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10-14世纪德国科隆城市面积的变化
材料一 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明成祖遂派郑和下西洋,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一艘船可容纳千人,船队每天用指南针导航,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天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
材料二 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轮船于1807年8月17日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在此船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
材料三 如下图是一艘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贩奴船船舱和抵港的情景。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材料一:中国和亚、欧、非三洲之交的地中海沿岸,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文明起源之地……欧洲文明的东渐,大约以希腊人的东迁为最早。汉通西域时所接触的西方文化,就都是希腊人所传播、所遗留……西方的文化,因此而东渐,东方的文化,因此而西行者不少。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方面。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了历史的飞跃。
—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世界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 欧洲 | 非洲 | 美洲 | 世界总人口(人) |
1490年 | 18.3 | 18.3 | 2.4 | 5.45亿 |
1570年 | 19.2 | 13.1 | 1.6 | 7.28亿 |
1650年 | 22.7 | 8.1 | 5.1 | 11.71亿 |
1852年 | 24.9 | 7.4 | 9.0 | 18.12亿 |
材料一 九年级(1)班以“歌曲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选取了《马赛曲》的歌词为研习素材。(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侵入法国。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马赛的义勇军高唱着一支进行曲奔向巴黎,这支进行曲就是《马赛曲》,它激励着法国人民保卫国家的斗志,后来成为法国的国歌。)
起来,祖国的儿女们!光荣之日已来到!血腥的旗帜已升起了,那是暴君们的旗帜,那是暴君们的旗帜!听那战场上的呼喊声,可怕的敌人在咆哮!他们闯入到我们中间,屠杀你们的孩子,屠杀你们的伴侣!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严阵以待!前进,前进!……——摘自《马赛曲》歌词(部分) | |
保卫巴黎公社(1871年)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某歌曲歌词(部分) |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