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运用(29分)
  • 1. (2024·南海模拟)  默写古诗文。
    1. (1)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 (2)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3. (3) ,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 (4)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 (5)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6) 请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身在最高峰,

      下联:我来绝险处,要扶初日上微栏

    7. (7) 小艺画了一幅雁飞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有想好。小文认为可以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就很好。
  • 2. (2024·南海模拟)  唐代诗人王驾有诗写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诗句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都记载了我国重要传统民俗节日。两首诗都描写了节日的热闹氛围,表达了诗人之情。
  • 3. (2024·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阅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段探索灵魂的旅程。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阅读唐诗宋词,胸中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qián zī àn zhǎng;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烈____为国奉献,心中自然____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阅读经典散文,品味liú tǎng在心头的那一抹温情。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____不仅口齿生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péng pài能量。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qián zī àn zhǎng(     )  liú tǎng(     )  péng pài(     )

    2.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前赴后继 泛起 含英咀华 B . 前仆后继 涌起 含英咀华 C . 前仆后继 泛起 寻章摘句 D . 前赴后继 涌起 寻章摘句
    3. (3) 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身体和现实,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B . 阅读经典,不仅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而且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 C . 阅读经典,不仅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而且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 D . 阅读经典,不仅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而且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
  • 4. (2024·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2月3日7时3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简称“长二丙火箭”),成功将吉利星座02组卫星发射升空,11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二丙火箭有史以来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一次任务,刷新长二丙火箭一箭多星发射纪录。吉利星座02组卫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应用服务,通过融合通信、导航、遥感技术,在车规领域为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赋能。

    1. (1) 请为材料中的文字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 (2) 请紧扣长二丙火箭徽章的主体要素和寓意,拟写对中国航天的美好祝愿,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 5. (2024·南海模拟)  班级开展“发现名著里的科学精神”专题活动,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人物素描

    人物姓名

    阿龙纳斯

    科学精神

    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积极探索,求真务实

    典型事件

    他趴在地上,拿着放大镜,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蚂蚁的习性。

  • 6. (2024·南海模拟)  《海底两万里》和《西游记》都有神奇的想象,请结合名著分析其想象的不同之处。
二、阅读(41分)
  • 7. (2024·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而去之    寡助之    攻亲戚之所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3) 【乙】

      富弼知青州,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遣人持酒肉饭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选自《宋史·富弼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官廪/曾其所不能 B . 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是焉为大丈夫乎 C . 使即民所聚/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 . 仍书其/无案牍之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率 五 日 辄 遣 人 持 酒 肉 饭 糗 慰 藉 出 于 至 诚 人 人 为 尽 力

    5. (5) 【乙】文叙述的事例可以作为【甲】文的论据吗?请说明理由。
  • 8. (2024·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万家灯火,家人团坐,除夕看春晚已经成为国人欢度春节的新民俗。在艺术创作中赋予新的内涵,是今年春晚对“形”的创新。

    ②今年,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受邀设计《年锦图》,优美典雅、别具韵味。创演秀《年锦》通过歌曲+虚拟合成技术,展现东方美学的魅力。

    ③晚会的舞蹈节目将“形之美”体现得充满韵味。舞蹈《锦鲤》的演员们化身嬉戏的锦鲤四方游弋,舞台霎时成为一幅立体灵动的水彩画,天地间虽无一滴水,却处处流水盈盈,留白与写意相得益彰。“形”与“美”彼此呼应,构建出整体性的协调感,从意蕴、形态、技巧等多个层面继承弘扬了传统文化。

    (摘编自《以形寓神形神兼备——对龙年春晚“形神”的美学探析》)

    材料二:

    ①最近,一些民俗、年俗活动再度爆火出圈。广东潮汕被誉为“中华战舞”的潮汕英歌舞,与“小龙女”李若彤跨圈联动,在社交平台吸粉无数;大年初一,山东倾族而出、气势磅礴的磕头拜年,令人震撼;山西社火、广东舞狮也当仁不让,被网友催着“赶快上春晚”。这些民俗,不仅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其出圈爆火更离不开许多青年人的参与,推动民俗推陈出新,并赋予其网络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

    ②青年人对于传统民俗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应当与许多年轻人“年味越来越淡”的感叹,放到一个坐标系下进行思考。年轻人对于民俗的“再回首”,是在“感叹”完,对自身责任的“再认识”,对年味“火炬”的接续。

    ③摈弃民俗,年味又何处寻?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局限的进步主义思潮下,我们常常以对立框架扼杀了民俗与发展间的张力,而似乎忘却了,民俗恰恰是一场让我们获得自我、民族和文化认同的伟大仪式,也最抚慰远游游子的心。

    ④另一边,青年走向民俗的同时,不少新民俗、新年味也在走向青年。成都为迎接新年,推出了“1+16+N”系列城市活动,举办如跨年盛会、灯光秀、夜游锦江等一系列蕴含着巴蜀风味的新民俗,尤其是除夕夜,400余米的天府画卷铺展,科技含量满满的金色巨龙腾飞……巴蜀文化在新的技术表达中,悄然飞进了市民和游客的心底,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也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如此用心设计的活动,精心呈现的文化,让传统民俗在城市迎来全新的生命力,也为青年人参与民俗、创新民俗提供了空间。

