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石林县路美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4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 1.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阳春三月,来鸢都潍坊看看吧,____。喷薄而出的朝阳中,忽然绽放那么多风筝,____。他们有的是(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的京剧脸谱:红脸关羽,黑脸的包公……有的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造型:婀娜的嫦娥、多脚的蜈蚣、斑斓的蝴蝶……大章鱼那么多须尾,竟然也飞起来了(而/而且)越来越高,真是不可思议,云端的气流将鸢尾冲撞得抖抖颤颤,零散的小鸢在如盖的大鸢中间挤来挤去,____。忽然间听到一首深沉、醇厚的面子,像沂蒙小调,又似大海渔歌。仰头侧耳,曲子竟来自那些风筝,像是某一只的独奏,又像是集体的和鸣。在这里,总有一种情愫在簇拥着你,让你或心旷神怡,或心潮澎湃。

    1. (1)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脸谱         造型       喷而出(bò) B . (nuò)  斑斓       不可思议 C . 醇厚         鸣(hé)  抖抖颤颤 D . 情愫         簇拥        心潮澎(bài)
    2. (2) 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而 B .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而且 C . 入木三分   惟妙惟肖   而 D . 入木三分   绘声绘色   而且
    3.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整个天空一下子生动起来 ②有如月光周围环绕着的星星 

      ③所有的灿烂全开在天上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③① D . ③①②
    4.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全国要实现群体免疫,新冠疫苗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70%以上。 B . 在《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使全社会正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C . 我国确立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力。 D . 菜鸟驿站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快递员的派件效率。
  • 2.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B .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C . 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 . “伯”“仲”“叔”“季”分别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成语“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
  • 3.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知汝远来应有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2) 山舞银蛇, 。《沁园春  雪》
    3. (3)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关睢》)
    4. (4)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5. (5) 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诗人总把思乡怀人的情愫浸入词句中,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轻吟“”,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一声“”的感叹道出了无尽的孤寂愁苦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7~12题,共12分)
  • 4.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学习与探究

    为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1. (1) 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诚邀您的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 (2) 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 5.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下面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按先后顺序,有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称呼。 B . 草料场被烧之后,走投无路的林冲依照柴进的指点,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来到朱贵的酒店,投奔了梁山。 C . 鲁滨逊把从狗嘴里救下的小山羊,带回家饲养,驯养为家畜。后来羊群越来越多,不但随时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 D . 婚礼前夜,简·爱的婚纱被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给撕成碎片。然而,正如罗切斯特告诉她的一样,那不过是一个梦。
  • 6.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文中“胖大和尚”的名字叫。他打那两个公人的原因是

    1. (1)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

    2. (2) 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三、阅读(13~26题,共32分)
  • 8.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本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
    2. (2) 本诗观点不落窠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 9.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嗟夫!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①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

    ②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 , 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 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制中:居丧期间。②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③器:才干,指治国的才干。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斯人,吾谁与归  微:

      ③斋三日而   去:④豪杰自之审  知:

    2. (2)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3. (3) 范仲淹去世后,朝廷给他“文正”这个谥号。对于这件事,小宁和小乐有以下一番交流,请你从下面的两个小贴士中了解相关知识,结合文段补充完整他们的对话吧。

      小贴士一

      谥号是中国古代有较高身份地位的人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事迹,给出的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用来高度概括这个人物的生平,始于西周。

      小贴士二

      宋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都梦寐以求得到一个共同的谥号——文正。皇帝也不会把这谥号轻赐于人,历史上能得到该谥号的,大多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司马光、方孝孺等,人数较少。

      小宁:怪不得范仲淹的文集名叫《范文正公集》,原来“文正”是他的谥号,这谥号也真是太牛了!

      小乐:是啊!范仲淹在当时本来就是一个风云人物,影响力很大。你看,在《宋史·范仲淹传》中,史家就是用“①”这种褒扬性的称号来称呼他。

      小宁:察其一生所为,我觉得“文正”这个谥号正是时范仲淹济世治国的千秋功绩和“②”的高风亮节的表彰。

      小乐: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曾说过:中国历史上不乏许多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但两者兼有的,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国藩。

      小宁: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他眼中,范仲淹应该称得上是个“风流人物”了。

      小乐:的确,范仲淹在政务方面有卓越的才能,治理地方,成绩斐然。这可以从《宋史·范仲淹传》中的“③”看出来。

      小宁:其中还有“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这样的记述,恰好印证了他在《岳阳楼记》中说的那句话“④”,可见他的思想品行能受到全天下的推崇与认可,被赠谥号“文正”,是名副其实的。

