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02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熊猫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典范,其最重要的生存适应就是对食物的适应。为了吃竹子,大熊猫的付出可谓艰辛。

    食肉目兽类腕部都有桡侧籽骨,唯有大熊猫的桡侧籽骨明显增大,充当伪拇指,可以形成对握来抓取竹子,对摄取竹子起到关键作用。虽然始熊猫的伪拇指化石显示出简单伸长的形态,但与现生大熊猫伪拇指末端向内急剧弯曲仍有很大差异,这种末端弯钩的形态才是适应摄竹行为的真正改变。

    本来是肉食动物的大熊猫为什么转变了饮食习惯,爱上了竹子呢?研究发现,大熊猫在演化过程中丢失了可帮助动物分解肉类中蛋白的消化酶编码基因和味觉受体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这使得它们无法感知肉类氨基酸带来的美味。也就是说,竹子和肉的味道对于大熊猫来说并无差别。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改变使大熊猫彻底退出了与其它肉食动物的竞争,转而选择风险小、成本低的竹子为食(竹子几乎占到其食物构成的99%),偶尔才去捕猎鸟类和啮齿类动物。

    从食肉到杂食,再到食草,大熊猫仍然保留着食肉动物的传统消化系统,即消化道短而直,没有发达的盲肠,不具有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酶。竹子虽是草本植物,但木化程度较高,所以大熊猫的身体主动做出了一些调整,如口腔黏膜、食道中分布的黏液腺和肠道分泌液的杯状细胞等。黏液可以保消化道不被粗糙尖锐的竹子损伤,丰富的肠壁绒毛可以扩大营养吸收面,而丰厚的小肠肌肉能够满足熊猫“多吃快排”的要求,以克服竹子消化吸收难的问题。对于竹笋,大熊猫来者不拒。春末夏初,竹笋的淀粉和半纤维素含量均高于竹叶,且适口性好、含水量高,因此野外大熊猫存在“撵笋”的现象,从低海拔吃笋一路吃到3500米海拔。它们拼命吃竹笋,每天多达50-60公斤,肠道中的丁酸梭菌也随之增加,以促进竹笋中粗纤维的降解消化,而丁酸梭菌的代谢物丁酸盐还能增加脂质生成。所以在吃笋的季节,大熊猫的体重往往会显著增加以积蓄能量,为繁育下一代做准备。

    大熊猫披着厚厚的黑白外衣,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搭配竖立在头顶的黑耳朵、圆滚滚的身体、短粗的黑色四肢,自带萌感,但其实这些都是演化赋予它的“盔甲”。

    研究发现,大熊猫身体的白色是为了方便隐匿于雪地或阳光下,黑色则有助于隐藏在阴影中,从而不易被捕食者发现,黑眼圈和黑耳朵还可以用来恐吓捕食者。在其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着猛兽的利爪、轻松碎竹的咬合力、一下拍死豺狼的掌力、11秒多的百米速度、站直可达一米八的身高。因此,大熊猫的真实内核是“猛”而不是“萌”。

    网上流传的一些热门视频中,大熊猫连续打滚、疯狂晃树、惊险的坠落和从容的爬起,其实都是实力的体现。大熊猫四足行走,坐姿食竹,取食前又需要低头用嘴叼起,使其脊柱发生了特殊变化,柔韧性和弹性更好,所以能够做出卷起身体“打滚”、高空“坠落”等专属动作。大熊猫后背皮毛中的松泡髓质层囊泡比北极熊的更大更蓬松,既能保暖又能缓解坠落的冲击力,如同安全气垫,再加上皮下厚厚的脂肪,也许它摔跤真的不太痛。

    总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熊猫的“萌”只是表象,“猛”才是实质。接二连三的大熊猫伤人事件应该使人警醒,不要妄图与动物园内的大熊猫亲密接触。当前,如何饲养管理大熊猫备受关注,但如果大家期望把大熊猫当作“萌宠”来饲养是坚决不可取的,符合大熊猫生物学特性的饲养方法才值得推广和借鉴。

    最后想说的是,大熊猫生存至今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我们应该把它当作终将回归竹林的“隐士”。也许,跟大熊猫不远不近的距离,互不打扰,才是与大熊猫及其他野生动物共存的最好方式。

