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英语中“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colere”则源自拉丁文的动词“colo”“colere”“colui”“cultum”,词的意思包括栽培、培养、驯养、耕种等。由此推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开始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春秋战国时代
  • 2. (2024九下·天祝模拟) 据《战国策·秦策》载:秦“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此策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    )
    A . 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B . 发展了秦国的农业经济 C .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D . 秦国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3. (2024九下·深圳月考) 据学者启功考证,在秦帝国存在的短短十余年里,作为一种钦定文字,一种官方意志的产物,秦小篆大体只用于一些朝廷的重要场合,如泰山祭天刻石等,从未在民间普及,民间流行的是一种更加简化的俗体即隶书。该学者认为(   )
    A . 秦朝统一文字政治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B . 隶书在秦朝的官方文书中广泛使用 C . 秦朝统一文字没有实际社会使用价值 D . 文字的使用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 4. (2024九下·凉州模拟)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
    A . 官渡之战战场遗址 B . 《三国演义》 C . 《资治通鉴》 D . 三国吴简
  • 5. (2024九下·岚山模拟) 如表是《唐以后河北、浙江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格所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北宋

    河北

    13

    1

    2

    3

    浙江

    3

    3

    20

    20

    A . 科举的影响力遍及中国南北 B . 江南经济发展促进文教兴盛 C . 北方地区经济地位急剧衰退 D . 政治重心往南转移趋势明显
  • 6. (2024九下·深圳月考) 传统节日是中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下列资料可反映出(   )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既有寄托思念故乡和亲人之情,也有祈盼丰收和幸福之意,是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

    A . 传统节日的起源 B . 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 C . 传统习俗的变化 D . 社会习俗具有的娱乐性
  • 7. (2024九下·银川模拟) 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637年初刊时不受士大夫待见,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造成上述科技成果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是(   )
    A . 研究的领域不同 B . 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 C . 生活的时代不同 D . 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 8. (2024八上·昌平期中) 1853年,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指出:“天下为一家,既无差别之分,焉有主从之分。”1861年,太平天国官员蒙时雍驳斥并拒绝了“凡挂有英国旗的船只,得自由航行江上”的要求。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
    A . 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B . 具有成熟的近代外交理念 C .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 D . 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 9. (2024八上·泸县月考)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2、3亿美元,此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据此判断,当时( )
    A . 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B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C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 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 10. (2024九下·深圳月考) 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 . 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 . 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 . 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 11. (2024九下·石家庄模拟) 一战结束后,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仅1919—1920年间就有20批近2000名学生赴法,在他们经历过求工不得、欲学不能、生活无靠、中法反动势力压迫后,让他们开始反思,曾经敬仰的法国也无真正自由平等可言。这(   )
    A . 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B . 加速了北洋军阀统治的瓦解 C . 促进留学中心的转移 D . 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12. (2024九下·深圳月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变更(见图),其主要依据是(   )

    A . 地主阶级剥削程度 B . 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C . 执政党的政治需要 D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 13. (2024九下·武威模拟)   1941年9月,苏联对面包、糖和糖果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城市居民分为有不同食品定额的个群体,其中航空、化工、煤炭、石油、电力、冶金行业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比普通标准中的工人类别拥有较高的定量。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 .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B . 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C . 计划经济体制更加巩固 D .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危急
  • 14. (2024九下·深圳月考)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 15. (2024九下·深圳月考) 下列三幅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了(   )

    A . 人类面临的挑战 B . 世界的安全问题 C . 激烈的地区冲突 D . 全球的生态问题
二、综合题
  • 16. (2024九下·深圳月考)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形成到巩固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初三年级历史协会举办“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古与今”学术沙龙,以下是部分学习材料,请你参与学习并完成任务。

    【文物解读】

    材料一:

                                           

                                                                           

                                                        

                                     

    【知识梳理】

    材料二: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简表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①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立于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续表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于西汉

    ①实行刺史制度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完善于隋唐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加强于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于元朝

    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②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于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八股取士

    衰败于晚清

    ①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②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分出现

    【读书卡片】

    材料三:

                                                                                       

    辛亥革命革命使古老的中国由封建“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成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它使过去以汉族为中心、以“夷夏之别”来构成民族级差序列的古代民族转化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且在制度与宪法方面完成了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的转型。——郭姝娅在《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及民族观的影响》

    【史料研读】

    材料四: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激发起中国人民最激烈的抗争。战争的苦难使得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并且在抗战过程中塑造出宝贵的财富,在民族精神、政治智慧、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这不仅保障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且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三三制”的制度原则,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1941年后还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5个回民自治乡和1个蒙民自治区陕甘宁边区。

    ——摘编自朱金春《抗战历史遗产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1. (1) 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选择材料一中任意一项文物,结合相关史实,为它写一段解说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该政治制度的名称,并说明该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是如何“推动古代国家、民族向近代国家、民族转型的?”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分角度说明抗日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丰富遗产有哪些?(角度和史实注意一一对应)
三、论述题
  • 17. (2024九下·深圳月考)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硝烟弥漫】

    材料一:1945年7月从美国传来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这时远东的日本继意、德投降之后依然顽强抵抗,不肯无条件投降,……直到9月2日日本政府于美国“密苏里”号上签订正式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苏永旭《试论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分庭抗礼】

    材料二: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共同发展】

    材料三: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走向未来】

    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1922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1928—1937年

    苏联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50年代

    新独立的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1991年

    苏联解体

    2010年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1. (1) 小历同学认为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发挥重要作用,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持有怎样的心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有这种心态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战后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具体的举措是什么?这个“让人心动的选项”有何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围绕“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提出一个观点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