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 1.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下面时间轴中,④处所建立的朝代是( )

    A . 秦朝 B . 东汉 C . 隋朝 D . 唐朝
  • 2. (2024七下·高州月考) “有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在历经了长期分裂局面后,到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实现这次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 . 赵匡胤 B . 武则天 C . 李世民 D . 杨坚
  • 3.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他承袭父爵为随国公,北周宣帝继位后,以其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其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下列属于他巩固统一的举措的是( )
    A . 开通大运河 B . 编订户籍 C . 创立科举制 D . 重文轻武
  • 4.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京杭大运河(如图),2014年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隋朝时期如果将江都的粮食运往首都,必经过哪两个运河河段?( )

    A . 永济渠和通济渠 B . 江南河和邗沟 C . 江南河和通济渠 D . 邗沟和通济渠
  • 5.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为了整合长江和黄河这两个大河孕育的经济板块,杨广用举世无双的大运河打通了中国的任督二脉,弥合了高原--山脉圈内长时间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这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 .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 B . 加速了隋朝灭亡的进程 C . 有利于中外的经济交流 D . 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 6. (2024七下·高州月考) 《旧唐书·李密传》这样记述隋末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缘于(    )
    A . 隋文帝厉行节俭 B . 农民起义蔓延全国 C . 隋炀帝统治残暴 D . 自然灾害非常严重
  • 7. (2024七下·廊坊月考)  “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在太原起兵,进占长安;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李渊自立为帝,建立唐朝。”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 隋朝建立的影响 B . 唐朝建立的过程 C . 隋朝灭亡的教训 D . 唐朝建立的影响
  • 8. (2024七下·珠海期中)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饱腹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述材料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 . 强化中央集权 B . 重文轻武 C . 以民为本 D . 分化事权
  • 9.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下列表格中的措施共同反映了统治者(   )

    唐太宗

    武则天

    为了考察地方长官,命人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记录其功过行能,以备赏罚。

    严惩贪污,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

    A . 重视农业生产 B . 善于虚心纳谏 C . 关注人才选拔 D . 重视整顿吏治
  • 10.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朝代。特别是“开元盛世”时期,使唐朝的国力达到了最鼎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准确的是( )
    A . 姚崇、宋璟、杜如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B . 出现在唐太宗时期 C . 召集县令进行考试,注重对官吏的考核 D .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唐蕃关系发展
  • 11. (2024七下·高州月考)  杜甫在《忆昔》一诗中这样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它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12.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B .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C . 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D . 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 13.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创造发明。下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其功能是( )

    A . 耕种田地 B . 灌溉田地 C . 鼓风冶铁 D . 纺织丝绸
  • 14.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等云集长安。据此关于唐都长安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住宅区有许多店铺,商业繁荣 B . 长安城内可遇到身着各式服装的外国人 C . 长安是当时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D . 在长安波斯人的酒店中有胡人歌舞
  • 15.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史实不属于该范畴的是(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玄奘西行 C . 郑和下西洋 D . 鉴真东渡
  • 16. (2024九下·赣榆模拟) 唐朝将边疆归附的少数民族的部落组织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之中,承认和保护这些部落首领的地位。唐太宗在谈及民族关系时说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据此可知,唐朝( )
    A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 . 民族交往强调文化认同 D . 已经消除民族矛盾
  • 17. (2024七下·高州月考)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淳朴厚重,沉郁悲伤,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 阶级出身不同 B . 生活背景不同 C . 思想性格不同 D . 艺术追求不同
  • 18.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唐朝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中属于唐朝时期画家的是( )

    ①阎立本②颜真卿③吴道子④欧阳询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4七上·宜春月考)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唐朝(  )
    A . 海外贸易繁荣 B . 水陆交通发达 C . 经济文化领先 D . 民族关系和睦
  • 20.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与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亚洲、欧洲与非洲的一些国家也积极地向唐朝访问、学习,如“遣唐使”将唐朝的先进制度等带回日本。这体现了( )
    A . 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 . 唐朝成为人类文明荟萃中心 C . 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 .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 21. (2023七下·仁化期末)  唐玄宗时,他受邀东渡日本,历时12年,虽双目失明,但不畏艰难,矢志不移,在66岁高龄到达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达赖 D . 班禅
  • 22.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 . 唐朝先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 . 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 . 玄奘西行时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
  • 23. (2024七下·高州月考)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携带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返唐,两年后回到长安。此行行程五万余里,历时十八年。据此可知,玄奘(    )
    A . 沿着丝绸之路西行 B . 撰写了《大唐西域记》 C . 历尽艰辛取经返唐 D . 架起了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 24. (2024七下·高州月考)  七年级(3)班的小奇同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25.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时代……多种文化的交流汇聚,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下列史实( )

    ①发展完善科举制度 ②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

    ③马可·波罗游历中国 ④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6.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
    A . 政局相对稳定 B . 民族矛盾尖锐 C . 政权更替频繁 D . 疆土日益扩大
  • 27. (2024七下·潮阳期末)  关键词检索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安禄山、逼近长安、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A . 安史之乱 B . 黄巢起义 C . 后梁政权建立 D . 唐朝的灭亡
  • 28. (2024七下·桐柏期末)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 )
    A . 给唐朝统治者致命打击 B . 直接推翻唐朝的统治 C . 促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D . 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 29. (2024七下·朝阳期中)  唐末黄巢起义之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节度使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此材料反映了( )
    A . 五代十国战乱导致民不聊生 B . 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在唐朝灭亡之后 C . 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D . 五代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 30. (2024七下·高州月考)  编者把一系列历史事件收集到一个单元,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按此逻辑,关于下列历史事件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巢起义    ②安史之乱    ③唐玄宗统治腐败    ④藩镇割据

    A . ①②④③ B . ③②④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小题11分,33小题15分,共40分。)
  • 31. (2024七下·高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选拔政府官吏的标准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他在位时创立了哪一考试科目?标志着什么制度的正式确立?这个制度带来了哪些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两位诗人对这条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 32. (2024七下·高州月考)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材料二: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末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1. (1)  材料一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 (2) 请根据材料二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 (3)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三反映的这件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唐和吐蕃还有哪些交往事实?
    4. (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
  • 33. (2024七下·高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时的政府自然远比汉朝时更加富庶了。技术和管理的进步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汉唐之间的数百年里,长江流域的人口有了飞速的发展。尽管国都定在西安,政权也把持在关中军事集团手中,但唐时全国经济重心已从生产小麦、小米的渭河流域和华北平原转移到了产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种转移即是隋朝兴建大运河的原因。

    材料二: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 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材料三:唐前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这一切都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第一,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标志。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第二,除了京都及地方州县治所的市场设置外,农村集市贸易也有了发展。这种集市贸易在当时称为草市、虚市、野市等,多分布在水陆交通的要冲。第三,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队伍越来越庞大。商人中既有贩卖各种物品的大小行商,也有经营客舍、行铺、车坊的坐贾。

    材料四:安史集团发动叛乱是不得人心的。叛军十分残暴,到处烧杀抢掠,激起了人民的无比愤怒。河北民众“所指屯结,多至二万人,少者万人,各为营以拒贼”。关中人民“往往杀贼官吏,诛而复起,相继不绝”。广大人民的坚决抵抗,是促使安史集团失败的重要原因。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兴建大运河的原因?指出大运河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城市?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二中划线部分的“郑公”的姓名?指出同一时期朝廷中两个著名的宰相?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商业繁荣的标志?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安史集团失败的原因?这一场战乱带来什么影响?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隋唐时期的繁盛与衰亡对今天中国建设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