    (摘自2023年8月2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野化放归是复壮和重建大熊猫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对保护大熊猫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成效明显。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等六大山系。

    然而,自然地理障碍将这些野生大熊猫隔离在六大山系中,人类活动又将这六大栖息地种群割裂成无法交往的小局域种群。栖息地的破碎化导致被隔离的种群之间不能实现基因交流,使得局域小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加快了濒危小种群消失的速度。目前,我国保护大熊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连接点,就是将人工圈养繁殖的大熊猫,经过野化培训后,放归到野外濒危小种群,从而改善其遗传多样性、降低灭绝风险,实现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

    在长期实践与研究基础上,熊猫中心创造性地实施“母兽带仔”培训。从出生起,幼仔就跟随母兽生活,逐步学会在大自然中觅食、寻找水源、躲避天敌等生存技能。大熊猫在完成一系列训练并经过专家论证评估后,才有可能放归自然。两三岁的大熊猫处于断奶后、成年前阶段,作为亚成体更容易融入野生大熊猫种群。

    为了避免大熊猫幼仔产生“印痕行为”,必须尽量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每次给母熊猫投喂食物的时候,饲养员都会穿上‘熊猫服’,避免幼仔对人类产生依赖。要让熊猫一感知到人类就躲避而不是主动靠近,这样它们才能顺利地回归丛林中。

    (摘自2023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现生大熊猫为适应摄竹行为,伪拇指末端向内急剧弯曲,与始熊猫的伪拇指化石显示的形态有较大差异。 B . 大熊猫的传统消化系统不能很好地解决食竹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大熊猫的身体主动做了一些调整。 C . 在吃笋的季节,大熊猫会拼命吃笋,为促进降解消化,肠道中的丁酸盐会随之增加,这有利于生成脂质。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人类和大熊猫相处的问题,但材料一强调共存,材料二则侧重保护。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熊猫自带萌感的长相带有欺骗性,频发的大熊猫伤人事件提醒人们,“猛”才是它们的真实内核。 B . 秦岭、岷山等六大山系虽然为大熊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但同时也加快了濒危小种群消失的速度。 C . 将野化培训后的大熊猫放归到野外濒危小种群,不但可以降低种群灭绝风险,还可以实现种群复壮。 D . “母兽带仔”培训,是熊猫中心的创举,有利于圈养繁殖的熊猫幼仔学习在大自然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3.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所讲大熊猫特点的一项是( )
      A . 天真憨态奇,腹藏竹与机。 B . 历来素食进,体憨身心敏。 C . 未共恐龙灭,非关造化功。 D . 太极初分判,缁章垂皓质。
    4. (4) 材料一分别用“撵笋”和“隐士”来写大熊猫,请简析其作用。
    5. (5) 综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人类应该如何正确保护大熊猫。
  • 2.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饿

    萧 红

    “列巴圈”挂在过道别人的门上,过道好像还没有天明,可是电灯已经熄了。夜间遗留下来睡朦朦的气息充塞在过道,茶房气喘着,抹着地板。我不愿醒得太早,可是已经醒了,同时再不能睡去。

    厕所房的电灯仍开着,和夜间一般昏黄,好像黎明还没有到来,可是“列巴圈”已经挂上别人家的门了!有的牛奶瓶也规规矩矩地等在别的房间外。只要一醒来,就可以随便吃喝。但,这都只限于别人,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

    扭开了灯,郎华睡在床上,他睡得很恬静,连呼吸也不震动空气一下。听一听过道连一个人也没走动。全旅馆的三层楼都在睡中,越这样静越引诱我,我的那种想头越坚决。过道尚没有一点声息,过道越静越引诱我,我的那种想头越想越充胀我:去拿吧!正是时候,即使是偷,那就偷吧!

    轻轻扭动钥匙,门一点响动也没有。探头看了看,“列巴圈”对门就挂着。天快亮了!牛奶瓶的乳白色看得真真切切,“列巴圈”比每天也大了些,结果什么也没有去拿,我心里发烧,耳朵也热了一阵,立刻想到这是“偷”。过了好久,我就贴在已关好的门扇上,大概我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纸剪成的人贴在门扇。我抱紧胸膛,把头也挂到胸口,向我自己心说:我饿呀!不是“偷”呀!

