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思想政...

更新时间:2024-04-22 浏览次数:1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 (2024高一下·泰州期末)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做好次生灾害风险防范,全力指导帮助受灾地区。而面对地震,古人则常举行各种祈祷仪式,寻求上天庇佑。从哲学角度看,两种不同的做法体现了( )
    A . 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联系 B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 D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2. (2024高二上·广东月考) 今年以来,安顺市出台多项措施扶持“夜间经济”发展,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思路理念,持续丰富新业态,结合本地特色美景、美食等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和优化夜间经济营商环境。伴随着升腾的“烟火气”,安顺的夜晚正在“苏醒”,其释放的独有活力,让城市经济不断复苏。这表明( )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安顺的旅游资源与创新发展理念既相互依赖,又彼此独立

    ④人的意识对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4高一下·黄梅月考)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海东市制定科学的救灾减灾方案,依法严厉查处网上造谣传谣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5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5人,有力维护了抗震救灾期间海东市社会秩序稳定。这表明(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无能为力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尽量减轻损失

    ③错误的意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必须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一张白纸上作画,平地起新城。雄安新区设立之初,白洋淀垃圾围湖、污水横流。经过系统性生态治理,一度污染严重的“华北明珠”再现“鸟类天堂”盛景。2017年11月,雄安新区启动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项目,“千年秀林”工程正式拉开大幕,如今累计造林47万亩,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34%。雄安新区的转变( )

    ①实现了主次矛盾的转化,由污染严重到“鸟类天堂”

    ②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

    ③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说明生态修复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④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4高二下·汉寿月考) 2024年龙年到来,一句新的流行祝福语“龙行龘龘,前程朤朤”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行起来。“龘”(dá)字通常用于形容龙飞翔时迅速而强劲的样子,象征着力量和速度,而“朤”(lǎng)字则较为罕见,常用来形容辉煌、广阔的意境。在“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这句话中,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向上和积极向前的氛围,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能如龙般强大,前程似锦。对此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①“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

    ②如同“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一样很多祝福语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③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二者相互依存

    ④祝福语能给人以力量,以鼓舞,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悠悠千里淮河从蚌埠穿城而过。长期以来,淮河在物理空间上成为中心城区与北岸淮上区及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天然屏障。站在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蚌埠市围绕“拥河发展”战略进行现场调研和部署,以“靓淮河”工程为纽带,奋力推动蚌埠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历史性转变。这反映了( )
    A .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发展思路转变的前提条件 C . “靓淮河”工程产生于“拥河发展”这一不断深化的认识 D .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决定性的作用
  • 7.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深层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 )

    ①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天、地、人的关系问题

    ②主张人应该顺从自然,听命于自然

    ③对当下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④表达了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4高二下·德阳开学考) 古往今来,描述月亮的诗句浩如烟海,点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夜空。同是描写明月,李白诗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诗人对月亮的不同描述反映了其情感差异性,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②对明月的描写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源于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③诗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月亮的各种直观描写说明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对独酌、寒夜、松林的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暗物质,是一种无法被常规手段观测到的物质。一座能阻挡宇宙射线、低本底辐射的“纯净”实验室,成为探测暗物质的必要条件。2023年12月7日,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工程完工,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优越的探测暗物质的场所。这充分体现了( )

    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暗物质是不生不灭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实验的前提和基础

    ③人们可以基于事物的固有属性建立新的联系

    ④实验室建设有利于提升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在“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国家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将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开花,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 物质决定意识,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B .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其核心要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效还要看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之所以重视调查研究是因为( )

    ①世界是物质的,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②世界是联系 , 要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去更好地把握事物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4高二下·平江开学考) 下列选项中,与漫画《原谅别人,不是放过别人,而是放过自己》(作者:郑辛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相时而动,顺势而为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④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4. (2024高一下·黄梅月考)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

