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隰则有泮 | 以湿地有界反衬男子心意无常 | 《诗经》 | 西周至春秋 | 现实主义 |
B. | 夕揽洲之宿莽 | 借草木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 | 屈原 | 战国 | 浪漫主义 |
C. | 渺沧海之一粟 | 以沧海之大喻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 | 苏轼 | 北宋 | 骈赋 |
D. | 海不厌深 | 借大海之宽容表达作者求贤若渴 | 曹操 | 东汉 | 四言绝句 |
材料一: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复制原作内容和形式,再现原作的艺术现实,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实体。作为一种再创作的文学翻译最重要的功能是满足社会的美学要求,使译文读者能够享受到和原文读者相同的美学感受。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再现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
艺术形象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文学作品就是由众多的艺术形象组成的形象体系。任何小说都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一部小说的美感也是同人物性格的塑造分不开的。翻译文学作品时,就要尽量把原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口气表现出来,以让读者感知人物的性格。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使人受到启迪,获得美的享受,不仅是它的人物形象具体可感,更重要的是包含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它体现的是作者的爱和恨,传达了作者的作品态度。文学作品的语言手段不只是语言外内容的中介,而且是作品的美学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属于文学作品的美学结构。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的时候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又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才不会影响原作美学价值的传达。拿莎剧的翻译为例。莎剧是戏剧,同时又是诗,而且基本上是用有格律的韵文行所组成,叫做戏剧诗,现今又叫诗剧。在翻译它们时就必须考虑它们的节奏声调之美。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选词造句都有自己的特色。原作者在英语原文中运用的语言形式,是为了让他的读者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审美享受,而我们的译作则应通过译者让中国读者也享受到同样或相近的审美效果。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是语言生成的哲学机制。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是由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作用而造成的。
思维的差异会给文学翻译造成影响。如思维风格不同,句子中心各异,会影响译文质量,破坏原文美感。英语习惯把要点在句首先说,而汉语习惯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又如思维侧重点不同,造成表达形式各异,进而影响译文的自然、流畅。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在翻译中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由思维差异而造成的句式特点,那么我们的译文会支离破碎,或会冗长板结。如果把“Mary didn’t remember her mother who died when she was two years old”译成“玛丽不记得她那在她两岁时死去的母亲了”,就有悖于汉语表达法。
(摘编自云虹《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审美》)
材料二:
杜甫被国人尊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杜诗的翻译历来受到国内外翻译家的重视,国内目前翻译杜诗最多的是许渊冲先生,而海外翻译最多的是宇文所安① , 他翻译了杜诗全集。
对二人的杜诗译介也呈现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一种对宇文所安翻译杜诗全集的努力表示赞赏,认为其翻译能较大程度地接近杜诗的原旨;另一种则称颂许渊冲先生翻译的都是杜诗的经典,译出了杜诗的神韵。宇文所安与许渊冲的杜诗翻译,哪一个更优美和准确,是否有高下之分?他们的杜诗译介是否存在误读?
不同译者对诗歌翻译的韵律、节奏以及思想感情表达等方面,都遵循各自的原则。许渊冲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他在翻译诗歌时,采取“三美”原则。他认为翻译不仅要忠实于诗歌原意,体现出音美和形美,更重要的是再现原文的意境美,比如象征意义、双关意义等,也就是要注重“意美”。宇文所安在翻译过程中力求流畅通顺,采取直译的方法,他说:“多数情况下,我宁取表面笨拙的译文,以便让英文读者能看出一点中文原文的模样。这种相对直译的译文自然僵硬有余,文雅不足。”实际上,直译和“三美”原则并不是完全冲突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所融合,从而丰富译诗的形式。
许渊冲曾说:“如果把作者比作父亲的话,那译者就可以比作母亲,那译诗就是父母结合的产儿。产儿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像父亲,也不会一点不留下母亲的胎记。译诗不可能百分百等于原诗,也不可能不留下作者再创造的痕迹。”与许渊冲不同,宇文所安以内容优先,希望能呈现杜诗多样的风格:“作为译者,我确信这些作品的‘中国性’会得以显现: 我的任务是发现这个谱系差异的语言风格”。
作为中国翻译家,许渊冲虽然具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但为了追求诗歌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极致效果,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创造性翻译,有时为了传达杜诗的意境美,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出具体词句的原意。相比之下,宇文所安的翻译策略是为呈现杜诗的完整性服务,在内容与韵律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忠实于内容,叙述出一个个逻辑合理、字词对应、情节完整的故事,成为宇文所安杜诗英译的显著特色。