    4. (4) 读孟子的这句话,结合【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有学者说,范仲淹的忧乐思想不仅是对孟子忧乐思想的继承,更是一种发展。请简要说说二者的异同。

  • 10.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古人如何点灯

    础德

    点灯点的是何物?说起中国古代的照明工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油灯。《楚辞》中有“兰膏明烛,华容备些”之句,说明战国时代就有油灯。当时油灯的燃料是动物油脂,原材料有限,注定只能为少数人享用。就像匡衡、车胤、孙康这些好学却穷得点不起灯的人,只能靠各种奇葩办法来照明,为自己换取夜里读书时间,如匡衡“凿壁偷光”蹭邻家灯火;车胤用纱布做口袋捕捉萤火虫来聚光照明;孙康借雪的反光来读书。

    普通百姓点灯燃不起动物油脂,用的是植物做的灯芯,取材较为广泛。汉代以前是点柴禾照明。到了汉代,灯芯大都是麻秸等硬纤维。《齐民要术》里提到过“苴麻子”是“捣治作烛”的材料。古代名著《儒林外史》中的明代吝啬鬼严监生临死都不忘提醒家人: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浪费啦!可见到了明代还是燃灯草芯。

    为了节省照明费,老百姓开始追求“省油灯”。这种灯出现在宋代,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灯盏里放水,灯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灯体传递到水中,水受热蒸发,从而将热量带走,灯盏的温度和灯油蒸发的速率也因此降低,以此达到省油的目的。

    (摘自“参考网”,有删改)

    【材料二】

    灯彩,民间也叫“花灯”,是人们在喜庆节日寓意吉祥的装饰品,特别是每年元宵时节,孩子们提着七禽六畜各种图案和形状的传统花灯,欢腾着,跳跃着,光与火,新奇与欢欣,给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和文化氛围。

    扬州灯彩多以小巧玲珑见长,色彩艳而不俗,形式有宫灯、折灯、走马灯、动物灯、花卉灯等,造型优美,灿烂多姿。扬州的传统花灯式样繁多,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久负盛名。

    1972年,扬州首创“孔雀开屏灯”“金鱼吐泡灯”,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

    1992年,中央电视台与扬州市政府联合在河北涿州唐城外景基地举办了“扬州灯会”,送展的10组大型彩灯和千盏各式宫灯,把唐城装点得灿烂辉煌。“琼花仙子”“霓裳羽衣舞”等大型组灯,以传统的“精、巧、细、活”绝技,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给灯会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观者人山人海。

    在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扬州灯彩就榜上有名。

    (根据“百度百科”改写)

    【材料三】

    灯不仅是照明工具,灯在出现不久后就成为灯俗文化的寓意载体。一盏盏灯的光焰将人类历史进程的漫漫长夜照明,也寄托了人们祈子、祈福、祈寿、祈财的美好愿望和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并世代传袭。

    灯俗文化源于对火的崇拜。原始人发现了火之后,由火能驱赶凶禽猛兽继而认为火能驱赶一切妖魔鬼怪,相沿成习,形成了举火驱鬼的风俗,后来逐渐演变成千秋万代传承不绝的灯俗。

    灯俗不仅具有驱赶一切妖魔鬼怪的远古文化内涵,在发展过程中人们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周代,“镫”与“登”通用。“登”为谷物登场,又引申为上升、增加、增添,人们取“灯”“登”谐音喻五谷丰登。“丁”为成年男子,“灯”与“丁”谐音,人们为灯赋予“纳吉添丁”“人丁兴旺”的民俗寓意。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灯俗仪式成为平民百姓乃至达官贵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灯俗仪式数千年来在人生礼仪、年节时令中熠熠生辉,彰显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

    (选自李贵龙《灯火阑珊话灯俗》,有删改)

    1. (1) 材料一按照顺序主要说明了
    2. (2) 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根据材料二、三中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对话。

      小江:现代科技已经使传统的灯具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灯俗文化也会随之而消亡。

      你:小江,我认为你的观点不正确。灯俗文化不会消亡,因为:

    4.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就扬州灯彩的价值谈谈它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 11.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 (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 (2) 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 (3) 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①“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 (4) 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四、作文(40分)
  • 12. (2024九下·云南开学考)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汪国真)

    请以《给我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够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二:采撷一段奋斗的时光

    要求:

    ①任选一题目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