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西湾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12-28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2024八下·中山月考) 默写古诗文。
    1. (1)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
    2. (2) 栽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3) ,参差披拂。
    4. (4) 气蒸云梦泽,,端居耻圣明。
    5. (5) ,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衿》)
    6. (6)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气势宏伟的“”叙述将别之时,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又用“”来表明不该因离别而伤感。
  • 2. (2024八下·中山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夏雨来时, 声势páng bó,轰轰烈烈
    2. (2)  只要是艺术的, 无论到哪里都会引起风的呼啸, 山的zhèn  hàn,江河的澎湃。
    3. (3)  乐曲旋律急促, 气势宏伟, 当推向高潮时, 又jiá rán ér  zhǐ,让人回味无穷
    4. (4)  老李此次看到这么多的出土文物, 不禁tàn  wēi  guān  zhǐ,立刻埋首研究。
  • 3. (2024八下·中山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她用并不宽低的脊背扛起了整个家,疲惫的眼神,龟裂的双手,是她辛勤操劳的结果。 B . 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 C . 老师一走进教室,刚才还在吵吵闹闹的现象,立刻销声匿迹 D . 我埋头读书,交友甚少,不人情世故。
  • 4. (2024八下·中山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把“增强”改为“提高”)

    B . 2022年年底国内全面放开疫情防控,使一些家庭出现药品暂时短缺现象,一场各尽所能的爱心接力在冬日里温暖传递。(删去“使”) C . “阳光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菜单",学校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

    (把“提供”改为“设置”)

    D . 这支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共击落敌机超过80多架,打破了敌机不可战胜的神话。(去掉“超过)
  • 5. (2024八下·中山月考) 我校八年级开展“阅读经典,浸润心灵”,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你所在的班级正在编辑“名人读书名盲”栏目,搜集了与读书有的名言,分成三个专栏,请为专栏C拟写一个小标题。

      专栏

      小标题

      名言

      专栏A

      明读书之法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门到。(朱熹)

      专栏B

      践读书之勤

      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专栏C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 (2) 任务二:“阅读经典,浸润心灵”好书分享活动将于学校礼堂举行,具体时间为5月6日上午10点。请你以活动策划人小西的名义向校领导徐主任写一封邀请函。

      (要求:格式准确,内容完整。)

    3. (3) 任务三:在好书分亨会上,小西和小外围绕《经典常谈》这本书展开了讨论,请你帮忙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西:《经典常谈》这本书我读过!它是① (作者)写的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内容丰富,共13篇,介绍了《周易》《史记》等经典,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小外:哇,那我也要找来读一读。可是内容这么丰富,你有推荐的部分吗?

      小西:像这种内容涉及面广的作品,我建议你先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去读。

      小外:我对汉字文化感兴趣,那就先从② (篇名)读起吧!……

    4. (4) 任务四:《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作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型和通俗性。读了《经典常谈》请结合本书内容,请你说说当代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
二、阅读(40分)
  • 6. (2024八下·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选近。逢桃花林,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帆,土地平旷,尽合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鸡火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逐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情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英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抹郁郁然儿女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溪行

      不知有汉

      病终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见四野禾苗油油/欣规往 B . 骑步行/屋俨然 C . 余顾而慕/有良田、美池、桑竹 D . 此一家之中/不足外人道也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5. (5) 【甲】【乙】两篇选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 7. (2024八下·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焦虑是当人感到自己某种重要的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出的扩散性的不安。它的典型特征是:模糊的、发散的、不确定的。模糊是指这种重要的价值往往是抽象的,比如别人的认可。扩散性是指当我们感到焦虑时,这种情绪经常性会扩散开来。焦虑可能开始于一件具体的事,但到了最后,我们会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痛苦。不确定是指焦虑并没有特定的针对的对象,它往往攻击的是我们人格的某个核心位置(比如尊严、价值感等。用直白的话来解释——“焦虑是源于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把握。”欲望和能力之间的过大差距,是我们产生焦虑的直接原因。因此,当面对焦虑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预期和现状之间的落差来消解焦虑。

    材料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收入减少、社交活动骤减、家庭亲子关系等诸多因素使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调查显示,焦虑高居心理健康问题首位,占比31.6%。

    事实上我们对焦虑这一情绪并不陌生,当面对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在心理上感到烦躁、担忧,乃至恐惧、害怕,这就是焦虑的表现。除此之外,焦虑还表现为行为上的回避和社会功能的减退,并伴有生理的紧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可以说,焦虑的本质是不能耐受各种不确定性。

    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这意味着焦虑也有多种类型:完成焦虑,因规划不当或缺乏自制力而未能完成固定任务,产生焦虑;定位焦虑,因和他人差距拉大且不知如何赶超而不断自我怀疑;选择焦虑,面临多个选择、多种方法、多个答案时举祺不定、手足无措;环境焦虑,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或生活环境面临许多生活烦恼,如上学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时的收入低等,因此而感到烦躁;难度焦虑,我们的大脑有严格的路径依赖,对不熟悉的事情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有些书就是难读,有些文章就是难写……越纠结越拖延,越拖延越焦虑。

    材料三:很多人将自己的不顺归因于焦虑情绪,归根结底是因为对焦虑缺乏积极性的科学认识。研究表明,在应激条件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

    焦虑的产生,作为一种警示信号,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它提醒着我们问题的存在。适度的焦虑可以充分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有利于主体应对各种应激源,提高做事效率。焦虑逼迫着我们去面对威胁和挑战,可以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敏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正视焦虑,理解焦虑,甚至利用焦虑,可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材料四: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的问题。那么,青少年如何避免被焦虑“包裹”?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合理推进计划,缩减預期和现状之间的落差;也可以适当做减法,如提前做完自己认为最紧要的部分,学会抓重点;还可以给自萨的奖励,减轻心理压力。除此之外,家人、朋友、集体往往也可以帮我们分担焦虑,轻松愉悦的交流可以带我们走出焦虑。

    如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筑牢防护屏障?需要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监测方案和干预预案,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家长沟通机制。在学生心理问题超出学校及家庭能力范围时,通过转介机制尽快转至专业心理健康机构进行诊疗、帮助康复。加大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投入和建设,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卫生健康部门联合研究建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学校到专业心理健康机构的转诊以及治疗恢复等一系列标准程序,指导相关工作。

    1. (1) 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当前的能力和预期之间产生较大差距是产生焦虑的直接原因。 B . 焦虑是所有心理健康问题中最严重的,常常表现为烦躁、担忧,乃至恐惧、害怕。 C . 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焦虑,化压力为动力。 D .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筑牢防护屏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2. (2) 小华常常抱怨自己,也常因一些小事产生焦虑,从而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请你结合材料二,劝说他正视焦虑。
    3. (3) 临近考试,焦虑的小华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求助::“老师,我的生物很差,马上就要学业水平测试了,每天抱着书本复习到深夜,还是完不成任务。现在十分焦虑,上课没有办法专心听课,晚上也会焦虑到失眠,请问我该怎么办?”请你根据材料二、材料四和小华的困惑,为他开一张心理处方,指出其“焦虑类型”并给出建议。
  • 8. (2024八下·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儿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吐 , 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地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1. (1) 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仿照示例,结合文章②至⑦段的内容概括。

      ①小时候,“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② ④

    2. (2) 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A .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从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B . 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从人物描写角度)
    3. (3) 从全文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
    4. (4) 本文以“母亲的刺绣时光”为题,有什么妙处?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三、作文(50分)
  • 9. (2024八下·中山月考) 礼物,可以传达情感,可以奖赏成功,可以纪念事物等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收到或送出礼物,这些礼物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

    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