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古代遗存】
材料一 1958年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发现了“柳江人”化石。从体质特征判断,“柳江人”早于“山顶洞人”,为迄今在我国以至东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的代表。在同一洞穴里还发现箭猪、中国犀以及牛类和鹿类的骨骼化石和牙齿化石。 | 材料二 1971年在桂林恭城县加会的一座春秋晚期墓葬出土了一批青铜器, 计有鼎、编钟、戈、钱、剑三十余件。其中鼎、编钟等形制与纹饰都和同时期中原地区所出同类器物基本相同, 蛇斗蛙纹尊、靴形铺和扁茎剑等具有浓厚的南方少数民族风格。 |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王克荣《建国以来广西文物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广西与近代革命】
【广西与现代政策】
材料六
国家政策 | 与广西相关的内容 |
实行① | 1958年3月5日, 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 1965年,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
实行对外开放 | 1984年5月,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广西的城市②与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定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已建成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边境地区农村饮水工程等,平陆运河、南宁机场3号航站楼、广西北部湾石化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 |
—摘编自《广西新闻网》
材料一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当时的中国,唐继隋之后统一全国,历太宗、高宗等诸代的治世后,经济高度繁荣发达,文化空前隆盛辉煌……唐代文化之隆与对留学生待遇之厚, 自然对日本有强烈的吸引力。日本皇廷组织大型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节,以便更有效地学习,并随派大批留学生、留学僧,以便长期从事学习。
—摘编自池步洲《日本遣唐使简史》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走向沉沦,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兴起旨在学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以及旨在仿行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因而有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以彻底批判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摘自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