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教学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60分)
  • 1. (2023九上·忻州期末) 有学者认为:古埃及文化,不仅横向传播和扩展了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同时吸收、融合并创 新了外来文化,还纵向保存与延续了人类文化。该学者认为古埃及文化( )
    A . 在科学和医学上成就显著 B . 对世界文明发展影响巨大 C . 突出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 D . 始终保持着发展的延续性
  • 2. (2023·) 古罗马时代,法律只建立在限制极严的功利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现状。但在 公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罗马法学家将法律视为“善良公平之艺术”。材料表明( )
    A . 罗马人法律观念的变化 B . 罗马法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C . 罗马法体系的逐步形成 D . 罗马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 3. (2023·) 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 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 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用时特别重视( )
    A . 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 . 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 . 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 . 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 4. (2023·) 11世纪城市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社会的面貌,城市普遍试验着各种民主制度的形式。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市民曾试用过各式各样的政府组织方案,如单一元首制、多数元首制、 间接选举制等。材料表明,城市的兴起( )
    A .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B . 摆脱了神学的笼罩 C . 培养了许多政治人才 D . 提升了市民的素质
  • 5. (2023·) 8世纪中期,哈里发主持“百年翻译运动”,把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的古代学术遗产译为 阿拉伯语,为伊斯兰文化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料和参考经验。这说明阿拉伯文化( )
    A . 领先于同时期世界文明 B . 源自其他国家古代文化 C . 服务于帝国的对外扩张 D . 整合了古代东西方文化
  • 6. (2023·) 15、16世纪的西欧农场主一般自己没有土地,而是从土地所有者那里租入土地经营农业,获得平均利润,并按契约规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地租,并在租用的土地上雇佣劳动者为市场 而从事生产。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 )
    A . 西欧资产阶级代替地主阶级 B . 农场经营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特征 C .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 . 农业生产活动深受商品经济影响
  • 7. (2023·) 文艺复兴前夕,意大利的市民阶层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敢冒 险,因为害怕漂洋过海,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就 会失去可利润:这说明意大利( )
    A . 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 . 经济发展催生人文主义 C . 资产阶级宣扬自由平等 D . 最先开始远洋探险活动
  • 8. (2023·) 彼特拉克提出:“自然之物即使是真实的,对幸福生活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了解动物、鱼类和蛇类的本性,却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的起源和归宿,这对我又有什 么用处呢?”这表明他( )
    A . 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 B . 对宗教信仰表示怀疑 C . 重视人在社会的价值 D . 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 9. (2023·) 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 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不满。由此可见( )
    A . 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   B . 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C . 历史事实随史料的变化而随时变化 D . 新航路开辟与土耳其无关
  • 10. (2023·) 据统计,麦哲伦船队的船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 法国人19人,此外还有佛兰德(今属比利时)人、德国人、英国人等。这表明当时( )
    A . 葡意法成为航海活动的领导者 B . 各国十分重视加强航海合作 C . 航海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 . 地圆学说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 11. (2023·) 下表是15-18世纪使用人数排名前10位的语言统计表。其中,英语、西班牙}吾排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基数本身多 B . 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C . 殖民侵略与扩张 D . 本国人口增长迅速
  • 12. 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

