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1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武汉期中) 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 . 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 . 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 . 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D . 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 2. (2024·铁山模拟) 在近代中国一系列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救、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引思想,使中国逐渐融入近代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 . 完善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 B .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C . 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 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 3.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下面图片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    )

      

    A . 近代科技的发展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国共两党的合作 D . 渡江战役的盛况
  • 4. (2024·朝天模拟) 制作学习卡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关于学习卡中①所对应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C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5. (2024·市中区模拟) 五四运动发生时的政府是( )
    A . 清政府 B . 南京国民政府 C . 北洋军阀政府 D . 中华民国
  • 6. (2024九下·长春模拟)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 戊戌变法 C . 洋务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7. (2024八上·天水期末) 从1918年起,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李大钊 B . 陈独秀 C . 董必武 D . 周恩来
  • 8. (2023·郴州期中) 浙江嘉兴的南湖公园被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B . 新文化运动在这兴起。 C . 北伐军曾在这誓师 D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 9. (2023八上·洪江期中)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中共提出了(    )
    A . 民主革命纲领 B . 党的中心工作 C . 抗日民主政权 D . 工农武装割据
  • 10. (2023八上·红河月考) 1920年7月,一些日本议员针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留日学生问题,在向国会提出的《关于中华民国留日学生之质询书》中说:“来日之中华民国留学生们归国之后,多成为排日论者……对此现状,政府将采何种方针?”由以上材料可见,五四运动(    )
    A . 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 B . 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 C . 引发了留日学生的归国浪潮 D . 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
  • 11. (2024·阿坝模拟) 民国初年,倡导新思想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到1920年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列强侵略的加剧 B . 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C . 政府政策的转变 D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12. (2023八上·双流期末)  1918年,汉语有了“她”字,“她”字诞生的背景是( )
    A .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 戊戌变法的实施 C . 新文化运动发展 D . 农民运动的兴起
  • 13. (2023八上·成都期末) 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它们都坚持(   )
    A . 三民主义 B . 君主立宪 C . 反帝反封建 D . 人民民主
  • 14. (2024·六盘水模拟) 下侧示意图反映出五四运动(  )
    A . 是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主力的爱国运动 B . 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C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 . 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 15. 1920年,先进的知识分子陆续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等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工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这些刊物的创办( )
    A .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 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 .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 .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 16. (2023八上·廉江月考) 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主题是( ) 

    A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D . 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 17. (2023八上·江城期末)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言:“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这段话中“种种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为(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图强 C . 实业救国 D . 民主科学
  • 18. (2024九下·嘉祥模拟) 五四运动前夕,我国产业工人有200万人左右,手工业及店员工人有1000万左右,1912-1919年举行的罢工有130多次。这表明当时( )
    A . 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B . 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 . 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D . 发动工人运动成为中共中心任务
  • 19. (2023八上·梅县区期末) 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不是仅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地区,而是全国性的。据此可知,五四运动时期( )
    A . 运动中心不变 B . 斗争对象改变 C . 斗争任务改变 D . 群众普遍觉醒
  • 20. (2024八上·大埔期末) 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
    A . 民主科学精神 B . 爱国主义精神 C . 民主法治精神 D . 民主革命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郴州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 (1) 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 22. (2023·郴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 ,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 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 陈独秀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 (1) 请分别举出材料一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说说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胜利果实被谁窃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