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物 | 酸 | 碱 | 盐 |
A. | CuO | HNO3 | Na2CO3 | NaCl |
B. | Na2SO4 | H2O | NaOH | HCl |
C. | CO2 | NaOH | H2CO3 | NH4Cl |
D. | Fe2O3 | H2SO4 | Ca(OH)2 | Na2CO3 |
A.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 B.物质的组成与结松 |
①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②小苏打是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①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②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
C.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 D.化学与社会实践 |
①用酒精浸泡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 ②食用醋、厨房洗洁精两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①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 ②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
A.物质的分类 |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①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②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
C.“低碳经济”的措施 | D.用“化学”眼光分析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教科书循环使用 |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用适量的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二氧化碳是由(填粒子名称)构成的。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回答问题。向充满CO2的软矿泉水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旋紧瓶塞后充分振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软矿泉水瓶收缩变瘪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
回答下列问题:
i.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ii.实验室制取CO2 , 应选择图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iii.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 , 应选择图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制氧机工作时发生了两步反应。
第一步: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第二步: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
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
【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 | 、 | 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
方案二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有H2SO4 , 猜想二正确 |
【评价与反思】
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硫酸铜)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
目前世界上80%的原生铜是使用火法冶炼生产。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炼铜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i.粉碎辉铜矿的目的是。
ii.吹炼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iii.火法炼铜工艺的烟气制酸系统能减缓的环境问题是。
i.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生物炼铜技术逐渐兴起。其中反应之一为 , X的化学式为。
ii.火法炼铜和生物炼铜环境负荷对比数据如表所示,由表中信息可知,“生物炼铜”的优点有(写1条即可)。
冶炼方法 | 能耗 | 温室效应CO2/kg | 酸化效应SO2/kg | |
电力/kW·h | 煤/kg | |||
火法炼铜 | 8706.90 | 3656.24 | 10909.29 | 79.04 |
生物炼铜 | 3915.14 | 1402.22 | 4090.57 | 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