    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A . 世袭王权与分权制衡 B . 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C . 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 . 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 13. (2023·)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这实际上说明“光荣革命” ( )
    A . 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 C . 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 .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14. (2023·)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初期,尽管议会有充分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但国王却可以不加理会而行使国王的特权,一旦国王的政府和议会意见相左,国事就立即陷入混乱。这表明( )
    A . 国家的权力完全掌握在议会手中 B . 《权利法案》未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C . “光荣革命”标志君主立宪制形成 D . 议会限制王权是渐进的发展过程
  • 15. (2023·) 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达到两千份,这对当地人口而言是个巨大的数字。马萨诸塞州的报纸呼吁工人投身到独立事业中。这反映( )
    A . 报纸成为独立战争爆发导火线 B . 工人阶级成为独立战争的主力 C . 没有报纸宣传就没有反英斗争 D . 舆论推动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
  • 16. (2024九下·雷州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这场革命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实际上是民主政治创制运动内部的一场冲突。该学者认为“这场革命”( )
    A . 推动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 . 仅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 C . 废除了种植园奴隶制度 D . 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 17. (2023·)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他意在说明( )
    A . 强化中央权力的迫切性 B . 公民权利应该受到尊重 C . 构建制衡体制的重要性 D . 美国政府行政效率底下
  • 18. (2023·)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指出,“大革命……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 的理论所引导。”这里“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
    A . 君权神授 B . 人文主义 C . 启蒙思想 D . 自由主义
  • 19. (2023·) 18世纪中叶,法国服饰流行夸张华丽的风格。18世纪末,服饰趋向朴素、简洁,男士爱好军装式样的服装,上流女性以穿着“农妇装”为时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人文主义对衣着服饰的影响 B . 启蒙运动对时尚观念的改造 C . 政治运动对社会观念的冲击 D . 工业革命推动服饰风尚变化
  • 20. (2024·潮阳模拟) 1785年,一名纺织厂主被人起诉盗用专利技术。其律师辩护称,有用的发明来源于通晓 使用技术方法的工匠,而不是专务理论的哲学家,最终该厂主胜诉。这反映了当时( )
    A . 英国的专利法有名无实 B . 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 C . 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实践 D . 科学理论指导技术革新
  • 21. (2023·) “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驶过铁路,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动力。”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 )
    A . 工厂制度的确立 B . 内燃机的出现 C . 瓦特改进蒸汽机 D . 计算机的发明
  • 22. (2023·) 19世纪中期,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描写巴黎的诗中写道;“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描绘纽约的诗中写道:“一百万人口,自 由和极好的礼仪,燎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上述材料说明( )
    A . 美国的发展赶超法国 B . 诗歌脱离了社会现实 C . 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 D . 工业化造成阶级对立
  • 23. (2023·)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指出: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 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 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充分说明( )
    A .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B . 马克思主义应与具体实际结合 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变化 D . 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 24. (2023·) 19世纪中期,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向亚洲许多国家拼命地进行侵略,但由于印度民族大起 义,英国殖民者的整套侵略计划被打乱了,军事力量被削弱了。结果,这个凶狠的敌人在亚 洲的侵略脚步被迫放慢下来。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A .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 支援了亚洲其他国家斗争 C . 鼓舞了印度人民的斗志 D . 加剧了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 25. (2023·) 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 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 )
    A .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 为工业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C . 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 D . 大量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
  • 26. (2023·) 《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民一文 钱也不用花费。’”这实质上表明( )
    A . 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 B . 使用农民成本低廉 C .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D . 农民的实用性更强
  • 27. (2023·) 美国某学者认为,美国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该学者旨在说明( )
    A . 美国内战时期没有解放黑奴 B . 美国国会和总统形同虚设 C . 奴隶是推动自身解放的主因 D . 内战清除了美国发展障碍
  • 28. (2024九下·潮阳模拟) 美国内战前,人们常用“United States”来表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内战后,人们通常以 “the United States”来表示。“United States”由复数名词变成了单数名词。这一变化说明美国内战( )
    A .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 .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 解决了社会的矛盾  D . 减少了联邦的数量
  • 29. (2023·) 1873年,日本一些洋学家和思想教育界名流成立了 "明六社",创办机关刊物《明六杂志》, 积极宣传改革思想,提倡自由主义、欧化主义,对人民进行启蒙教育。他们意在( )
    A . 推动生活习俗西化 B . 推行地税改革 C . 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D . 开设新式学堂
  • 30. (2024九上·龙湖期末)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 . 从属于西方的文明 B . 本土与西方文化的共存 C . 跻身西方强国之列 D .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2 分,共40分。)
  • 31. (2023·) 步入近代,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审判和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或许不是一个孤立现象,但它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其后果也 要深远得多。首先,它发生在欧洲势力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俄国除外)。在1789年时, 差不多每五个欧洲人中就有一个是法国人。其次,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 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法国大革命对所有国家而 言,都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反响比美国独立革命要大,它引起了 1808年后导致拉丁美洲解放 的起义。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7 848》 

    材料三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费城会议相对于独立战争高潮是政治上的倒退。它反映了有产阶级 对“民主”口号的实际理解。在独立战争高潮中,他们虽然接受了“自由、民主”的口号,并以此作为反英斗争的武器,但与下层民众对这些口号的理解有很大差别。他们始终力图把民主 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去实现所谓“共和制”…后来,由于民主派和下层人民的斗争,才 在宪法中补充了人权法案的内容。

    ——张少华《论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的保守性》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近代宪政体制”是什么?谈谈你对这 种宪政体制的理解。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大革命“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的局限性,并指出推动美国政府 “在宪法中补充了人权法案”的原因。
    4.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 32. (2023·) 14—19世纪,近代思想文化的演进,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了 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是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 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 中耍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材料三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变革为思想解放创造良好的坏境,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总之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用识,归纳这一思想文化运动在西方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史实,分别简述思想领域发生三次重大变化的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个例子论证材料三中“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的观点。
  • 33. (2023·) 饮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饮食与料理嬗变表

    材料二(欧美人和日本人在体格上有明显差异)其原因的大部分乃在于日本人和欧美人食物的差异。欧美人食用人类最重要的滋养品——禽兽之肉,而日本人则吃滋养不足的草实菜根,不 喜好肉类。 

    ——[日]福泽谕吉《应该吃肉》 

    材料三天妇罗作为日本料理的代表,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制作方式大多是由鱼、虾、蔬菜等食物襄面浆下锅油炸;而关西地区的天妇罗则多以鱼肉磨成鱼浆后再下锅油炸。后来,这种关西的料理方式又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甜不辣”。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现象填入上表相应位置。

      (在答题卡上填写对应字母)

      A.茶叶、豆腐等食物生产制作技术传入日本 

      B.天皇亲自率先试食牛肉,并解除肉食禁令 

      C.天妇罗(一种油炸食品)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

            ②       ③       

    2. (2) 推测材料二福泽谕吉所撰《应当吃肉》发表于材料一表格中哪一 “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简述你对6世纪以来日本饮食与料理的嬗变过程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