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历...

更新时间:2025-01-03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三上·丰城月考) 西周初期,“王家”指周王个人的家庭(排除那些已建立宗族的周王兄弟)及维持其财产的管理系统,与“王朝国家”(指中央政府官员体制)均代表周王进行运作。西周后期,“王家”与“王朝国家”分离,“王朝国家”逐渐获得“自我决定的运行体系的特点”。这一变化( )
    A . 反映出集权体制下的局部调整 B . 推动了周王朝的官僚化进程 C . 淡化了权力分配与血缘的关系 D . 表明人文精神促进理性行政
  • 2.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将儒家言及的祥瑞、灾异、谴告等“奇迹”进行考论,指出“雷者,太阳之激气也,何以明之?”“薏苡”“燕卵”等根本不能生人,乃“异类殊性”。据此可知,王充( )
    A .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 . 倡导多元化的治国思想 C . 主张天人观念应因时发展 D . 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 3.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不同于魏晋时期民间私铸“土钱”的多样式,唐朝尤其是开元通宝发行后,私钱完全仿照官钱铸造,“公铸者号官炉钱……富商往往藏之,以易江淮私铸者”。这一现象表明( )
    A . 货币铸造逐渐走向规范化 B . 官私手工业技艺存在差异 C . 货币与国家认同密切相关 D . 政府的经济管控能力增强
  • 4.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唐朝,“客户”是指离开原住地、迁往他乡的客籍户,依照本籍户的七、八、九等户标准纳税;北宋前期,“客户”专指无常产者,不直接承担差役和力役,而代由主户承担。这一变化( )
    A . 表明地区间的贫富差距缩小 B . 折射出赋役制度趋于货币化 C . 削弱了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 D . 适应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
  • 5.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巡抚初设之时,主“安抚”天下军民而非主“监察”,“事毕复命,即或停遣”;而明中叶,为适应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这一新的力量对比变化,巡抚成为介于行省与三司之间新的省级军政长官,明代走出“三司”时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地方政权运行的集权化趋势 B . 行政权与监察权相结合 C . 行省制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 D . 社会主导力量出现下沉
  • 6.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19世纪50年代,原先产棉布甚少的云南洋纱排挤土纱比洋布排挤土布的现象更突出,且云南存在尚多的闲散劳动力,致使“本省制棉”也“转售外人”,永昌的五色绵和采帛、丽江的氆氇、东川的苗锦等一时间声名鹊起。这说明当时云南地区( )
    A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快 B . 近代化因素助推传统经济发展 C . 自然经济的解体程度较低 D . 洋布排挤土布受制于原料成本
  • 7.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有学者指出,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与日本首相谈及中国此次变法“生不逢时”“贵邦三十年前,外患未亟,其大忧仅在内讧”时,实际上他们忘了与险恶的国际形势有关的另一种因素,这一因素与当时“山东城乡街谈大抵天灭洋人”“康党实乃卖国奸贼”密不可分。据此可知,该学者强调的“另一种因素”反映了(   )
    A . 思想变革时机尚不成熟 B . 变法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C .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D . 民众非理性的排外情绪
  • 8.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1915年反日运动的中心口号是“救国”“勿忘国耻”,五四运动则以如何拯救山东为核心议题。而“五卅”本是一桩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见涉外惨案,但却以“亡人”危机为口号,掀起了比之前两者规模更大、参与阶层更广的“集体行动”。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B . 民主革命任务发生改变 C . 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D . 革命领导阶级走向成熟
  • 9.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下面是漫画家汪子美1946年11月创作的漫画《如此互惠》。该漫画折射出( )

    A . 国民政府成为美国侵华工具 B . 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 C . 美国与中国经济依存度增强 D . 美元体系的霸权主义本质
  • 10.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下面是1949~1957年中国政务院(国务院)受理信访情况统计图(单位:个)。这一情况表明( )

    A . 惩治官员腐败已成为立国之本 B . 扩大新生政权的执政基础是党的工作重点 C . 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贯彻与坚持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11. (2024高二下·岳阳期末) 苏格拉底与好友克里同争辩是否应越狱时指出,“不要太顾虑大众的意见”,“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与我们对什么是正义的、值得过的生活达成的协议”。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
    A . 强调自由与美德的崇高价值 B . 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精神 C . 主张政治精英管理国家事务 D . 批判直接民主的非正义性
  • 12.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12世纪,德国一个规模约4.3平方英里的城镇,服务着大约三四十个农场、村庄,“滞销的”肉类、水果、羊毛、木材成为市镇最重要的商品,而“无所事事的”农民也进入城市作坊、行会中从事皮具、衣物的生产。这反映出( )
    A . 农民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B . 城乡联系增强推动产销发展 C . 城市商贸范围和规模拓展 D . 经济发展动力出现根本转向
  • 13.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18世纪初,英国民众每年把大量资金预支给政府作为战争开支,议会承诺对战争款项进行长期监督,确保其“未被官僚及王室擅用”,并按时向公众通报款项用途,英国逐渐摆脱战争筹款困境。这主要得益于( )
    A . 议会支配着政府的财政权力 B .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 商品输出促进社会财富积累 D . 宪政制度维护了政府的信用
  • 14.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与北美之间的制成品贸易情况。这说明当时( )

