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顺天 | 北直隶 | 南直隶 | 浙江 | 江西 | 湖广 | 福建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陕西 | 四川 | 广东 | 云南 | 贵州 | 广西 |
课税司 | 1 | 5 | 10 | 12 | 13 | 12 | 8 | 8 | 4 | 8 | 10 | 4 | 4 | 8 | 1 | 4 |
课税局 | 9 | 6 | 58 | 46 | 19 | 14 | 15 | 36 | 7 | 8 | 16 | 6 | 1 | 2 | 3 | 1 |
范围 | 高速铁路里程(公里) | 面积(万平方公里) | 高速铁路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
东北 | 3712 | 79 | 47 |
东部 | 11543 | 92 | 125 |
中部 | 9966 | 103 | 97 |
西部 | 8589 | 688 | 12 |
图1
材料一
波斯帝国的交通网络由主要城市之间的御道和连接各地方村镇的普通道路组成。御道作为交通网络的主要干线,沿途所建驿站的位置均保持相等的距离,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传递信件,优质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使得军队等大型往来人员均可通行。普通道路往往较为狭窄,沿途所建驿站的位置并不等距,很难在暴雨等极端天气过后保持畅通。无论是御道还是普通道路,波斯帝国都会定期派巡查员检查道路情况,清理路面上倒塌的树木和其他妨碍正常通行的因素。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民间商人开放,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文件中一般会标明出行人数、目的地以及人员车马在驿站中所得补给的种类和数量,有时还会特别标注该许可文件在旅途往返均可使用。
——摘编自李智《从苏美尔到波斯: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水陆站共计1500处左右。驿站以大都为中心,沿着几条交通干线,一直通达各边疆地区。忽必烈统治时期,在蒙古帝国驿站的基础之上,在全国范围之内实行驿站制度,以元大都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贯通东西、南北的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过往的使臣或传递情报者持圣旨令牌可换乘铺马。元朝的驿站具有为元朝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商业、宗教、文化服务的多重功能。元朝的官员、王公、驸马,中外使臣均可利用驿站。元代的驿站制度,在合理的距离内,在适当的地点设立站点,通过一系列的站点将交通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驿站交通网络。元代除驿站、急递铺之外,还有运输货物的递运站,分为马运、水运和车运等不同交通方式。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驿站、客馆的建设及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
英国交通运输网络真正的发展是在17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国内经济活动日趋活跃,新的重型马车开始使用,对道路的要求有了迅速的提高,道路管理问题日益成为难题。166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即在某些道路上征收通行税的法令,此项税收款必须专用于道路工程。18世纪以后,英国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管理,并进行维修养护。信托公司的规模发展迅速,在约克郡就成立了125个信托公司,利兹收费公路的建设依靠12位有权益的商人。1750年,英国大约有500条收费公路,大部分主干线成了收费公路。1760~1774年间,议会通过了不少于452项有关道路建筑及其保养的法令。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881年11月,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建成,宣告中国第一条铁路诞生。1889年,清廷发布上谕,正式宣布政府兴建铁路,189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上海成立,通过对外借款,十年间修成多条铁路。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把在中国修筑铁路作为对华资本输出的重要目标和掠夺中国的主要手段。到1900年,西方列强攫取或强夺的铁路利权总里程达上万公里。同时,西方列强侵夺铁路沿线的经济利权。
——摘编自《中国近代铁路史》
材料三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材料一
1346年,金帐汗国的蒙古军队攻打克里米亚半岛的加法城。军中黑死病很快传到城内,大量市民死亡。幸存者纷纷外逃,疫情逐渐从商业中心意大利传向了整个欧洲大陆,进而让瘟疫大规模席卷英国。欧洲人口至少因此减少了三分之一,英国总人口的死亡率在30%~45%之间。为此,英国政府通过了专门的卫生立法,命令在大街上架起熊熊大火来净化空气并要求保持街道的清洁。1349年夏,英国政府颁布《劳工法令》,限制劳工外流和教徒朝圣,禁止大规模的集会。英国政府和教会合作,规定黑死病尸体必须掩埋,同时限制人群出入黑死病疫区。为保障民众对土地的占有权,使幸存者有田可耕,政府下令减免赋税。直到1440年黑死病才开始消退。
——摘编自刘黎:《中世纪英国政府对黑死病的反应及应对措施》
材料二
《1911年国民健康保险法》规定工人参保由工人、雇主和政府共同出资,参保工人可免费接受全科医生诊疗。二战期间,战时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的免费诊疗范围扩展适用于遭空袭的伤员、服务业人员、生产军需产品的工人、特定的慢性疾病患者,最终适用于战时所有行业的工人和其他需接受医院治疗的人。《1946年国民医疗服务法》强调卫生大臣有责任促进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据此建立了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了大区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机构管理,地方卫生当局负责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地方执行委员会负责全科医生服务管理。
——摘编自李鸻《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行政治理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许多蛰伏的传染性疾病一度肆虐,鼠疫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血吸虫病遍及长江以南所有省份。1949 年10月,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0—1953 年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强调群防群治。通过传媒界的政治动员和教育界、文艺界的防疫宣传,卫生防疫工作上升为全民政治运动,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全国城乡人口逐步上升。
——摘编自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
材料
下表是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学术界有以下的认识
学者 | 认识 |
张岱年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张岂之 | “人文”精神、“自然”精神、“会通”精神 |
方立天 | 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 |
刘刚纪 | 理性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应变精神、 |
姜汝真 | 人本精神、自强不息、和为贵、爱国精神、大一统思想 |
——摘编自俞祖华、赵慧峰《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研究述评》
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材料中任选一种看法,结合中国古代史,举出两条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并加以阐释。(要求:①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与其对应的史实;②阐释须包含所举史实的历史依据以及对该史实的评价;③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