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类型 | 考古发现 |
大型墓 | 墓坑长3米上下、宽2米多。使用木棺。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木器,玉或石制的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 |
中型墓 | 墓坑长、宽尺寸略小于大型墓。使用木棺。一般随葬成组陶器、木器和玉、石器,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猪下颌骨数个至数十个 |
小型墓 | 墓坑小而狭长,一般长2米,宽0.5米左右。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 |
①推动经济发展 ②促进社会稳定
③消除割据隐患 ④致使国力强盛
①再次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推动华夏认同观念开始产生
③创立了影响深远的行省制度 ④对西藏和台湾行使管理职能
时间 | 人口数量 |
明朝初期 | 7000万以上 |
明朝后期 | 15000万左右 |
①《本草纲目》 ②《九章算术》 ③《梦溪笔谈》 ④《千金方》
| 不平等条约 | 解释 |
A | 《南京条约》 |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B | 《北京条约》 | 促使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C | 《马关条约》 | 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D | 《辛丑条约》 |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一 | 《四洲志》《海国图志》 |
二 | 《资政新篇》 |
三 |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
①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②中国社会有了统一的人民政府
③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 ④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①中华民族进行了全民族抗战 ②国共两党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
③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 ④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①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②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选举
③中共代表团参加重庆谈判 ④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中美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③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 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④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儒家经典)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他经常在清微堂、苑堂给群臣讲经,或亲临皇宗学“亲问博士经义”,即使在巡察、征伐途中,也同大臣在车上谈经论典,不肯停辍。489年,孝文帝立孔庙于京师;492年,改称孔子为文圣尼父;495年,孝文帝亲祠孔子庙。孝文帝敬重大臣刘芳的儒学功底,主动与之联姻;一代大儒高允博通经史,多年参与孝文帝的军机大事,晚年还为孝文帝议定律令,因此常受孝文帝的赏赐与恩惠。
——摘编自李世龙、刘惟《北魏孝文帝治国思想述论》
史料 | ① | ② |
亮欲都燕,先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至于阔狭修短,曲画其数,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以修之。 ——《日下旧闻考》 | ||
说明 | 《日下旧闻考》是乾隆年间编纂的有关北京史的书籍。材料大意是: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想迁都燕京(今北京),先派遣画工详细绘制北宋都城东京的图样,要求左相张浩等人按照图样修建都城。 | 1990年,在北京丰台区右安门外发现的金中都南城垣水关遗址,考古研究证实其结构特点与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的规定要求基本一致。《营造法式》是一部北宋官方颁布的有关建筑营造规范的书籍。 |
1938年7月,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举行大规模的抗战一周年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武汉各界民众对献金的反应十分热烈。短短5天内,参加献金的达50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100万元。“来献金的人中,有工厂的工人,有郊区的农民,有船员,还有人力车夫、店员、小贩,甚至还有乞丐”。“乞丐教养所全体乞丐绝食一日,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献。这些感人的事例真是成千上万!劳苦大众捐献的这一点一滴的血汗钱,这不是钱,是他们对敌人的仇恨,是对胜利的希望!”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序号 | 意义非凡的“第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史事) |
① |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改革开放一声春雷。小岗村被誉为“农村改革第一村” |
② |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第一个经济特区 |
③ | 1980年,卖纽扣的19岁温州姑娘章华妹,如愿以偿地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 |
④ | 1987年,美国快餐公司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 |
——摘编自吴颖《40年改革开放之路,40个意义非凡的“第一”》
变法 | 史籍记载 | 释文 |
李悝变法 (魏国) |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 封赏有功劳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
商鞅变法 (秦国) |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在战场立功的人,都可以获得爵位;王族宗亲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名册 |
乐毅变法 (燕国) |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着处之 | 不把禄赏私馈给亲近之人,应授给功劳多的人;不把官职交付给宠幸之人,应让有能力的人来担任 |
唐朝三省的职权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施行。中书省由中书舍人掌起草命令,中书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种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也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发下,但舍人仍可以第二次、第三次退回,除非君主罢免他的职务,否则,还是拒绝起草。中书舍人把命令草成后,必须经过门下省的审读,审读通过,由给事中(门下省专掌封驳的官员)签名副署,才行下到尚书省施行。如被封驳,则此事便当作罢论。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1912年3月5日,有人在《时报》上发表了以《新陈代谢》为题的文章,其中写道: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要求:确定总论点,选择两个不同类别的证据进行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