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期末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周王分封鲁国于东夷所在,受封鲁国的是周公儿子伯禽,周王命令伯禽“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将卫国分封到商人故土,周王命令卫康叔“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唐叔受封之地是原来的夏朝旧地,周王命令“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反映出当时(  )
    A . 宗法制有效加强了周朝统治 B . 诸侯国传承了周朝的礼仪典制
    C . 周王注重分封政策的灵活性 D . 诸侯国内政为周天子直接控制
  • 2.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旧唐书•杨炎传》中有对两税法的评论: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人,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这反映出两税法的实施(  )
    A . 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 B . 有助于抑制土地兼并
    C . 增加了农民财政负担 D . 标志着人丁税的废除
  • 3.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唐初金陵城为县城,唐末升格为昇州;后梁、南唐时期,城墙进一步加固扩展,成为南方的一个大都会;后几经战乱与重建后,宋高宗时改称为建康府;到南宋中期,已号称“罗绮一城,富六朝之风物;弦歌千里,绵百世之衣冠”了。由此推知(  )
    A . 经济重心转移促进城市发展 B . 郡县制制约了全国经济发展
    C . 经济发展决定了城市的地位 D . 江南经济发展始终优于北方
  • 4.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如图为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直接导致农、牧区界线变化的原因是(  ) 
    A . 游牧民族主动内迁中原 B . 中原王朝积极开拓疆域
    C . 铁制农具加速向北推广 D . 长城军事防御功能弱化
  • 5.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南宋时,据《登科录》记载:601名中榜进士中除少数情况不明和来自宗室以外,大多数出身于乡户。其中县坊出身者不到20人,祖或父一代做官的有113人,祖、父两代做官的有23人,曾祖、祖、父三代都做官的有8人,这三部分进士合计为144人。据此可知,南宋(  )
    A . 乡村教育比城镇发达 B . 宗族观念日益强化
    C . 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D . 重文轻武观念盛行
  • 6.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世家,一家之中祖孙、母女、婆媳、姊妹、姑嫂、妯娌等均系诗人、词人、文学家。她们敢于发声否定“内言不出于阃(内室)”的传统观念,自著诗话、诗评;一些书坊也编选、出版女性诗文总集、选集、别集。这可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
    A . 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B . 妇女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
    C . 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丰富 D . 书院教育摆脱了科举束缚
  • 7.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下面为近代中国部分重要运动或改革简表。该表内容整体上可反映近代中国(  ) 

    时间

    运动或改革

    主要内容

    1861~1895年

    洋务运动

    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等。

    1901~1911年

    清末新政

    仿行宪政……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定,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

