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民 族 | 匈奴 | 鲜卑 | 羯 | 氐 | 羌 | 賨 (cong) | 汉 |
政权名 称 | 前赵、 北凉、夏 | 前燕、后燕、南 燕、南凉、西秦 | 后 赵 | 前秦、 后凉 | 后秦 | 成汉 | 前凉、北 燕、西凉 |
下列选项中,政策对应不正确的是( )
赣南 | 闽西 | |
农民 | 80% | 60% |
工人 | 10% | 13% |
知识分子及商人 | 10% | 10% |
材料一
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工场主和商人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材料二
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
糙米价格(每石) | 棉布价格(每匹) | 踹匠工资(每匹) | |
1665年 | 约400文 | 约30文 | l1文 |
1724年 | 约1000文 | 约30~35文 | 约11文 |
18世纪末 | 约1500文 | 约100~200文 | 约14文 |
(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壮者每天可踹布5匹:苏州当时有踹匠约2万人)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的第一次表演,它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首先,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这些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其次,辛亥革命的目的和方向是推倒封建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判定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质的基本依据。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是要求资产阶级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阶级代言人。
——摘编自张海鹏《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辛亥革命》
材料
图片中的历史
某小组围绕“图片中的历史”展开了交流讨论。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唱响了时代主旋律,传播了时代最强音。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以“探索”为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形态渐趋完善。随着国家控制力的增强,户籍制度逐步发展起来。各诸侯国对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分别登记,地方官对所掌户籍和赋税要造册上报中央,以查考其政绩。户籍制度名称和形式各异,没有统一。秦朝时期,不仅区分了各种不同的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审查核实的登记程序,登记内容有户主的姓名、身份、籍贯和年龄,也有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和健康状况,祖宗三代出身情况及家内人员与财产类别等项内容,有时还有身高的记录。所有这些内容,都是为了对民户加强控制和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课取赋税服务。对虚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擅自更籍的,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并把户籍法律制度以成文法典布之于众。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成,后世王朝大多承袭了秦朝的户籍制度并不断完善。
—— 摘编自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