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 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 | 外国学者译著 | 中外学者合译 | 中国学者译著 |
《西学书目表》 | 甲午战争以前 | 139部 | 123部 | 38部 |
《译书经眼录》 | 20世纪初期 | 35部 | 33部 | 415部 |
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 …… 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 |
西班牙水手在航行途中因食用马铃薯而避免得坏血病。 马铃薯传入中国后,人口增长导致大量山坡地森林被砍伐殆尽。 在英格兰,许多制造商尝试用马铃薯取代面粉制成的面包,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工业化进程。 法国大革命及其后的战争,大规模军事动员使马铃薯的食用遍及欧洲广大地区。 |
据此可知( )
材料一:“市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为解决治安与税收上的困难,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武乾《官治夹缝中的自治:明清江南市镇的非正式政体》
材料二:中世纪晚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行会制定规章,训练工人的职业技能,控制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为社会福利积累资金,并通过礼拜祈祷和节日游行等公共仪式鼓励市民对行会和城市忠诚。市政当局支持行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市议会核准行会规章,城市法庭负责追捕违规者。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
——摘编自陈灿《论走向近代的英国城市职业市场变迁和行业规则的完善》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近代百年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上海的历史博物馆留有大量的民族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时代印记。以下为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的部分藏品(或会址)及其介绍。
藏品/会址 | 介绍 |
(清)振远将军铜炮 |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各战略要地加强军备建设,该门铜炮是鸦片战争期间吴淞战役的重要历史见证。 |
道白生公司制造的清花机 | 清花机用于清洁棉花。此清花机原属三新纺织厂所有,该厂前身为洋务运动时所开设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新式纺织工业之鼻祖。 |
辛亥革命时上海起义军的陆军旗 | 旗帜中央画有一颗九角星,内外两圈共有黄星十八颗,代表当时十八个省份。 |
福新面粉公司商标图册 | 1912年荣氏兄弟与人合伙在上海创立福新面粉公司,1921年发展至18个厂。 |
《青年杂志》 |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新青年》。 |
中共一大纪念馆 | 地处上海市黄浦区,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义卖救难”纪念章 | 1939年,为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义卖救难运动,该印章便是当时所发。 |
《解放日报》创刊号 | 1949年5月28日在上海发行,报纸头版正中刊登有《大上海全部解放》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