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庆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04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这证明元谋人( )
    A . 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B . 已经过定居生活 C . 已经知道用火 D . 已经会人工取火
  • 2. (2023七上·厚街月考)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5 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 ”, 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 .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B . 北京人使用和保存火 C . 北京人已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 D . 北京人审美意识增强
  • 3. (2021七上·龙门期中)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这说明他们(    )
    A . 使用粗糙打制石器 B .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 .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 . 政治上实行禅让制
  • 4. 实物史料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其重要在于直接性。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石铲(翻土)

    石刀(收割)

    石磨盘(谷物加工)

    A .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 以捕鱼狩猎为主 C .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 会人工种植水稻
  • 5. (2023七上·塘厦月考) 今年的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是“庆丰收迎盛会”,也是全国人民国泰民安的节日。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传说时代 C . 采猎时代 D . 新石器时代
  • 6. (2023七上·河西期中) 《史记》提出“祖黄帝说 ”,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 人、秦朝人的祖先…… 。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 . 民族认同 B . 华夷有别 C . 民族差异 D . 国家统一
  • 7. (2019七上·伊通期末) 传说是人们世代相传保持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 )
    A . 炎黄战蚩尤 B . 黄帝建宫室 C . 舜让位于禹 D . 启继承父位
  • 8. 《尚书·禹贡》记载禹的贡献不仅仅是治水,还有划分“九州”“五服”,扩大统治疆域。上述现象反映了( )
    A . 神话传说日益受到重视 B . 时代变迁中历史记录出现讹误 C . 早期国家的建立 D . 社会混乱需要精神寄托
  • 9. (2019七上·韶关期中)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
    A . 禅让制 B . 郡县制 C . 分封制 D . 世袭制
  • 10. (2023七下·福州期末)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 ) 
    A . 强化了诸侯权力 B .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 加速了西周灭亡 D . 确立了君主专制
  • 11. (2023七上·榆树期中)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说明西周礼乐制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B . 西周贵族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C . 西周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 D . 西周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 12. (2023七上·榆树期中) 习近平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下列说法能准确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B . 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 .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D .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13. (原创)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带来的后果( )
    A . 天子大权旁落,形成诸侯割据局面 B . 加快了民族的交融 C . 促进经济的发展 D . 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 14.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中七雄指的是( )
    A . 齐楚秦燕晋卫鲁 B . 齐楚秦燕赵卫晋 C . 齐楚秦燕赵魏韩 D . 齐吴楚秦燕卫宋
  • 15. 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标志。以下革新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是( )
    A . 石器和刀耕火种 B . 青铜工具和耒耜耕种 C . 石器和耒耜耕种 D . 铁器和牛耕
  • 16. (2021七上·泸县期中) 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 年经受了 8 级大地震的考验。2200 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一项水利工程的设计者是(    )
    A . 秦国  商鞅 B . 秦国  秦孝公 C . 秦国  李冰 D . 蜀国  李冰
  • 17. (2023七上·高州期中) 《商君书》记载,能得(敌军)甲首(甲士之首级)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该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 )
    A . 提高生产的积极性 B .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C .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D . 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 18. (2018·安徽)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 . 分封制的崩溃 B .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 兼并战争的后果 D . 百家争鸣的原因
  • 19. (2023七上·河西期中)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 ”这些思想主张属于( )
    A . 道家学派 B . 儒家学派 C . 法家学派 D . 兵家学派
  • 20. (2023七上·福田期中) 阅读表格,可以说明(   )

    诸子百家代表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

    儒家:仁义礼智信

    墨家:兼爱、非攻

    法家:注重法律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法治、爱国

    A . 百家争鸣流派众多 B . 诸子思想影响深远 C . 百家争鸣禁锢思想 D . 古今思想认知一致
  • 21. (2019七上·莘县期中)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B . 诸侯国日益减少,七雄纷争 C . 周王号令天下,诸侯臣服 D .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22. (2021七上·长春月考)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三公九卿制 D . 中央集权制
  • 23. 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联想到答案应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八王之乱 D . 官渡之战
  • 24.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这说明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 . 增加人口数量 B . 实现国家统一和稳定 C . 进行土地分配 D .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 25. (2023·广州模拟) 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如图所示两枚钱币的考证中我们能够获取正确的信息是(   )

    秦惠王开始铸造,秦始皇全国推广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开始铸造并推广

    A . 铜钱是秦汉时唯一货币 B . 青铜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C . 秦汉时期商业快速发展 D . 统治者加强经济上控制
  • 26. (原创)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根据上述体现的措施是(    )
    A .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 . 推恩令 C . 焚书坑儒 D . 设刺史
  • 27. (建安十三年)其年九月,时刘备为曹公(即曹操)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孙)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周)瑜等在南岸。此战役(    )
    A .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B .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 . 使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局面    D . 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 28. (原创)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接受汉人士族文化之上。即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以此来巩固北魏的统治.并进而并吞南朝。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 促进民族交融 B . 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C . 维护社会稳定 D . 维护孝文帝的权威
  • 29. (2023九下·盐都月考)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
    A .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30. 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关于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舜的传说】:他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周围的人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

    【禹的传说】:专心治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A . 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 . 先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 C . 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D . 部落联盟禅让制度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

    材料三

    秦始皇发动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进行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工程。为动员人力、筹集费用,秦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征敛,赋役非常繁重,刑罚非常严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王扫六合”的时间。
    2. (2)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评价秦始皇”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 32. (2022七上·石景山期末) 透视西汉盛世。

    材料一:

    汉初的统治政策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初,“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景帝时又“令田半租”。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文帝曾亲耕藉田,以示重农。凡从事农业生产有成绩者,免除其徭役。汉初曾连续几次赦免罪人。文帝时又废肉刑;景帝时又减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笞二百为一百。

    ——摘编自《中国通史》

    西汉初期、中期的社会状况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以下历史人物为汉武帝解决难题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这些难题的解决,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人物

    主张或功绩

    主要作用

    主父偃

    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大大加强

    董仲舒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桑弘羊

    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

    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

    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

    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卫青、

    霍去病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最骠骑将军去病,凡

    六出击匈奴,斩捕首虏十万余级

    以郎应募,使月氏……去十三岁,唯

    二人得还……出使乌孙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友

    好往来

    ——《汉书》《史记》

    材料三:西汉的盛世,从文景之治开端,武帝即位后,调整了文景时期的政策,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武帝晚期虽颇多失误,但国家元气未伤。在武帝之后,经过昭帝和宣帝的政策调整,保持了盛世的延续……西汉盛世前后持续了一百三十多年。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表现。说出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表格。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作者认为西汉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
  • 33.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推陈出新,也需要薪火相传,更需要交流互鉴。

    【工具革新——见证经济文明】

    材料一

    图1

    图2

    【制度传承发展政治文明】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溢。为此,政府颁行了五铢钱,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刹住。对盐的生产,全国设37个盐官分别管理。铁的做法也一样,自开矿、锻冶、加工到发售,一概归国家经营。

    【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

    材料三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1. (1) 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这两种工具有何共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控制经济的措施及主要目的。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概括“丝绸之路”在今天所起的主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