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 A. ____ (品味/品尝)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 yùn 。清幽淡雅 的绿茶,清 chè透明,qìn 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 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 烹新茗” 的闲情逸 zhì , 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 的 B. ____ (绝妙意境/浓情厚谊),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 的独特感受。
①意 yùn ( ) ②清 chè ( )
③qìn( )人心脾 ④闲情逸 zhì( )
A. B.
(李白《》
标题 | 情节 | 主题 |
《无常》 |
① | 辛辣讽刺现实生活中打着“公 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
② | “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 批判③ |
《阿长和< 山海经>》 | ④ | 表达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客有问陈季方① : ℼ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 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 , 上有万切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言之而去。
【注释】①陈季方:即陈谌,陈元方亲弟,陈太丘的第六个儿子。②阿:山脚。
期 日中( ) 言之而去( )
例句:言之而去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 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 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 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 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 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 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 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2 年我国 18~70 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15.38 分 | 18.91 分 | 98.85 分 |
2012 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 中国 | 美国 |
公共图书馆数量 | 3076 个 | 8951 个 |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 个/44 万人 | 个/1.3 万人 |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 0.58 本 | 50 本 |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 7% | 62% |
人均年阅读量 | 4.39 本 | 7 本 |
图书畅销类型 |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 小说、科技等 |
——参考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三】
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 30 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 15 人成为大学教授, 15 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 30 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 位教授中,有 12 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 位工人中,只有 4 人有这种经历。
15 位教授中,有 14 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 位工人中,只有 4 人家中有书。
15 位教授中,13 人的母亲与 12 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 位工人中,只有 6人的母亲与 4 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 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 位工人中只有 3 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 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 一直到 17 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 。8 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 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 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 ,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节选自吉姆產崔利斯《朗读手册》
【材料四】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 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 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 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我的启蒙老师
①5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不收,我就抱住教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
②那个女老师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的耳朵了,那胖胖的、有着肉窝儿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
③“学生了,还流鼻涕!”大家都笑了,我觉得很丢人,从此就再不敢把鼻涕流下来。因为没有手巾,口袋里常装着杨树叶子,每次进校前就擦得干干净净的了。
④老师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一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听的声音,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是什么,每一堂课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开始小瞧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我们为此还打过几次架。
⑤娘后来狠狠地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做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⑥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即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一下我的嘴,她笑了,我也笑了。
⑦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造一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本就用得费。句子造得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替着,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
⑧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颗鸡蛋去求老师代写,老师硬是不收鸡蛋,信写得老长。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老师说:“你现在能造句了,你怎么不学着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老师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就写什么,不要考虑格式!”我真的就写起来,因为家里的事我都知道,都想说给父亲听。信花了三天才写好,老师又替我改了好多错字,说:“以后到高年级写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了。”我从那时起就记住了老师的话,之所以如今我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老师当时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⑨这一年,我们上完了二年级。寒假里,同学们都去挖药、砍柴卖钱,商量春节给老师买些年画拜年。到了腊月三十中午,我们集合起来去找老师,但是,老师却不在。问校长,原来她调走了。校长拿出一包水果糖,说是我们的老师临走时,很想到各家去看看我们,但时间来不及了,就买了这些糖,让开学后发给我们每人一颗。我们就都哭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那位老师。如今,老师还在世没有,我仍不知道,每每想起来,我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
(作者:贾平凹。有删改)
①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一下我的嘴,她笑了,我也笑了。
②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 见冬,就有了岁月;而我遇见了你,生活从此变得更加美好。”遇见一个人,一件事,
一本书,一片风景 … … 都会让我们的初中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请以“真好,我在年少遇见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校名、班级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