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元谋人遗址②大汶口遗址③河姆渡遗址④良渚遗址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③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
④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①崇文抑武②大规模改土归流③缩减军队④分散政府机构的权力
①关子的发行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宋朝在全国范围内将关子作为主币发行
③该版是研究宋代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史料④宋朝纸币发行有严格、规范的相关程序
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①明朝后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②中国在与欧洲的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③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仍占据压倒优势
④明清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①“一边倒”方针的提出 ②《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
由于天下一统成为各国诸侯共同追求的目标,便逐渐形成以华夏为主干、联结蛮夷戎狄为一体的天下一统的国家观。《荀子·正论》将其归纳为“五服之制”,即对四夷实行羁縻政策,只要求他们承认天子的统治地位,定期向天子贡献方物,以此把四夷囊括在华夏的一统天下之中。其中虽然有严辨夷夏的思想成分,但人们已把蛮夷戎狄看作统一天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比之前代,这种变排斥为相融的民族意识已经具有很大的进步,它对于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章义和《从华夷观念的演变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
材料二
唐王朝处理州郡之外的附属国家、人群和地区的边疆控御模式,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这样一种国家建构模式的边疆治理政策。粗略地说,它就是以册封和朝贡为主要制度的羁縻体系。这一套控御边疆的制度体系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并加以发展。处于羁縻或册封地位的依附者,经历从宋元土官和明清土流并置、改土归流等步骤而被逐渐内地化,被纳入府县管治体系。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材料一
经过鸦片战争,少数有识之士更认识到外国有所长、中国有所短,产生了学习西方的思想。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林则徐曾奏言:“自道光元年至今,粤海关已征银三千余万两……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致尚形棘手。”此语后来被魏源表述为:“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叶世昌《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故康先生之上皇帝书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而我皇上亦深知此意,徒以无权不能达行,故屡将先生之折交军机总署会议,严责其无得空言搪塞,盖以见制西后,故欲借群臣之议以定之也。无如下有老警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使不然者,则此三月之中,旧弊当已尽革,新政当已尽行。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一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在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进展……在毛泽东生前,中国不仅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些进展,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同时,我们还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进市场机制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最先在农村展开,拉开了整个中国改革的序幕。第二阶段: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第三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第四阶段: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第五阶段: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摘编自白永秀《新中国70年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成就、问题与展望》
材料三 下表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等整理的“新时代十年”大事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