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
②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④在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材料一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摆,“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
——檀新林《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二
A B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300年。
材料二:“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贞观政要》
唐太宗说“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材料三:她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她的统治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