    第二次又打开门,这次我决心了!偷就偷,虽然是几个“列巴圈”,我也偷,为着我“饿”,为着他“饿”。

    第二次失败,那么不去做第三次了。下了最后的决心,爬上床,关了灯,推一推郎华,他没有醒,我怕他醒。在“偷”这一刻,郎华也是我的敌人;假若我有母亲,母亲也是敌人。

    天亮了!人们醒了。做家庭教师,无钱吃饭也要去上课,并且要练武术。他喝了一杯茶走的,过道那些“列巴图”早已不见,都让别人吃了。

    从昨夜到中午,四肢软一点,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气的皮球。

    窗子在培壁中央,天窗似的,我从窗口升了出去,赤裸裸,完全和日光接近;市街临在我的脚下,直线的,错综着许多角度的楼房,大柱子一般工厂的烟囱,街道横顺交织着,秃光的街树。楼顶和树梢都挂住一层稀薄的白霜,整个城市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撒了一层银片。我的衣襟被风拍着作响,我冷了,我孤孤独独的好像站在无人的山顶。每家楼顶的白霜,这一刻不是银片了,而是些雪花、冰花,或是什么更严寒的东西在吸我,像全身浴在冰水里一般。

    我披了棉被再出现到窗口,一个女人站在一家药店门口讨钱,手下牵着孩子,衣襟裹着更小的孩子。药店没有人出来理她,过路人也不理她,都好像在说她有孩子不对,穷就不该有孩子,有也应该饿死。

    “老爷,太太,可怜可怜……”那女人一定正像我,一定早饭还没有吃,也许昨晚的也没有吃。她在楼下急迫地来回的呼声传染了我,肚子立刻响起来,肠子不住地呼叫……

    郎华仍不回来,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晒着阳光的行人道,来往的行人,小贩,乞丐……这一些看得我疲倦了!打着呵欠,从窗口爬下来。

    窗子一关起来,立刻生满了霜,②过一刻,玻璃片就流着眼泪了!起初是一条条的,后来就大哭了!满脸是泪,好像在行人道上讨饭的母亲的脸。

    “咯,咯!”这是谁在打门!我快去开门,是三年前旧学校里的图画先生。

    他的女儿,那个穿红花旗袍的小姑娘,又加了一件黑绒上衣,她在藤椅上,怪美丽的。但她有点不耐烦的样子:“爸爸,我们走吧。”小姑娘哪里懂得人生!小姑娘只知道美,哪里懂得人生?好像这几年并没有离开,我仍在那个学校读书一样。他说:“你现在不喜欢画,你喜欢文学,就把全心身献给文学。只有忠心于艺术的心才不空虚,只有艺术才是美,才是真美。……”

    “爸爸,走吧!”小姑娘哪里懂得人生,只知道“美”,她看一看这屋子一点意思也没有,床上只铺一张草褥子,

    “爸爸,我们走吧!”

    他和几年前一样,总爱说“十三岁”就结了婚。差不多全校同学都知道曹先生是十三岁结婚的。

    “爸爸,我们走吧!”

    他把一张票子丢在桌上就走了!那是我写信去要的。

    郎华还没有回来,我应该立刻想到饿,但我完全被青春迷惑了,③读书的时候、哪里懂得饿只晓得青春最重要,虽然现在我也并没老,但总觉得青春是过去了!过去了

    我冥想了一个长时期,心浪和海水一般翻了一阵。

    追逐实际吧!青春惟有自私的人才系念她,“只有饥寒,没有青春。”

    几天没有去过的小饭馆,又坐在那里边吃喝了。“很累了吧!腿可疼?道外道里要有十五里路。”我问他。

    只要有得吃,他也很满足,我也很满足。其余什么都忘了!回来没有睡觉之前,我们一面喝着开水,一面说:“这回又饿不着了,又够吃些日子。”

    闭了灯,又满足又安适地睡了一夜

    (节选自《商市街》,有删节)

