

    ——摘编自梅维恒、郝也麟《茶的真实历史》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茶与世界”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中国茶文化的宣传稿。(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