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高州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10-14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默写古诗文。
    1. (1) 人有悲欢离合 , 。( 苏轼《水调歌头》)
    2. (2)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3)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4. (4) 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运用典故曲折地表达诗人对当今最高统治者不满情绪的诗句是?
    5. (5) 李白在《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写出诗人仍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6. (6) 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 中描写琅琊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2.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2. (2) 不愿意他们都如闺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zì suī   而生活。
    3. (3) 否则,鸠占鹊巢,lǐ dài táo jiāng,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走 。
    4. (4)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3.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只有细读、精读剧本,领悟其精髓,才能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B .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 科学使人深刻:凡是所学,皆是性格。 C . 多数人对吃已经提不起兴致,面对丰盛的美味,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D . 谷爱凌似乎对自己的成绩胸有成竹 , 她跳完后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 4.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B . 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 .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 .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 5.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书法小组出示了一幅作品,请你根据要求回答。

      上图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对书法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幅楷书作品,笔圆含方、笔路清晰、架构方正。 B . 这幅草书作品,结构简单、勾画相连、笔势流畅。 C . 这幅行书作品,结构规整,点画顾盼、轻灵随度。 D . 这幅行书作品,笔力苍劲、结构严谨、字体方正。
    2. (2) 任务二: 根据对联常识,从以下短语中选择正确的短语,并组合成下图对联的下联。

      春花  春雨  春山  似画  润木  争艳  斜风妍磨  点秀江山 自叶至根

      上联:秋 月 照 人 如 镜 临 水      下联:     

    3. (3) 任务三:《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先生从青年到晚年的近五十首诗歌,请根据以下诗句的提示写出具体诗作名称。

      作    品

      诗    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4. (4) 任务四:王明读了《艾青诗选》中的《向太阳》这首诗,他打算把这首诗从“太阳”这一意象的角度,推荐给同学们阅读,请你帮他简要地写一下推荐的理由。
二、阅读(40分)
  • 6.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 (1) 解释下列句于中的加点词。

      ①余拏一小舟 ②拥衣炉火

      ③湖中焉得有此人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7.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乙】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①,出举②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 , 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注释】①十二牧,方三人: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②出举:外出考察。③君:诸侯国君。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有讼而失职者 ②有贤才而不

    2.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朕 之 政 教 有 不 得 者 与 何 其 所 临 之 民 有 饥 寒 而 不 得 衣 食 者 有 狱 讼 而 失 职 者

    3. (3) 请从文中概括四条治国之道。
  • 8.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中华酒文化起源于酒的酿造。民间对酒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如大禹时仪狄酿酒、夏朝时杜康酿酒等。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酿酒历史起码超过了4000年:商代出现了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技术,先秦时期出现了利用活性微生物的酿酒法,汉代发明了制曲技术,唐宋开始酿造果酒和药酒,元代用蒸馏法酿制烧酒,明清时期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

    ②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仪就很重要。酒礼是酒行为中体现贵贱、尊卑、长幼及不同场合特点的礼仪规范。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洒酒于地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最后仰杯而尽。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客人之间也可互敬;敬酒以三杯为度,还要说敬酒辞,敬者和被敬者都要“避席”起立。

    ③中华古国是酒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从宫廷到民间,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成为精神生活的需要。酒是中国文人经常吟咏的题材,借酒劝世、消愁、韬晦、傲世放浪、表现名士风流成为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大典都要献酒诵诗,唐朝在乡试饮酒礼中要诵《鹿鸣》之诗(称为“鹿鸣宴”);《诗经》中有40多篇诗与酒相关,陶渊明的诗有一半谈到酒,杜甫诗中说到饮酒的有300多首;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成为千古名句,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广为传诵;白居易在微醉中写成名作《琵琶行》,苏轼中秋节大醉后写下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中国诗酒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传诵至今的佳话,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酒文化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宁做烂泥塘里自由摆尾的乌龟,不做受人束缚的千里马。追求精神绝对自由,忘却名利和荣辱,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精髓。

    【材料三】

    酒文化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中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酒在发挥其强大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包括酒后滋事、酒后驾车造成的安全事故等社会问题以及酒依赖、酒精肝、胎儿酒精综合症等医学问题。当前中国酒文化存在两大弊端:

    一是片面追求历史悠久。酿酒历史被推上神坛,似乎无古不香。有的企业借助名人效应,有的依托出土文物,有的寻找古籍记载,有的甚至杜撰神话故事。时代在进步,酿酒工艺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古人酿的酒其实未必比今天更香。

    二是一醉方休的饮酒方式。“不醉不归”成为了当今民间酒席上的主流思想,致使过量饮酒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伤害了饮酒者的身体,也滋生了醉酒闹事的现象。

    【材料四】

    注:上述数据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6日—2月1日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巨量算数)

    1. (1) 对以上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酿酒历史虽久,但在商代之前是不可能出现酒的。 B . 诗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充分证明中国酒文化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C . “不醉不归”的饮酒方式违背中国传统酒礼和“精神自由”的酒文化精髓。 D . 百度、抖音、头条三大指数榜单中没有具体数据,但都以数据统计为基础。
    2. (2) 请依据【材料四】中的图片信息,从整体和广东两个角度各写一条结论。
    3. (3) 综合以上几则材料,请概括出四条中国酒文化的基本特征。
  • 9.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招 手