    注:①列巴,俄语“面包”的音译。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有限视角,通过“我”来观察和讲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但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降低了可信度。 B . “我”因为“饿”对“列巴圈”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天亮后,“我”的内心依然充满矛盾与焦虑:一方面是对食物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道德上的约束。 C . 本文以朴实真诚的语言和清新流畅的文笔,细致深入地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个饥肠辘辘但又不失尊严的形象。 D . 本文从“饿”写起,在“饿”的问题暂时解决中结束,首尾呼应,给读者呈现了“饿”的残酷性和“生”的困境,“饿”既是个人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2. (2) 对划波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写出“我”在极饿状态下的心理,表现了“我”的无助和绝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生存能力。 B . 句子②采用移情的手法,写出“我”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无情剥夺人性尊严的社会的悲怆控诉。 C . 句子③体现了“我”对中学时代读书生活的留恋,而冷酷的现实使她丢弃了幻想,发出追逐实际的感慨。 D . 句子④写“我”吃饱后的满足,与“饿”时的心理对比,体现了“我”彻底摆脱窘境后的轻松与喜悦。
    3. (3) 本文有多种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
    4. (4) “众生相”指世间各种人的表现和面貌,比如“奴才相”“流氓相”等。本文作者萧红就为我们画了“众生相”,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嘉定间,杨伯子为湖州 , 弹压豪贵,牧养小民,治声赫然,为三辅冠。郡之士相与肖像,祠于学宫 , 与工部尚书戴少望并祠。伯子意不悦,会除浙东庾节,将行,辞先圣先师礼毕,与教官、诸生坐于讲堂,命取所祠画像来,题诗其上云:“面有忧民色,天知报国心。三年风月少,两鬓雪霜深。更莫留形迹,何曾废古今。不如随我去,相伴老山林。”遂卷藏而行。当时士子有戏和其诗者,末句云:“可怜戴工部,独树不成林。”

    (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湖州生祠》)

    材料二:

    杨诚斋夫人罗氏,年七十有余,每寒月,黎明即起,诣厨躬作粥一釜,遍享奴婢,然后使之服役。其子东山先生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夫人曰:“奴婢亦人子也。清晨寒冷,须使其腹中略有火气,乃堪服役耳。”东山曰:“夫人老,且贱事,何可倒行逆施乎?”夫人怒曰:“我自乐此,不知寒也。汝为此言,必不能如吾矣。”东山守吴兴夫人尝于郡圃种苎躬纺缉以为衣时年盖八十有余矣。东山月俸,分以奉母。夫人忽小疾,既愈,出所积券,曰:“此长物也,自吾积此,意不乐,果致疾。今宜悉以谢医,则吾无事矣。”平居首饰止于银,衣止于绸绢。生四子三女,悉自 , 曰:“饥人之子,以哺吾子,是诚何心哉?”诚斋父子,视金玉如粪土。诚斋将漕江东,有俸给仅万 , 留库中,弃之而归。东山五羊,以俸钱七千缗代下户输租。其家采橡土阶,如田舍翁,三世无增饰。东山病且死,无衣衾,适广西赵季仁馈缬绢数端。东山曰:“此贤者之赐也,衾材无忧矣。”史良叔庐陵,官满来访。入其门,升其堂,目之所见,无非可敬可仰、可师可法者,所得多矣,因命画工图之而去。诚斋、东山清介绝俗,固皆得之天资,而妇道母仪所助亦已多矣。

    (节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诚斋夫人》)

    注:①杨伯子:杨长孺字伯子,号东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东山守吴兴A夫人B尝于郡圃C种苎D躬纺缉E以为衣F时G年H盖八十有余矣。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湖州守”“守庐陵”及“帅五羊”“广西帅”中的二“守”字、二“帅”字,其用法均不同。 B . 长物,意为“多余的东西”,其含义与成语“一无长物”“身无长物”中“长物”均不相同。 C . 乳,意为“喂奶、哺育”,其含义与用法与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乳二世”的“乳”字相同。 D . 缗,与《水浒传》“一贯钱”的“贯”、《红楼梦》“一吊钱”的“吊”,均指成串的千文铜钱。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长孺在被罢免浙东庾节一职后,借辞行之机,在画上题诗明志,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意愿。 B . 杨长孺平生敝屣钱财,但临终时,并未拒绝赵季仁所赠的丝绸,他以为这是“贤者之赐也”。 C . 作者认为,杨万里、杨长孺父子二人处世清正耿直,部分是天性使然,部分是受罗夫人影响。 D . 材料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主要人物杨长孺、罗夫人,次要人物史良叔等形象皆鲜明生动。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郡之士相与肖像,祠于学宫。

      ②饥人之子,以哺吾子,是诚何心哉?