    A . 欧洲大陆均势格局被打破 B . 工业化促使贸易失衡加剧 C . 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根源 D . 传统霸权仍占据优势地位
  • 15.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1940年起,如何保障和平的讨论在欧洲多国展开,其中“国家主权是战争的根源,只有成立一个共同的联邦才能避免战争”“英法联合!创立一种两国共同的公民身份,执行共同的殖民地政策,以及在政治上推进两国议会的共同决策”的倡议得到了众多社会人士的认可。这些倡议( )
    A . 为战后西欧联合提供舆论支撑 B . 印证欧洲内部利益日渐趋同 C .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 旨在巩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6.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的贸易从原来高额关税政策逐渐向“非关税”政策倾斜。1989年,美国以“未能充分有效地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拒绝那些依靠知识产权的美国公司进入市场”为理由,将25个国家和地区列入观察名单,对其贸易进行审查。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贸易保护主义趋于衰退 B . 经济全球化主导国际关系 C . 国际竞争呈现出新趋势 D . 国际经济缺乏制度化规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 17.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因“现当整齐币制之际,亟赖设有银行,为推行枢纽……采择其紧要诸端,参以中国情形”,于是自1905年起,政府特设户部银行作为国家银行,户部作为直接管理者,后发展为大清银行。1928年,中央银行行长呈请财政部创办中央银行,强调这是“贯彻钱币革命,以解决财政问题”、解决“关款存放”问题和紧急情况下调剂金融的需要。同年11月,中央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财政部长宋子文兼任中央银行总裁。1934年,政府明确规定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部分职能,即中央银行对存储银行存款设保管库并予之担保。而由于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国有银行始终履行着中央银行在货币监管、金融监督等方面的职能。

    ——摘编自常雪峰《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13年,美联储正式成立,其根本目标是维持金融稳定,通过提高贴现率来缓解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以应对19世纪末以来商业银行破产倒闭风潮。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直属于国会并对国会负责,银行领导层人事也由国会任命,独立于政府,直接保证了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间的适当距离。1935年《银行法》修订了《联邦储备法》,要求美联储在考虑“国家总体信贷状况”的情况下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并广泛听取工商、金融等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对国际金融形势进行评估、预测,拟定货币政策预案。大萧条时期,高失业率引发美国经济社会动荡,美联储对金融稳定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维持充分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摘编自边卫红《美国中央银行制度演进及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近代中国,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不同之处,并谈谈其对现代中国银行发展的启示。
  • 18.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公,西周开国元勋,被封为辅相,不论军政大事还是疑难小事,周武王都找他商量。唐以前统治者多奉行“周孔之道”,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文献中周公形象的研究统计。

    ——摘编自李佳庚《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围绕“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 19.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学界持续关注了人民政协制度,下面是国外学者关于人民政协制度的研究情况及研究视角。

    ·新中国成立初期:预测政协的影响,辨析新中国与苏联在国家形势上的异同。

    美国学者施泰纳认为中共建政之初,出于迫切巩固革命时期形成统战同盟的需要,人民政协被看作“临时权力机关”,主要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中潜在的同盟力量以扩大新政权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强调中国政治发展的本土特征,强调田野调查和第一手资料在中国研究中的重要性。

    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政党代表性,象征着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人民政协具有强烈的政治(社会)精英代表性;人民政协具有一定的新兴社会阶层代表性。

    ·21世纪以来:对中国政治制度及其韧性进行讨论,对人民政协的研究呈现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浙江省温岭市自发产生的“民主恳谈会”这一民主形式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华裔学者何包钢就曾提出,温岭基层乡村的协商民主实验是否能够影响顶层的“两会”制度设计。

    ——摘编自金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学界关于中国人民政协制度研究的演进》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人民政协制度为何能引起国外学界的持续关注?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看待国外学术界对中国人民政协制度的认识。
  • 20.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普里格诉宾州案的争辩

    1842年,奴隶主普里格因抓捕一个逃亡奴隶,向宾夕法尼亚州地方法院申请相关证明文件,但该州法院以《1826年宾夕法尼亚州反绑架案》中禁止将黑人视为奴隶强制带离本州的条款为由,拒绝受理该案件。于是普里格在没有求助进一步司法程序的情况下便将逃奴带回本州,因而引发诉讼。

    这个案件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时,最高法院法官分歧很大,判决书上最后写了7个法官的意见,斯托利法官最后宣读判决结果。

    斯托利法官:联邦宪法中“保证奴隶主追捕奴隶或重新获得他的奴隶的权利,在蓄奴州的地方法中,这些奴隶是被当作财产看待的”的原则,是需要自由州承认的一个普通法原则,追捕逃奴的管辖权完全建立在联邦最高权威的基础之上。

    麦克林法官:黑人不是财产,而是具有人格的自然人,联邦政府要求自由州交出逃亡奴隶的行为无疑会干涉到自由州的内政,对于州出台的限制奴隶主追捕逃奴的规定应予以大力支持。

     尼法官:自由州没有权力出台法律限制奴隶主追捕逃奴,出于礼让条款,自由州有义务尊重蓄奴州的法律,补充联邦政府对奴隶主权利的保护。

    ——摘编自宋云伟《美国内战前联邦制因素对奴隶制相关案件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里格诉宾州案中法官争辩的焦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普里格诉宾州案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