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虽然不如现在的成年人稳健干练、经验丰富,但年富力强,蒸蒸日上,其势无比,前途无量,孔子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交替规律深信不疑,所以他断言“( )”。相反,人若到了四五十岁这个本该学有所成、业有所树的年龄,却仍寂寂无闻,那就不值得惧怕了。
由于个人的资质、兴趣、才能千差万别,所成之名也就各不相同。换言之,在哪方面有所成就,要因人而异,不可( ),更不能邯郸学步,践人后尘。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禀赋、性格等的不同来循循善诱。他经常借弟子侍坐之机,询志并评志,随时对弟子进行( )、引导和鼓励。____。孔子设课多门、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弟子的成材广开门路。在孔子的精心培养下,门徒们多能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有些逐渐成为出色的人才、闻名全国的人物。孔子主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踏实勤奋地进德修业,培养真才实学,忌沽名激进,要使实际的德才与名望相符合。
材料一:
①《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②《伟大的转折》选择深入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红军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时间。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和起点。
③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战胜邪恶所表现出的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了历史,艺术地揭示了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制作不够精致、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它在历史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则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光明日报》2019年11月5日)
材料二:
④80年多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⑤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95年,又何尝不是一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渐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和自省中,在其遭到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迈进。
⑥“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神懈怠的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的事实。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就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⑦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红军在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⑧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大庆社会科学》2016年12月)
材料三:
⑨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⑩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的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出的英雄的基因,感染和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⑪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人民日报》2019年6月24日)
材料一:
乾隆丙子,湖州徐翼伸之叔岳刘民牧作长洲主簿,居前宗伯孙公岳颁赐第。翼伸归湖之便访焉。天暑,浴于书斋,月色微明,觉窗外有气喷入,如晓行臭雾中,几上鸡毛帚,盘旋不已。徐拍床喝之。见床上所挂浴布与茶杯飞出窗棂外。窗外有黄杨树,杯触树碎,声铿然。徐大骇。唤家奴出现,见黑影一团,绕瓦有声,良久始息。
徐坐床上,片时,帚又动。徐起,以手握帚,非平时故物,湿软如妇人乱发。恶臭不可近,冷气自手贯,臂直达于肩。徐强忍持之。墙角有声,如出瓮中者。初似鹦鹉学语,继似小儿啼音,称:“我姓吴,名中,从洪泽湖来,被雷惊,故匿于此,求恩人放归。”徐问:“现在吴门大瘟,汝得非瘟鬼否?”曰:“是也。”徐曰:“是瘟鬼,则我愈不放汝,以免汝去害人。”鬼曰:“避瘟有方,敢献方以乞恩。”徐令数药名而手录之,录毕,不胜其臭,且臂冷不可耐。欲放之,又惧为祟。家奴在旁,各持坛罐。请纳帚而封焉。徐从之,封投太湖。得处方后,即予苏州太守赵文山,文山以济人,无不活者。
(节选自袁枚《子不语·卷七·瘟鬼》)
材料二:
同治之初滇中大乱贼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白骨飞野通都大邑悉成丘墟。乱定之后,孓遗之民、稍稍复集,扫除胔①骼,经营苫盖。时则又有大疫,疫之将作。其家之鼠,无故自毙,人不及见,久而腐烂,人闻其臭,鲜不疾者。病皆骤然而起,或逾日死,或即日死,诸医束手,不能处方。其得活者,千百中一二而已。疫起乡间,延及城市,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十数家即迁移避之,踣于道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甚至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