    彭程

    ①这两年间,我心中最舒坦的一件事,是和年逾古稀的父母做了邻居。他们和我住在同一小区,同一幢楼,相邻的单元里。走一个来回,包括上下电梯,只需五分钟。

    ②十多年前的冬末,他们从三百公里外的冀东南小城迁到北京,去年夏初,又从三十公里外的郊区小镇,迁到我居住的三环边的小区里。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能够就近照顾他们,是我们兄妹的共同心愿。

    ③转眼一年过半,我并没有照料他们什么,倒是总受到他们的呵护。骤雨来袭,再不用担心出门时窗户大敞,因为他们会及时过来关上;晚上回家,餐桌上经常摆放着母亲做好送过来的吃食——包子或炒饼,茄夹或馅饼,温乎乎的,像童年记忆中,母亲抚摸我脸颊的那双手。

    ④有父母在身边,我内心的幸福滋长得茂盛。

    ⑤刚搬来时,他们说:“这下好了,你们晚上别开伙,就来我这边吃吧。”很快,他们就失望了——儿子媳妇都忙,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到了周末,我们才能凑在一起吃上一两顿饭。为了这一两顿饭,母亲会提前很久做准备。

    ⑥虽然不是每天都去父母家,但每天我都能和他们相见,用的是当初谁也没有想到的方式——招手。

    ⑦他们和我,父母和儿子,每天清晨,一方在院子里,一方在房间里,隔着几十米的距离,相互招手。这个动作,成了每天的固定节目。

    ⑧父母有早起散步的习惯。一年多来,除了冬季,在其他三个季节,每天早晨他们都会定时出门。六点多钟,我走进厨房,张罗简单的早餐。从窗边向下张望,多半就会看到父母已经在楼下的小花园里散步了。花园是被几幢楼围起来的一个椭圆形空间,不大,尽在我的视野中。通常,母亲走在前面,目光平视,父亲跟在后面十几米处,佝偻着腰,看着地面。但每当面对我所在的这幢楼时,他们都会抬起头来,向着我家这扇窗户张望。

    ⑨我知道他们在等我,于是我伸出手,朝他们挥动。

    ⑩不记得第一次招手是怎样发生的,但自从有了第一次,便每天如此,成了习惯。

    ⑪这样大约过了一个月,有一天早晨,我忽然萌生一个孩童般的念头。他们在半个小时的散步时间里,每次走到面对我家窗边的位置时,都一如既往地抬头望着,一共五六次。但我没有像以往那样,伸出手去跟他们打招呼。最后两次,他们停下脚步,望着这儿,议论着什么。我知道他们在说怎么没见到儿子。他们向东边走,要回自己住的单元里去了,在二三十米长的路上,他们还不时地停下脚步,身体扭转过来,仰头朝我这边望。

    ⑫没过几分钟,电话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她问:“今天怎么没看见你,没有听说你要出差啊,是不是生病了,哪里不舒服?”

    ⑬我心里掠过一丝疼痛。我觉察到,我的游戏中有一种孩童般的顽劣。

    ⑭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进厨房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窗边,拉开纱窗,伸出胳膊向他们招手,然后才开始准备早餐。

    ⑮这样,招手对我而言便有了一种仪式感。做完这个动作,我才会感到心中踏实,这一天的开始也就仿佛被祝福过,变得明亮且温暖。对父母而言,这个动作的意义更大。当脚步日渐迈向生命的边缘时,亲情也日益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

    ⑯我把这当作是冥冥中的一种赐予。招手,父母和儿女之间,血脉和骨肉之间,呼唤和应答,自然而然,但又意味深长。

    ⑰父亲和母亲,一位七十八岁,一位七十五岁。

    ⑱父母的长寿,让我欣慰;父母的衰老,让我忐忑。每当看到一些耄耋之年甚至期颐之年的老人身体康健,精神矍铄,不论是否相识我都为之欢欣。潜意识中,我总是把父母的未来和这些老人的现状相叠加。但亲友或同事家老人的猝然离世,又时时提醒我,命运无从测度、难以掌控,不情愿发生的事情照样可能发生。

    ⑲我只能叨念,希望在他们体力衰弱的诸多表现中,在那些动作变得迟缓、脚步变得蹒珊、目光变得浑浊的表现之前,不要加上一个“更”字。那些一点点剥夺他们尊严的伎俩,那些让我们心里的疼痛一寸寸累积的东西,虽然终归要来临,但请来得迟一些,再迟一些吧。

    ⑳我自认为是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但到了如今的年龄,有时却希望,真的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灵,那样我会向他祈祷——

    ㉑请你保持这一幕,让我和父母,永远能够像今天这样,相互招手。请将这一幕,固定成永恒的风景。

    (选自《读者》 2021年第17期,有改动)

    1. (1) 阅读全文,概括“我”和父母做邻居,是“心中最舒坦的一件事”的原因。
    2. (2)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在二三十米长的路上,他们还不时地停下脚步,身体扭转过来,仰头朝我这边望。(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我觉察到,我的游戏中有一种孩童般的顽劣。(从加点词的角度)

    3.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4. (4)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为什么?
三、作文(50分)
  • 10. (2023九上·广东期中考)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叶,没有团结的意识,构不成一树的绿荫;

        叶,每一次离开枝头,都做好了化作春泥的决心;

        叶,经过风雨的洗礼,长出成熟的标志;

        叶,没有蜂蝶的迷恋,依然展示自己的美丽……

        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或体验呢?学校举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主题征文活动,请你结合这首小诗,写一篇文章投稿。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