    1915~1923年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运动的后期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A . 反侵略、求民主斗争的曲折发展 B . 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失败结局
    C . 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 D . 不同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 8.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1920年初,有学者在描述当时报刊创立盛况时说:“就十一月一个月而论,我所知道的,已有二十多种月刊、旬刊、周刊出现,他们的论调虽不能致,却总有一个定向,就是向着平民主义。”社会也出现以“平民”命名的新风尚,如平民医院、平民工厂、平民银行、平民消费公社、平民食堂等。这反映出五四运动后(  )
    A .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想 B . 北洋政府积极发展民族工业
    C . 民众力量逐步得到社会重视 D . 三民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9.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1937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把红色中华通讯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并在华北、晋绥、山东等地相继成立分社。1940 年12月,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可以用日语和英语广“播。同时,还在边区和国统区分别创办了《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举措( )
    A . 巩固并有效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B .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新形象 C . 客观上利于促进民族战争的胜利 D . 意在利用舆论支持开展阶级斗争
  • 10.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1960年5月,毛泽东表示:“我们不感到英国对我们是个威胁,也不认为法国对我们是个威胁。”1963年9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划分“两个中间地带”“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这反映了(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确立 B . 中国政府积极拓展外交空间
    C . 中国已摒弃了意识形态斗争 D . 美苏两极格局优势地位变化
  • 11.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1982年,针对当时粮食减产、粮田被用作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陈云立即批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现在是否后一句话在起作用,前一句话在逐步下坡?稳定粮田在大粮食观点中,仍是一个要点。”陈云强调的是(  )
    A .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待提高 B . 地方政府急躁冒进势头显现
    C .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大局稳定 D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 12.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依据巴比伦人的王权观,如果巴比伦的国王蔑视众神、实施暴政,最高神马尔杜克就会去寻找新国王的候选者。当亚历山大征服了巴比伦后,作为新晋的外国君主,他下令重建主神马尔杜克及诸神的神殿,并举行祭祀,敬献贡品。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 . 表达对巴比伦传统礼仪的尊重 B . 强化作为统治者的合法性
    C . 树立敬神爱民的良好君主形象 D . 营造集权统治的神秘氛围
  • 13.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在罗马法早期人们订立契约时,必须由一人询问:“你与我立誓吗?”另一人则回答:“我立誓。”若无宣誓程序,则该契约无法律效力。这主要体现了古罗马法(  )
    A .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 签约过程公开公正 C . 注重保护个人权益 D . 法律制度严密规范
  • 14.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15、16世纪,欧洲市民阶层热衷于体育竞赛,一些国王和贵族都是当时著名的体育运动“拥趸”,亨利八世“是一个充满精力、活力四射的人,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在格外追求男子气概的时代赢得了高度的赞誉”。这一现象(  )
    A . 延续了骑士阶层的社会风尚 B . 凸显贵族与市民的平等意识
    C . 根源于教会宣扬的道德观念 D . 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
  • 15. (2024高三上·上高月考)  1929-1931年,苏联派出了1685名技术人员去西方国家进修。与此同时,苏联设立了高等技术教育委员会,建立了工业技术教育培训制度,“一五”期间培养了30万受过中等教育和17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苏联以上举措旨在(  )
    A . 建立领先世界的国民教育体系 B . 实现科学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
    C . 完善技术人才培养的形成机制 D . 保障工业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 16.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如图为1990-2017年四大经济体合计GDP占全球GDP总量比例变化图,据图可知其变化(  ) 
    A . 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B . 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加强
    C . 巩固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 . 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旧秩序变革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17.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黄淮流域“华夏”人口的增多,原来的“华夷之辨”的血缘标准逐渐被地缘标准替代,并最终形成了以文化水平高低为区分标准,从而使得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农耕社会与血缘观念相对淡薄的游牧社会之间的人为界限随之加强。在“华夷之辨”演化的过程中,随着民族交往的频繁,“华夷严防”逐渐被打破,“天下一家”观念在进一步形成。孔子以“礼”区分中国和四夷,并认为两者可以互相转换。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民族观,认为中国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修德,具有才能,都可以成为统治民族,统治中华成为圣王正统。司马迁发挥了“华夷同源”“天下一统”的思想,《史记•五帝本纪》体现的华夷同宗同源的统一观念,对中华民族形成及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之间的华夷之辨并没有随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而消失,而是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后期的清朝。 

    ——摘编自徐洁《论清前期“中国”认同与实践》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一词被广泛应用,更加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一词不仅在中国学术界流行,中华民族自觉民族实体也被中国政治界、教育界、外国学者等认同,普遍运用其来强调中国的文明和中国人的特性。 
    1914年,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是一种不朽的民族灵魂。”诚然,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民主的新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实现民族交融、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新阶段。随着中华民族意涵的正式确立,中华民族的构建为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中国人民拥有了真正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真实、合理、永久的稳固共同体基础。它不仅正确地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利益、共同的历史使命,也为中国的发展和抗击外来势力对中国的侵夺凝聚了强大的制衡力量。 

    ——摘编自王萍、杨敏《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认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民族认同的发展表现,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民族认同的新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 18.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前,规模最为宏大的文明交流之路,就是亚欧大陆(包括非洲东部地区)之间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个历史大舞台上,文明交流由东向西、自西徂东,是双向互动的。 
    从早期中西交往而论:

    战争的动力作用不可无视。

     出于政治、外交(包含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的需要。

    经济与财政需求。

    从根本上说,中国巨大的经济实力是丝绸之路发展繁荣的重要前提。

    科技对于丝路交往的重大促进作用。

     宗教热情和知识追求。 
    毫无疑问,有关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活动,不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促进了丝路的繁荣与发展。 

    ——摘编自张国刚《传统丝绸之路的动力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要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9. (2023高二下·桂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初,美国在思考美国的国际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1856-1924年)试图重建国际秩序,认为美国应该不以领土扩张为目的,主张保障弱国的独立以及民族自决,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自主,防止日本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这些理念,便是“威尔逊主义”的核心。“巴黎和会”前,美国在中国的宣传活动也非常成功,中国人对美国好感度达到高潮,威尔逊被当时的中国人誉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巴黎和会上,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抵制,美国在山东问题上妥协,使中国直接收回胶州湾的计划落空,导致了中国人对美国和威尔逊的不信任。巴黎和会以后,威尔逊有关世界新秩序的“十四,点计划”被中国媒体尖刻地挖苦为“14=0”。 

    ——摘编自王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与巴黎和会前后的中国》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前后,中国舆论对威尔逊基本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威尔逊主义的实质及其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