    ①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②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③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④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下列对成语俗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部分决定整体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蔷薇花总是有刺—一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并进入轨道,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拥有了为全球提供服务的能力。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渔业、减灾救灾等领域,并在全世界半数以上国家得到应用。随着北斗系统组网成功,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共享北斗最新发展成果。这表明,人们可以( )

      ①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或调整优化原有的联系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通过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

      ④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从2000年开始研发到现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史,终于完美收官。这说明(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开始,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结束

      ③新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④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24高二上·玉林月考) “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开放’,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

    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

    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④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8.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我国森林面积大,但质量不高,树种树龄结构不尽合理,单位面积森林蓄积也很少。现在需要及时将大规模国土绿化重点从注重增加森林面积转向面积与质量并重,并将工作重心向提高森林质量倾斜。因此,做好国土绿化要(   )

    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森林资源提质增效

    ②坚持系统优化方法,注重树种树龄结构的调整

    ③重视局部,发挥关键部分在森林绿化中的主导作用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兼顾面积与质量并有所倾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俗话说,鲸落万物生。从生物学上讲,鲸落是一种自然现象,鲸死后身体沉入海底,在海底“发光发热”数百年。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整个海底生物链都能享受到鲸落带来的“福利”。调查数据显示,北太平洋的鲸落能维持42个物种12000余只生物的生存,使鲸落地及周边地生物繁荣。由此可见( )

    ①生态系统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遵循其固有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4·衡水模拟) 有人据杜甫的《绝句》推断:既然是“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么,在成都杜甫草堂前原先应该有水道。据此,有人开始勘察,果然找到了旧时水道的遗迹。材料反映了(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作者通过诗句对客观事物进行如实地反映

    ②思维是具有能动性的,诗句是对当时环境的主动和创造性地反映

    ③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作为主观的人为事物联系也可被实践检验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真理中的谬误会显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从古代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如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从材料可以看出( )

    ①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先进认识工具对推动认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③推动认识发展需要摆脱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使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德国科学家曾在20世纪90年代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当时科学家们还无法通过实验观测到这种粒子。今天我国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利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证明了( )

    ①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科学研究可以在不断推翻之前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更科学的真理性认识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23.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有一种引人注意叫“显眼包”,有一种个性旅游叫“特种兵式旅游”,有一种无奈叫“公主/王子,请⋯⋯”,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生猛叫“不讲武德”,有一种竞争叫“内卷效应”,有一种调侃称作“凡尔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这反映了( )

    ①热词是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热词和社会热点事件是互相不可分离的

    ③热词是人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动反映

    ④社会热点事件对热词的出现具有决定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列宁:“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这是痴想。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引导走这条道路的是什么样的阶级力量;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这启示我们( )
    A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重要标准 B .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和人民的理论 D . 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25分共50分)
  • 25.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

    当我们在一幅画前驻足、当我们在一支旋律中沉思、当我们越过语言的藩篱在一部小说里与遥远的灵魂相遇,那时文化艺术的创造者来自哪片土地、说着哪一种语言,都不再是彼此理解的障碍。那一刻,我们确知,人类的观念、情感可以越过地域、民族、文化的区隔而彼此相连。这种交流将推动人类在疾速变幻、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领会人类共同的命运,领会中国的道路、方案和智慧可以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选择。

    文艺是“世界的名片”,其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流浪地球》《三体》《人世间》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扬帆出海、破圈传播,它以艺术的方式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向各国人民展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交流。

    构建中国话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视野。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26.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2年,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状况,党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30多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为续写飞天梦想,建设航天强国,2023年10月26日11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载人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平台管理常规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

    结合材料并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谈谈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太空探索活动的认识。

  • 27.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起点上,我们要增强对“一带一路”科学认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材料二 “一带一路”十年实践,进一步廓清了国内国际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模糊认识;十年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也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变局中把握正确的航向,在世界大潮流中破浪前行。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说明上述讲话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论启示。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是如何深化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