翻译并不是一项仅涉及语言能力再现的活动,而是实现不同文化交流的语言转换实践性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会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其过程必然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过滤。“由于接受主体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等原因而造成接收者有意无意地对信息交流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创新等作用,从而造成源交流信息内在内容、形式发生变异。”
【注】①宇文所安,原名StephenOwen,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美国著名汉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
(摘编自梅启波《杜诗英译的原则、策略与跨文化传播的话语权》)
由吾不学,无以为训。然重华①无严父,放勋②无令子,亦各由己耳。汝辈窃议,亦当云阿越③不学,在天地间可嬉戏,何忽自课谪?幸及盛时逐岁暮,何必有所减?汝见其一耳,不全尔也。设令吾学如马、郑④ , 亦必甚胜,复倍不如,今亦必大减。致之有由,从身上来也。汝今壮年,自勤数倍,许胜,劣及吾耳。世中比例举眼是,汝足知此,不复具言。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复推排人间,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人或以比数汝等耳。即化之后,若自无调度,谁复知汝事者?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荫之后,岂龙虎之议?况吾不能为汝荫,政应各自努力耳。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吾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诫尔后乘也。汝年入立境,方应从官,兼有室累,牵役情性,何处复得下帷如王郎⑤时邪?为可作世中学,取过一生耳。试复三思,勿讳吾言。犹捶挞志辈,冀脱万一,未死之间,望有成就者,不知当有益否?各在尔身,己切身,岂复关吾邪?鬼唯知爱深松茂柏,宁知子弟毁誉事?因汝有感,故略叙胸怀矣。
选自王僧虔的《诫子书》
精藏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蓄用;静,所以应动。善蓄者不竭,善应者无穷。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
勉诸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 , 不学则舍君子而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的《诫子书》
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 人之居世,忽去便过。
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
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选自王修⑥的《诫子书》
【注】①重华:虞舜的名。②放勋:帝尧的名。③阿越:百越子弟。④马、郑:指马融和郑玄,才高博洽,为世名儒。⑤王郎:王羲之,是王僧虔的曾祖父。传说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他的草隶为古今之冠。琅琊王氏是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王家除了王羲之外,王僧虔和《诫子书》中提到的王志都是著名书法家。⑥王修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贤士。
①吾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诫尔后乘也。
②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①
宋·姜夔
一顾倾吴。苎萝人②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③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欤。小丛解唱④ , 倩松风、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乌。
【注】①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六月,辛弃疾被重新起用,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到任后,曾与姜夔等人同登蓬莱阁,辛弃疾作《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姜夔作此词和之。②苎萝人:指西施。西施是越国苎萝村(今浙江诸暨)人。③大夫:指越国大夫文种,文种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劝其辞职引退,文种不听,终被勾践所杀。④小丛解唱:侍女盛小丛善歌,此借指辛弃疾的侍儿。
风沙行
①1968年,中央号召青年要到最艰苦的、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全班十二个党员纷纷带头表态,十二个人就全被分到北部边疆,东起黑龙江,西到新疆,一路撒开了去。我被宣布分往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查了一下地图,在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心想,此生要和风沙打交道了。
②几经辗转,待安顿好住处,我就与几个先到的待分配同学到街上去转转。我们见惯了大都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忽见到电影里的沙漠,十分新奇。沙丘相拥而去,一个连着一个;连绵的弧线,一环套着一环,如凝固的波涛。我们几个萍水相逢的天涯学子,来做这沙海中的伴侣,一扇新生活的大门即将打开。大家兴奋不已,打滚扬沙,尽兴而归。
③谁知还没有两天,沙漠就露出了真容。因为我们还要继续下派到县里去,就借了人力排子车,拉上行李到火车站去办托运。走到半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瞬间黄尘蔽日。前日里美丽温柔的沙海早不知躲到何处。街上的行人,男士一律帽檐朝后,女士以纱巾裹脸,艰难地躬身前行,好像正跟前面的一个人角力较劲。我们几个前拉后推护着车子,不让风吹翻行李,大口地喘气。可一张口,好像旁边正等着一个人,立即就给你嘴里塞进一把沙子。成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没有行过船,却体验到了逆风拉车,不进则退。这是我到西北后经历的第一场风沙洗礼。
④还有一次我搭车出去办事,出发时还天清气朗,车行到北山脚下,山后渐渐升起一片腾腾的烟雾,先是深红暗黄 , 后渐成灰黑一团,滚滚而来。一会儿就感到了飓风的力量,像有一个无形的巨人,横挡于路的中央,用双手推住我们的车子不准前行。车子大喘着粗气,颤抖着左右摇晃。霎时风助沙威,沙借风力,一团沙、土、风搅成的旋涡将车子团团裹定。只见风挡玻璃上唰唰地卷过流沙的怒涛。车子如掉到了黄河深处,上下左右浊流滚滚,一片昏黄,人如在水下不辨东西。那时的北京吉普还是帆布棚,何谈密封。沙子寻着袖口领口、衣襟裤脚等一切可乘之隙,急急往身子里钻。赶紧停车,静待其变,大家都不敢说话,因为一张口就有一把土直塞咽喉。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风沙与车子的较量。