    5. (5) 作者评价“诚斋、东山清介绝俗”,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杨长孺“清介绝俗”的表现。
  • 4.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老樵

    【宋】吕南公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疲鳖。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纳樵收值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以问句开篇,避免了平铺直叙;老人“鬓垂雪”的特点呼应诗题中的“老”字。 B . 全诗以老樵口吻叙事,叙述中充满感情;各事件叙述以时空变化为顺序,条理清晰。 C . 诗中善用对比手法,老樵与街东少年的对比,突出了老樵的卑微特点及卖樵的艰辛。 D . 诗中的细节描写,如少年的“厉声唤”、老樵的“退听言”等,增强了叙述的生动性。
    2. (2) 前人认为末句“病妇倚门待朝爨”是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其中“平等”“公正”思想、“诚信”“友善”观念分别可以从《礼记·礼运》中的“ ,”找到源头,
    2. (2)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诗经》“”,其旨趣与孔子曾评价《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大致相同,都称赏《诗经》的中和之美。
    3. (3) 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纯用名词组接,意象绵密、画面感强,别具风味,类似的名句还有“”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多人生来就会行走,但未必“懂得”行走。我们每每行走,都只是途经,对身边的事物经常 ① 。没有抬头看过每天都经过的树木,叶子早已大片泛黄,更没低头发现原来雨天的落叶也会打滑;没留意每天都勿勿跨过的水洼,偶尔也会倒映着美丽的天空,更别说观察到为此而羁绊的老人

    对大多数生活在城市内的人而言,匆匆赶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沿途的风景似乎很难吸引赶路者的目光,始终缠绕他们心间的是尚未完成或即将来临的工作。此时,行走并未真正发生,法国作家弗里德里克·格鲁在《论行走》一书中如此定义行走:它不是单纯的散步,它能给人带来滞缓的自由……人们可以自由出行、闲连,任凭思绪 ② 

    对赶路者来说,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时,他们也许才能真正迎来一天中难得的行走时间,不必再争分夺秒地追赶疾驰而过的公交车、地铁,可以选择放慢步调,去发现周围,去捕捉那些一闪而逝的瞬间。

    也就是在此时,赶路者才成了行者,他们才能发现,上班途中模糊的街景渐渐有了具体形状,周围房子的大小、新旧程度等各有不同,绿化带中的花草种类以及颜色也 ③ 。有些行者甚至有了闲情逸致去默记汽车的车牌号码或车型等,也开始有机会审视自己的内心。

    1. (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加点的“我们”,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双碳战略,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B . 面对胡搅蛮缠的大壮,微微说:“你怎么不讲理,让我们怎么办?” C . 遛娃时,小胖奶奶跟小花奶奶介绍说:“我们三岁,你们呢?” D . 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为我们是学生。”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3) 文段划线句子中“美丽的天空”和“为此而羁绊的老人”两个短语有特别的用意,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7.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地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替你们总答一句吧:“    ①    。”你在学校里头学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那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能成个人还是个问题。

    人类心理,    ②    。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知、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个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知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    ③     , 情育要教导人不忧,意育要教导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地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根据下列“演讲稿评价量表”,从“内容”与“语言”中任选一个角度,为以上演讲稿写一段点评,不少于50字。

      演讲稿评价量表

      评价角度

      具体标准

      文本内容

      体现时代精神,价值取向正确,观点鲜明

      社会现象或问题分析深入透彻

      事实、论述与观点逻辑清晰、严密

      事实概况准确、内容丰富、事例典型生动

      文本语言

      语言表达针对性鲜明

      语言简洁通俗,修辞使用得当,有较强感染力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提到人们在“放慢步调,去发现周围”的时候,“赶路者才成了行者”。在当今时代,我们有时会歌颂不为沿途风景所惑、专心奔赴目标的赶路者,有时又赞美享受滞缓的自由、发现身边美丑的行者。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