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选项 | 宏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B | 金属很难被压缩 | 金属原子间没有间隔 |
C |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 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
D | CO有毒而无毒 | 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
图2
图3
图4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氯化铵和尿素固体 |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B | 分离碳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 用磁铁吸引 |
C |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 取样,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观察现象 |
D | 除去盐酸中混有的硫酸 |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图5
图6
回答下列问题:
图7
Ⅰ.“制氢”:通过光伏发电和催化剂的作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①该反应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Ⅱ.“储氢”:用化学方法将氢气转化为甲醇(常温常压下液体)。
②转化Ⅱ中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理论上反应Ⅰ消耗的中氢元素质量(填“>”“=”或“<”)反应
Ⅱ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
Ⅲ.“释氢”:将甲醇转化为氢气,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1:
方案2:
④对比上述两种方案,方案1的优点是(填一条即可)。
Ⅳ.“用氢”: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产物是水清洁环保。
⑤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化学能转化为。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图8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称量NaOH固体g。
②氢氧化钠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在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填序号)溶液。
A.硫酸 B.纯碱 C.硼酸 D.氯化钠
①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铜制品远比铁制品多。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
②下列铁制品中,利用了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序号)。
A.铁制回形针 B.铸铁井盖 C.不锈钢煮锅
图9
①工业炼铁在生产过程中需将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粉碎,其目的是,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炼钢炉中通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铁中元素的含量(填元素符号)。
图10
图11
图12
①关闭 , 打开 , 加入稀盐酸后,甲中出现的现象。
②关闭、 , 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打开 , 乙中的液体流入丙中,可观察到丙中的现象为,丙中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自制汽水配方: 食品级小苏打1.5g、食品级柠檬酸1.5g、白糖7g、果汁适量、500mL凉开水。 |
图13
【任务一】认识配方成分
准备500mL的塑料瓶,按图14步骤配制汽水。
图14
①制汽水时,加入小苏打溶液后,旋紧瓶盖后摇匀,产生的现象是。
②小明倒出自制的汽水,喝了一杯后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升高”或“降低”)。
小明按如图15充分加热一定量小苏打,观察到试管口有水雾,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小苏打热稳定性差,那它受热后生成固体是什么呢?
图15
【作出猜想】固体产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方案】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 产物中含有碳酸钠。 | |
② | 再取操作①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产物中(填“含”或“不含”)氢氧化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