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物群落 | 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 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 | ||||
Ⅰ层 | Ⅱ层 | Ⅲ层 | I层 | Ⅱ层 | Ⅲ层 | |
茶林 | 21 | 11 | 8 | 20 | 12 | 7 |
阔叶林 | 17 | 12 | 10 | 17 | 12 | 8 |
竹林 | 18 | 14 | 9 | 21 | 13 | 9 |
注:距离地面深度Ⅰ—0~5cm;Ⅱ—5~10cm;Ⅲ—10~15cm
某技术人员设计了青霉素生产菌——产黄青霉菌的诱变育种方案,具体包括:①配制中性偏酸的培养基,准备相关的培养皿,稀释用水;②进行菌种的紫外线诱变;③用接种环蘸取诱变后的产黄青霉菌孢子悬液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④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到长出单菌落;⑤挑取单菌落,接种至均匀分布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糖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产青霉素性能的测定。
[提示:图1表示该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不同叶龄时的净光合速率与B点时的比值)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充分展开;图2中曲线1、2分别表示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时的总光合量和净光合量。]
光照强度/klux | 0 | 2 | 4 | 6 |
O2释放量/(uL·cm-2·min-1) | -0.2 | 0 | 0.2 | 0.4 |
光照强度/klux | 8 | 10 | 12 | 14 |
O2释放量/(uL·cm-2·min-1) | 0.8 | 1.2 | 1.2 | 1.2 |
限制酶 | Ⅰ | Ⅱ | Ⅲ | Ⅳ |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 G↓GATCC CCTAG↑G | T↓GATCA ACTAG↑T | ↓GTAC CATG↑ | A↓AGCTT TTCGA↑A |
材料用具:体重基本一致、生理状态良好的成年蟾蜍72只、浓度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若加蒸馏水稀释250倍后可得1.64mL/L的草甘膦药剂,为农田推荐最低使用浓度)、蒸馏水、标准任氏液、猴头喷雾器、常规解剖器械、相关仪器(如信号采集仪、刺激电极、导出电极等)(注:给药方式采用体表喷雾;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测定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同浓度草甘膦药剂的配制方法不做要求)
①利用浓度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分别配制成0.82、1.23、1.64、2.05和2.46mL/L5个浓度草甘膦药剂。
②选取体重基本一致、生理状态良好的成年蟾蜍72只,,置于适宜条件的玻璃缸内静养,24h后开始用于试验。
③每天定时用猴头喷雾器将等量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均匀喷洒刭对应组蟾蜍的体表,对照组用代替。
④,将蟾蜍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1),置于标准任氏液中平衡3-5min,再使用相应仪器测定并记录蟾蜍坐骨神经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求平均值,结果如图2。
在实验过程中同时发现随着草甘膦溶液浓度的升高,蟾蜍神经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峰值逐渐降低,产生冲动所需时间延长,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减慢,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其一,草甘膦表面活性物质能抑制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导致,故峰值逐渐降低。其二,Na+泵活动受抑制使膜内外Na+浓度梯度降低,绝对值减小,导致去极化速度减慢。
若上述推测成立,请建立一个坐标系,用曲线表示静息时坐骨神经膜内Na+浓度相对值随草甘膦浓度的变化趋势。
①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分析,实验中使用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发挥功能的是。
②有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后提出“除草甘膦外,还存在其它因素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观点,其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