(俞樾《曲园笔记》)
材料三: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②。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 , 亦可笑也。
(曹植《说疫气》)
注①胔:带有腐肉的尸骨,也指整个尸体。②汉末这次瘟疫造成至少3000万(一说5000万)人死亡。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于此疫。
①是瘟鬼,则我愈不放汝,以免汝去害人
②人闻其臭,鲜不疾者
③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
④孓遗之民,稍稍复集,扫除胔骼,经营苫盖
⑤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⑥阴阳失位,寒暑错时
①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 , 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 , 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大学之道》)
②,忠而被谤。(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
④知人者智,。(《老子》四章)
⑤《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方面,摒弃不好方面的句子是“,”。
紧急命令
谢志强
垦区的师政委当年还是个团长,姓林。当年,纵队司令员给林团长下达紧急命令,让他认下这个儿子。后来,林政委的儿子毕业于军事学院。
林政委的儿子叫林晋苏,1941年10月生于延安,幼儿期父母不在身边,他被安置在延安第二保育院。保育院里的小孩儿大多跟他的情况相似。
胡宗南占据了撤空的延安,六岁的林晋苏由组织安排,寄养在小山村的一个农户家里。农户夫妻没有孩子,就把林晋苏当成自家的儿子。
国民党军队闻知林晋苏的父母是共产党,就杀了农户夫妻。林晋苏侥幸逃生,开始寻找父母,流浪,讨饭,跟叫花子混在一起。
“林晋苏”这名字中的“晋”“苏”二字,分别取自父母战斗的地方。他偶然听大人说起他的父亲在晋北,他的母亲在苏州。他边流浪边打听,以为两个地方是同一个地方。后来,有个老叫花子告诉他,那是两个地方。他打算先去晋北寻找父亲,找到父亲后再找母亲。
寻找父亲的途中,他不知道,身在晋北的父亲已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他不知道,母亲也在苏州被叛徒出卖牺牲了。他对父母的形象,没有一点儿印象。
流浪六个月,他走到了山西汾阳,撞上了打仗。他折回风陵渡,差一点儿走进战场。硝烟散去,他追上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刚打扫完战场,准备转移。
林晋苏一眼认出军装,是他要找的解放军。找到了解放军部队,他便在部队里找父亲,像在一个家里捉迷藏。
那是一个营长。营长给了他一个馒头。他还摘了营长的帽子,帽子太大,罩住了他大半个脑袋。一个小叫花子,竟然一点儿也不怕当兵的。营长问,他答。几个来回,营长笑了,说:“我认识你爸爸。”营长也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牺牲。部队接到命令,即将奔赴另一场战斗,营长就把他送到团部,团部派人送他到师部,师部又派人送他到纵队司令部。他很自豪,心想父亲那么有名气,肯定是个英雄。
司令员看着这个在“延安红色摇篮”里成长起来的小男孩儿又黑又瘦,衣衫褴褛,不忍透露他父母已经牺牲的实情。司令员给他洗浴、理发,将一套军装裁小给他穿,可是,他穿上了还是嫌大,仿佛又成了保育院里的小男孩儿。
司令员考虑到这个烈士的后代寻找父亲的艰难曲折的遭遇,就想让那个营所在的团的林团长当他的父亲。林团长是一员猛将,打起仗来总是冲锋在前。
林团长以为司令员要给他布置战斗任务,可一听到叫他当个孩子的爸爸,立即反对说:“我连老婆还没有呢!”
司令员:“这是命令,别跟我讨价还价。你要是不姓林,还没有条件当爹呢!你现在就赶过来报到。”
林团长策马赶到纵队司令部,一进门就看到了军装和身体不配套的林晋苏。司令员做了个“冲锋”的手势。林团长抱起林晋苏,双手高高地托起,说:“儿子,终于见到你了。”
林晋苏似乎还不习惯,一个劲儿地躲避林团长亲昵的脸。
司令员说:“你,来之前,就不知道刮刮胡子?”林团长说:“我准备接下来的一场战斗胜利了再刮掉胡子。”
林晋苏伸出手,摸了摸林团长的胡子,仿佛嫌扎手,又缩了回去。
林团长放下林晋苏,蹲下,与他面对面,一大一小,两个脑袋齐平。他说:“儿子,说句话,让我听听。”
林晋苏终于开口,说:“爸,我要参加解放军!”
林团长说:“我喜欢这个儿子,我俩一起,骑上马,回部队。”
司令员说:“瞧你这当爹的样子,急个啥?先送小晋苏去解放区小学念书,你是个大老粗,也想叫儿子没文化?”
林团长向司令员敬了个礼,转身对林晋苏说:“爸爸现在去打仗,你好好去学习。到时候,我去接你。”
林晋苏举起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爸,保证完成任务。”
(有删改)
①史禄国先生曾告诉费孝通先生,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②一位研究语言的朋友说,张北那一带的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
③在一个村子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里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我们乘组虽然平均年龄最大,但飞行本领依然保持青春。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
年轻并不完全与年龄相关,保持少年感,不向命运妥协,敢拼、敢闯、敢为人先。心若不老,生命便永远年轻。
你对以上两则材料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