    (摘编自《向民俗要一个寻回年味的答案》)

    材料三:

    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其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一份精心设计的节日作业,一次博物馆里的体验之旅,一场故居旧址的实地考察,都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浸润,激发文化传承的自觉。

    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创制新的育人场景,将传统文化巧妙嵌入其中,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这是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的新趋势。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环境,让古籍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也让传统文化之美直抵人心。未来,继续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打造更多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

    1. (1)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年锦》《锦鲤》等春晚节目,是“形”与“美”的呼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是对“形”的创新。 B . 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局限的进步主义思潮影响下,青年人以积极参与和创新的方式,表达对民俗的再认识。 C . 成都推出迎新年“1+16+N”系列城市活动,充分证明了传统民俗在创新表达中迎来了全新的生命力。 D . 运用短视频、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形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有效拓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时空。
    2. (2) 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3. (3) 同学小语认为看春晚和拜年过时无趣,不愿参与其中。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劝他积极参与。
  • 9. (2024·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鞋匠老单

    薛培政

    ①修鞋匠老单几时来镇子上的,没有人能说得清。

    ②老单不是本地人,又说一口浓重的方言,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只记得镇子西头老槐树下有个修鞋的摊点,摆在那里多年了,修鞋匠姓单,人们直呼他老单。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老单就准时出摊。

    ③在镇子上住久了,常听人说,老单这人不简单,话不多,但仁义。起先修一双鞋收个块儿八毛,如今顶多只收三五块钱,从来没有超过十块钱。

    ④别看老单粗手大脚,做起活儿来一针一线,那叫个仔细。这不,一中年妇女提来一只开了胶的劣质皮鞋。只见他往腿上铺一块垫布,把鞋放在腿上,先用抹布把开胶的地方擦干净,再拿起锉刀轻轻锉了两下 , 然后涂上胶水,用手按压了一阵子,诚恳地对顾客道:光粘胶不线,那不耐穿,过些日子还容易开裂。

    ⑤征得主人同意,老单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把钩针在蜡块上磨几下,又穿上粗线,沿着缝隙一针一针地缝了起来。修好这只鞋,又让其脱下脚上另一只鞋,翻着看了看说:“这只鞋也快开裂了,趁这会儿一块儿修修吧。”大夏天里,老单忙活得一头汗,一双鞋修下来,只收了顾客6块钱。待那顾客走后,挨着他卖针头线脑的老廖开腔了:“咦,你咋恁好说话哩?大热天忙活半晌,几块钱就给打发了?”

    ⑥“话不能那么说,看那顾客鞋上沾满的干泥巴,大概是进城卖菜的乡下人,挺不容易的,咱能帮就帮帮她吧。”望着他那副悯天怜人的表情,老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⑦草木枯荣,暑来寒往。几十年过去,老单仍孑然一身,每天出摊修鞋,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虽说没挣大钱,但要说没攒住钱,打死也没人相信。

    ⑧奇怪的是,他攒钱不买房子,也不置家产,仍住在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朴素。

    ⑨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

    ⑩按说老单这典型事迹早该见报上电视了,可他偏偏不喜欢那一套。前些年来过几拨记者,省里的、市里的,扛摄像机的、拿照相机的都有,他一句“没啥好说的”,就把人家打发走了。那年,镇里要上报他为道德模范,也被他婉拒了。

    ⑪见他如此这般,几个老友就纳闷儿了,不解地问他道:“你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善事,既不让媒体宣传,也不要荣誉加身,到底图啥哩?”

    ⑫他只是嘿嘿一笑,不解释,仍然每天出摊修鞋。

    ⑬去年底,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为他办理证件时,才揭开了这个谜。那天,因为要帮他填报个人信息,他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包东西,里面装着入伍登记表、退役军人证件和荣立军功的证书等资料。

    ⑭那一刻,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地问他道:“您咋选择隐姓埋名这么多年?”

    ⑮老单沉默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说道:“俺本是个孤儿,1970年参军到了基建工程兵某部,奉命挺进川藏公路腹地,参加大规模整治改建工程。那年夏天,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松动,大量碎石被山洪冲到公路上。我们赶赴抢险现场,正准备将路面碎石清理后疏导车辆通行,突然又有一股洪水裹挟山石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我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牺牲在了那片高原上。”

    ⑯讲到这里,老单已是泪眼婆娑。顿了顿,他又说道:“等服役期满后,俺没有再回原籍,就来到了班长的家乡,想替他尽孝。结果一打听,班长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俺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好让过命的战友情谊延续下去。”

    (有删改)

    1. (1) 请概括三件能体现老单“不简单”“仁义”的事件。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编辑选文时删掉了结尾段,和原文相比,哪个选择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原文结尾段:“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4. (4) 下面两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对《修鞋匠老单》这篇小说进行点评,请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①文章多处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②文章叙写凡人善行,立意高远。

三、作文(50分)
  • 10. (2024·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振”,是“汉语盘点2023”年度国内字。长路有险夷,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面对挑战时不失本心、遭遇风雨时行之不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当得起一个“振”字。过去的一年,你也一定有过不少当得起“振”字的时刻吧。

    请以“那一刻,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补充题目,要求包含关键词“振”;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