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2024-2025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54分,每小题3分)
  • 1.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

    秦朝

    西汉

    隋唐

    宋朝

    明朝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废丞相设内阁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 . 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 C .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D . 体现了皇权加强的趋势
  • 2.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春秋中叶,南方的楚国灭其北部小国,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由贵族担任,但并不是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后来西方的秦国也推行县制,北方晋国的卿大夫甚至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这说明当时(     )
    A .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 B . 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 . 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 . 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
  • 3.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古代雅典城邦机构中,主要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而古代罗马共和国机构中,也同样出现了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此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 古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B . 古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
    C . 执政官数量不同 D . 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 4.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吾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侍卫)。以上材料说明(     )
    A . 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 B . 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 C . 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 D . 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
  • 5.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
    A .   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B . 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 . 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 D . 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 6.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古罗马人在票决制度上创立了双重多数制,其精神是:一个决定,不仅应获得多数人的赞成,而且也应获得多数地方的赞成,这样就避免了赞成者过分地集中在某些地区,也保障了人数较少地区的政治参与度。这种精神(     )
    A . 使罗马的民主政治臻于完备 B . 保障了罗马法向万民法过渡 C . 体现了联邦制和共和制原则 D . 影响了近代欧美的票选制度
  • 7.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固邦本”是张居正实施社会改革的主体思想之一,他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高。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稿以资商,则商病。”“故……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张居正的这一思想(       )
    A . 改变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 B . 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C . 主张减轻商税推动经济发展 D . 注重解决民生问题
  • 8.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19世纪后半期,英国各政党间为了争夺选票,力图在下院中占据多数席位,加强了对党员的纪律要求,以致出现了“即使是多数党的议员也不是其政党的主人,而是它的奴仆”。各政党加强纪律要求,主要是基于(     )
    A . 议会至上的原则被改变 B . 内阁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C . 政党之间矛盾得到缓和 D . 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9.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我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 .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 10.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以农抗会和妇抗会等群众组织为基础的现代行政体系在敌后根据地出现,并成为乡村社会新的权力中心,在此基础上,1941年前后地方政权建设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这一现象(     )
    A . 影响了中国传统乡村面貌和发展方向 B . 成为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建设的开始 C . 体现了新的乡村政权建设在全国展开 D . 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11.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
    A . 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B . 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 . 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 .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 12.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议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中国国民党书》中又明确提出要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这一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变化 B . 中国革命新道路成功开辟 C . 中共政权建设趋于成熟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3.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民国初期,孙中山令法制局拟定《任官令》《文官考试令》《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等法规草案,对文官的类别、考试机构、考试种类、考试科目、考试方式、任用资格、任用方式等都做了具体规定。这些措施(     )
    A . 避免了近代官员的腐败行为 B . 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基础 C . 保障民主共和政体持续发展 D . 使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得以建立
  • 14.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19世纪90年代末,日本驻华大使馆的书记官中岛雄称:“现在的北京政府……建条铁路就动辄要去占卜风水;敕议很久,才能下定决心办采矿等实务……像这样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进的行为,其结果只能导向政变蜂起的穷途末路。”这可用于说明(     )
    A .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B . 晚清政府革新举措的滞后性 C . 清廷举办洋务新政的紧迫性 D . 近代中国变革活动的冒进性
  • 15.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A . 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 . 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 . 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 . 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 16.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其前身为1986年5月成立、后在1993年12月改名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这说明(    )
    A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B .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C .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 . 机构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调整优化
  • 17.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古代罗马法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料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木料;凡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说明古代罗马法( )
    A . 对侵权行为具有理性化认识 B . 掺杂着习惯法的残余 C . 具备了现代法律的属性特征 D .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 18.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要求“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宣帝的做法旨在(   )
    A . 完善选官制度 B . 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C . 建立监察体系 D . 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46分)
  • 19.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朝中后期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内阁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主要作用。

  • 20.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律疏议》中的量刑原则                                                                                                                                                 

    原则

    内容

    尊长卑幼相犯

    尊长犯卑幼者减免,卑幼犯尊长者加重

    夫、妻妾相犯

    夫犯妻妾者减免,妻妾犯夫者加重

    良贱相犯

    凡下犯上递加一等,上犯下递减一等

    主奴相犯

    原则上相用父祖子孙相犯之例,主犯奴减免,奴犯主加重

    ——摘编自李放《法学问题集解》

    材料二:公元 5世纪晚期,各日耳曼王国在教会“智人”的协助下纷纷编撰成文法典,史称“蛮族法典”。公元643年编定的《伦巴第(日耳曼人建立的封建王国)法典》规定,凡罗马人与伦巴第人之间发生争讼时,一律适用伦巴第法;而在罗马人自身之间发生争讼时,则适用罗马法。8世纪该法典进行了重大的法律改革,主要内容是:(1)在序文中引用圣经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2)尊奉教皇为全世界宗教界的领袖,承认教会的释奴权力和方式具有法律效力;(3)采用罗马法和教会法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规范。 

    ——张学仁《浅谈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的融合》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量刑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蛮族法典”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律与罗马法在中古东西方社会发展中的共同地位。
  • 21.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古代东西方的法律

    材料一   中国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一些重要的法律思想。管仲认为:“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在推行变法时,商鞅宣布“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韩非强调“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因此“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务”。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法学》

    材料二   一般认为,罗马法基本精神中包含了私法本位、自然法思想、契约自由、所有权保障等观念。具有悠远历史的罗马法形成了较为全面、成熟、深刻的思想与体系,因而其成型的法律理论为其他国家所称道并延续,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理所当然地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并改进。可以说,罗马法是当今现代民法的历史渊源,不仅有具体的法学理论、法律规则延续至今,一些总括性的原则、法理精神也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对许多国家均有深刻影响。

    ——摘编自李笑月等《民法典对罗马法的借鉴与回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先秦时期产生的重要法律思想。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先秦法律思想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异同点。
  • 22. (2024高二上·云溪月考) 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方式各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

    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为20619人

    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人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人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

    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人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材料二   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曾创造了许多世界选举史上闻所未闻的投票选举办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82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干部考试录用”的要求;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则标志着党政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录用制度的初步建立。当前,完善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面临着一些全新条件。社会公共政治生活与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多方面举措辩证结合,构成了推动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萧曙《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1. (1) 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变化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的选举方法。阐述改革开放后完善中国干部选任制度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