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1 /11.1 过秦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1《过秦论》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蒙故业,因遗策 B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 .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 . 百有余年矣
  • 2.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与“克勤克俭”的“克”字含义相同。 B .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与“同舟共济”的“济”字含义不同。 C .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与“欲盖弥彰”的“弥”字含义相同。 D . “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过秦论》)与“不可枚举”的“举”字含义不同。
二、情景默写
  • 3.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 (2) 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3. (3) 《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诫后人的句子是:“。”
  • 4. 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语句。
    1. (1) 贾谊《过秦论》中,“”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六国逃亡败兵被追杀后的惨烈景象。
    2. (2) 高适《燕歌行》中,“”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3. (3)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推许为“草写声音至文”,其中“”两句分别以声写声、以形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和优美动听。
    4. (4) 屈原为民生担忧,虽九死其犹未悔。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亦言只要自己的著作能够传遍天下,那么“”也不后悔。
    5. (5) 《礼记·礼运》,“”两句旨在说明理想社会要能够推举贤能,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6. (6)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一句用日月作比喻,表明屈原志趣的高洁。
三、选择题组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叫陈爱莲,明年我就80岁了。我今年还在跳“林黛玉”,明年也会继续跳。我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1959年,北京舞蹈学校邀请苏联舞蹈专家古雪夫排演舞剧《鱼美人》,所以我古典舞和芭蕾舞功底都不错而被选中当女主角。《鱼美人》的演出大获成功,我也____。

    舞蹈是我的生命,我的信仰。我为舞蹈而生,愿为祖国的舞蹈事业献身。所以,我才能成为____的时代“弄潮儿”,建舞蹈艺术团,办舞蹈学校,把民族舞蹈带到全国各地,为祖国培养了上千名舞蹈专业人才。

    我对舞蹈事业的发展也格外挂心。我们有非常优秀的年轻演员,他们的技术非常棒,但需警惕思想上的不良倾向:一种是____,只看到西方舞蹈的好,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缺乏认识,甚至认为“古典舞是死亡的艺术”;一种是过分标新立异,一味“为新而新”而成了“怪”。我们谈发展,谈创新,(    )。尽管我已倾其所有,但毕竟____,希望能有更多有识之士一起再续中国舞蹈事业的辉煌。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北京舞蹈学校邀请苏联舞蹈专家古雪夫排演舞剧《鱼美人》,所以我古典舞和芭蕾舞功底都不错而被选中当女主角。 B . 北京舞蹈学校任命苏联舞蹈专家古雪夫排演舞剧《鱼美人》,我因为古典舞和芭蕾舞功底都不错而被选中当女主角。 C . 北京舞蹈学校邀请苏联舞蹈专家古雪夫排演舞剧《鱼美人》,我因为古典舞和芭蕾舞功底都不错而被选中当女主角。 D . 北京舞蹈学校邀请苏联舞蹈专家古雪夫排演舞剧《鱼美人》,我因为被选中当女主角而古典舞和芭蕾舞功底都不错。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都要在传承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 . 在传承基础之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C . 应把传承作为基础,否则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 都要建立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举成名  敢作敢当  自甘堕落  爱莫能助 B . 一举成名  敢为人先  妄自菲薄  力有不逮 C . 一飞冲天  敢为人先  自甘堕落  力有不逮 D . 一飞冲天  敢作敢当  妄自菲薄  爱莫能助
四、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强凌弱,众暴 , 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 , 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而以盛德天下,天下息矣。

    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无度天下多事不能纪 , 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 B .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 C .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 D .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各反其乡里”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两句中的“反”字含义相同。 B . “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与“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C . “而以盛德与天下”与“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 D . “而天下苦之”与“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两句中的“苦”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称帝,天下士人顺服,百姓也希望能够安身活命,诚心拥护皇帝;如果秦始皇此时实行仁政,天下可以稳定。 B . 秦始皇贪婪卑鄙,抛弃王道,焚毁诗书,实行严刑酷法,以残暴苛政来治理天下。秦二世即位后,天下的百姓期盼他能改变政策。 C . 文中对比了秦始皇和秦二世治国策略的不同,指出秦二世不救济贫困,受刑罚的人很多,臣民人人自危,最终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D . 古代圣王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致力于使他们安定,这样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无人响应,所以说处于安定的人民可行仁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诸侯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②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临武君与孙卿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节选自《荀子·议兵》)

    材料二:

    太宗曰:“分合为变者,奇正安在?”靖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分合所出,惟孙武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太宗曰:“吴术若何?”靖曰:“臣请略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向。起曰:‘使贱而勇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一坐一起,奔北不追,则敌有谋矣。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臣谓吴术大率多此类,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太宗曰:“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亦奇正之谓乎?”靖曰:“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尔。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释】①孙卿子:即荀子,名况,字卿。②造父,相传他为助周穆王平乱,驭马载周穆王自西王母处返回,日行千里。③靖:即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贱A而勇者B前C击D锋E始F交而北G北而勿罚H观I敌进取。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卿子”中的“子”是古代对士大夫的通称,“卿舅”中的“卿”是君主对臣子的爱称。 B . 路,通假字,同“露”,《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一句中也有通假字。 C . 非,本文是违背之意,与《论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非”意思相同。 D . 言,谈论,议论,与《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除了要得到天时地利,用兵还要善于观察敌方的动向。 B . 荀子不认同临武君的观点,他认为用兵的要领在于善于依附百姓,正如后羿射中微小目标需要借助协调的弓箭。 C . 面对唐太宗用兵的奇正表现在哪里的询问,李靖回答说善于用兵的人,处处将正兵与奇兵相结合,令敌方无法判断。 D . 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他觉得舅舅从来不懂得奇正相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②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

    5. (5) 对孙、吴的用兵之道,临武君和李靖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仅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曾子曰:“身也者父母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战!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 , 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谓也!”

    材料二:

    记曰:“舜见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臣主,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则父之处家也苦;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哉焉?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而天下之。” 

    (节选自《韩非子·忠孝》)

    【注释】①瞽瞍:舜父名。②造(cù)焉:同“蹩”,局促不安的样子。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身也A者B父母遗C体也D行父母之E遗体F敢G不H敬乎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即“殁”,指去世,与贾谊《过秦论》中“始皇既没”的“没”词义相同。 B . 之,助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夫子之谓也”的“之”用法相同。 C . 危,危险,与李白《蜀道难》中“危乎高哉”的“危”词义相同。 D . 贤,形容词意动用法,与韩愈《师说》中“其贤不及孔子”中的“贤”用法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子认为,“孝”从高到低可以依次分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等级,他自己只是做到“能养”这个等级。 B . 在曾子看来,“仁”“礼”“义”“信”“强”都和“孝”有关,一个人遵循孝道就可以获得快乐,反之则会受到责罚。 C . 曾子认为,父母逝世后,子女能做到不给他们带来坏的名声,就是善始善终地遵守孝道,这是为人子女最难做到的。 D . 因为当时天下形势危急,所以舜在面对父亲瞽瞍的朝见时,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孔子认为舜不该有这样的表现。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②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

    5. (5) 曾子和韩非子对“孝”的内涵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五、非选择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