⑤一年后我先在县委工作,后当省报的驻地方记者,仍少不了经常下乡,吃风浴沙。这里虽风沙肆虐,但人们居于斯,长于斯,也有了对付的办法。最有效的法子就是造林栽树。我们住的房子旁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当地人叫它沙枣树。沙枣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怎样干旱,它的根总是扎在白色的碱土上,枝总是那样红,叶总是那样绿。十几年来,当地人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二十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这长长的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那浩浩的沙海波浪翻滚,但到沙枣林带前却停滞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打在树干上,但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气流带回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条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似的,黄沙总是不能越过,并且还逐年树进沙退。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在太荣大队我曾见过一位林业队长,这位近六十岁的老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栽沙枣树。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膛,深而密的皱纹,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想到,他多么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搏斗。他的坚韧与顽强在育苗时通过满是老茧的手注入到沙枣秧里,在护林时通过期盼的眼神注入到古铜色的树干上。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
⑥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比如红柳、芨芨草。就是沙子本身也有许多特别的用途。老油瓶子是最难清洗的,在没有发明洗涤灵的时代,抓一把沙子,加半瓶水,来回晃荡几次,便洗得光亮剔透。沙性吸水存水,当地就总结出一门植树的特技:拿一空洒瓶装满水,放入扦插树苗,连瓶埋入沙土中,小苗靠这一瓶水就可熬到长出须根,翻出瓶外,接上地气。我们不能不惊叹人们的聪明,也不能不承认沙子的全能。
⑦人久生情,地久生恋。长年生活于沙地,人对这里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感。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仲夏的夜晚,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梦,窗外明月如霜,沙束花暗香浮动。想来命运把我们扔到这沙地里来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古人不是说要给你一点重任,先得饿其体肤、苦其心志吗?学生刚出校门正该这样。在大自然所设的各种苦境中,风沙够得上上等之苦了。但它像一杯苦茶,喝过之后又有一点回甜。人生旅途漫长,但只要你曾经穿越过风涛沙浪,就懦者勇、弱者强,男女即可为壮士。一年后,我们挥沙分手,各赴前程。但不管走出多远,我们身上都有一个印记:从风沙中走出来的人!
⑧1983年我到新疆采访中国科学院新疆沙漠研究所,与他们谈沙说沙,如话乡音,格外亲切。后来去河南,在兰考捧起一把焦裕禄治过的沙子,倍感亲切。到山东看黄河入海口,滚滚而来的沙子竟在海边形成一片新的陆地。我在心中轻轻地喊道,这其中一定有几粒是从我当年的衣缝中抖落或者口鼻中喷出来的啊。
⑨从去年开始,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内容已经调整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七字方针。这个“沙”字已经堂堂正正地升为国策的一部分了。我伴沙而行五十年也倍感光荣。
(取材于梁衡同名散文)
A.文章以西北大漠为背景,讲述了作者在这里的经历,并通过对风沙、人文等多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大漠的宁静、壮观和神奇之美。
B.第④段叠词“腾腾”“滚滚”与描写色彩的词语“深红暗黄”“灰黑”,写出风沙的来势和变化,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与奇妙。
C.本文语言生动华丽,第⑤段中作者大量使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风沙的肆虐和势不可挡。
D.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把经历风沙洗礼比作饮茶、以苦后回甘的滋味表达经历苦境后人生终获成功的喜悦。
E.作者“与沙为伴”的五十余载的生命体验,见证了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的不断恢复与改善,勾勒出崇高伟大、坚韧不屈的生命之光。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像你前日的话来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可知我竟自误了。”
……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①来到南京的六朝博物馆,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一扇落地窗下停留,打卡拍照。②这扇落地窗誉为“‘六朝人杰’观景台”,也有人说它是南京最美的“金陵之窗”——近处是五彩斑斓的园林景观,远处是新街口城市天际线。③季节与历史在这扇窗里同框,自然景色与城市风貌在这扇窗中交融,构成了油画般的美丽画面。
④今年春节前,六朝博物馆为它贴上了独树一帜的“龙年窗花”。⑤这扇窗因为“龙年窗花”再一次成为网红打卡地。⑥最美落地窗走红的背后,是人文经济学在文博领域的实践。⑦“文化味”与“烟火气”有机融合,不仅为激活文旅市场做出贡献,也丰富了城市文化表达。
材料一: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人生在世,或多或少会有放不下的人和事,该翻篇的翻篇。拥有事过翻篇的能力,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材料二:
生活中,有的人常常懊恼自己明明非常勤奋刻苦,但是收获却不大。这时候,不应忽略复盘这个环节。学会复盘,过往的时光就不会白白溜走;总结经验,便能为不断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撑。
品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