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莆田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6 浏览次数: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 1.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

    秦朝

    西汉

    隋唐

    宋朝

    明朝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废丞相设内阁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 .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 C .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D .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
  • 2.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相继爆发革命和战争,开启了创建现代民主政治的历程。现代民主政治与古代雅典为代表的古典民主有明显的区别(    )

    ①前者建立了民族国家,后者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②前者参与者为国家的成年公民,后者只限于本邦的成年男子

    ③前者以间接民主方式为主,多采用代议制、政党制,后者实行直接民主

    ④前者基础广泛,运行相对稳定,后者则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
    A .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 . 推翻君主制度 C .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D .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 4.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康有为因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而被学术界普遍认为采用“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推动戊戌维新运动。但在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发现康有为著有《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等史料,并在上述著作中提倡仿效外国变法。上述史料意在强调(   )
    A . 康有为只是采用“托古改制”推进改革 B . 康有为推动改革的方式包含“仿洋改制” C . 戊戌维新运动的合理性 D . 戊戊维新运动成功的必然性
  • 5.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夏商周:世袭→秦: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科举制。下列选项中,有关选拔官员的标准与以上选官制度按顺序搭配正确的是(  )
    A . 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 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 血缘→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 . 血缘→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6. (2024高三上·天水期中) 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
    A . 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 . 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 . 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 . 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 7.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官制度逐渐形成,它“纯粹的职业性……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更换部长的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这表明,西方文官制度(   )
    A . 推动政治与管理分离 B . 有利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C . 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 . 完善三权分立制衡体制
  • 8.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隋唐政府为解决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打击门阀士族特权,实行科举制;英国为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实施文官制度。1905年,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实行学堂选官制和留学生选官制。这说明(   )
    A . 选官制改革解决了社会现实问题   B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选官制改革 C . 统治危机是改革官制的重要原因  D . 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
  • 9.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下列礼法的先后顺序是(   )

    ①子产“铸刑书”    ②《吕氏乡约》    ③《永徽律疏》    ④《圣谕广训》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①③④
  • 10.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 .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 11.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西方国家的文官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    )
    A . 不搞“政治中立” B . 坚持正当利益至上 C . 坚持服务于民 D . 奉行党管干部
  • 12.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历代中央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②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3.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为了维持国际社会的秩序,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列有关国际法的发展史实错误的是(   )
    A . 荷兰人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 . 维也纳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 . 《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 《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 14.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这几张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

    A . 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 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 C . 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D . 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
  • 15.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的三次建交高潮。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阶段

    时间

    外交特征

    第一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主要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第二次

    1956--1965年

    主要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

    第三次

    20世纪70年代

    主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A . 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 B . 中国外交理念不断调整 C . 资本主义国家走向衰落 D . 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16.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构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中最能体现美国占优势的是(     )
    A . 美国召集世界主要强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B . 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由美国人担任 C . 只有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D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总部均在美国
  • 17.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20世纪4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继建立,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对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除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B . 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C . 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 . 向各国贷款,促进了各国经济恢复
  • 18.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材料评述的是(   )
    A . 两税法 B . 租调制 C . 均田制 D . 租庸调制
  • 19.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明初,农民多以粮食等实物形式交纳赋税,禄米在官俸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正统元年(1436年),政府首先在江南地区尝试以货币取代实物缴纳赋税,后被逐渐推广;与之相应,官员的俸禄则不再发放粮食等实物,而代之以货币。这一举措(  )
    A .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 . 解决了明朝的财政危机 C . 减少了官员的腐化现象 D .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20.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图中方框①②③内应填写的分别是(    )

    A . 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B . 均田制、租调制、两税法 C . 两税法、租庸调制、租调制 D . 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 21.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采取单方面宣告关税自主的政策,并陆续公布若干法令,大幅度提高了现行税率。但是,英、日等国一致反对新税,甚至表示将不惜武力对付中方。8月29日,外交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宣布上述法令暂缓实行,唯宣称自9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政策仍然维持有效,上述博弈( )
    A . 引发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 . 体现国民政府独裁统治的实质 C . 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D . 推动国民政府实施“改订新约”
  • 22.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隋文帝统一后,大力整理户籍,目的是增加中央直接控制的人丁。583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即派遣官吏,将户籍档案与本人体貌核对。如有不实,地方官吏要将其流配还乡,核查结果新编户籍164万人。同时还实行“输籍法”,即定户等上下,规定应纳税额,写成簿籍。这些措施实施的目的是( )
    A . 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B . 选拔有才德的人为官 C . 加强民族地区管辖 D . 开凿大运河发展交通
  • 23.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古代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以下①②③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 . 编户齐民、大索貌阅、黄册 B . 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户客户 C . 大索貌阅、编户齐民、主户客户 D . 大索貌阅、编户齐民、户贴制度
  • 24.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英国“高税收、高支出、高福利”的福利国家体系的弊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益显露。20世纪70年代,社会福利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9.4%,直接导致了国债总额滚雪球似地迅速增大。此外,一旦最低收入有了保障,最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供给,对福利的依赖性使得吃大锅饭的想滋长起来,从而引起经济效率的损失。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建成福利国家不利于经济发展 B . 福利政策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C . 英国的福利支出完全依赖政府 D . 完善的福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25.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中西方的政治文明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邑,议席得到重新分配。这场改革为城市工商业阶层与农村富裕农民规定了10英镑财产资格选举权,使选民人数增加。不过新增加的选民绝大多数为中等阶级,……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基础,……

    ——选自齐世荣、钱乘且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三   第六十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第九十七条   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第一百条   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1. (1) 根据材料一“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唐朝、明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的表现。
  • 26.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19世纪,在“政党分赃制”的影响下,官吏的任用是以党派为基础,从而造成官吏队伍不稳定,政府工作混乱,政策缺乏连续性。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斯坦顿父子在《一个驻中国大使权威记录》和《关于中国的杂记》中对中国政府官吏选拔的种种描述,在英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此期间,随着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民国时期建立的文官制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但是和古代的科举制相比,开放性要小。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中的考试与任用在实际上是相互脱轨的,无法实现所有的文官都经由考试合格才任用的设想,不乏任人唯亲的现象存在。由于民国时期的军治和党治色彩浓烈,经过一般程序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入职后还要进行学习,薪金远要比非考试合格途径上来的待遇低,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对知识分子的吸引。虽然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孙中山先生设立的考试独立权、任用制度,具有开创性,可以被视为我国近代文官制度之开端。虽然在当时特定社会背景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但是在之后到南京国民政府也是得到相应的体现,如建立的一整套文官制度,有效促进当时的行政管理活动。

    ——摘编自刘桂君《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
三、开放性试题
  • 27. (2023高二上·莆田期末) 阅读下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中国”,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 

    实业救国 

    八国联军侵华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试从上表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并运用所选的三个关键词对自拟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所拟论题主题立意明确;列出所选的准确关键词;阐述关键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