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下·洪雅)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 . 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 .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C .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 2. (2024九下·洪雅)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 . 书法艺术成熟 B . 北方民族融合 C . 江南经济开发 D . 南北政权对峙
  • 3. (2024九下·洪雅) 天圣元汗(1023年),薛田任益州知州后,“废交子不复用,则资易非便,请官为置(交子)务,禁民私造。”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官办机构——“益州交子务”就此诞生。其时官方发行交子是(    )
    A . 为了加强政府对商业的管理 B . 世界上最早纸币出现的标志 C . 胶泥活字印刷术进步的结果 D . 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4. (2024九下·洪雅)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    )
    A .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 农村集镇发展迅速 C . 农耕文明逐渐衰落 D .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 5. 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 .   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 . 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 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 6. (2024九下·洪雅) 19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回国内,男子则“安分自守,不准出门,不准众人聚集。”于是日本寓沪侨民纷纷乘船回国。与此有关的事件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 C . 卢沟桥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7. 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   )
    A . 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 B . 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 C . 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D . 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
  • 8. (2024九下·洪雅)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最早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苏联 C . 英国 D . 日本
  • 9. (2024九下·洪雅) 下面为某校九年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 .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 .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形成
  • 10. (2024九下·洪雅)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 巴黎和会--从根本上解决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 . 珍珠港事件--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二战迎来了重大转折
  • 11. (2024九下·洪雅)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发生剧变,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变化是( )
    A . 社会制度变化 B . 外交策略变化 C . 国名变化 D . 国家分裂
  • 12. (2024九下·洪雅) 有一个热点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错综复杂,这一地区是(    )

    A . 巴拿马 B . 中东地区 C . 阿富汗 D . 马尔干半岛
二、综合题
  • 13. (2024九下·洪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但道光帝并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仍是一如既往的将一切责任卸于下属。……他在内心中认定战败的原因在于这批奴才未能实心实力办事,“天朝”的厄运在于缺乏忠贤智良之臣。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 《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之力与相争,其意在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尤在避免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他害怕这种直面相对会扫尽天朝的礼文和成宪,因此宁肯舍弃关税之利。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面对日本大举出兵,李鸿章……让官兵相信“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即谁理绌”。……以为,单凭外交上的折冲樽俎,就可以“保全和局”……战争即将开始,清政府及其外交部门一直在等待调停,一个半月过去了,基本上未做军事上的准备……

    ——《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材料五 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1. (1) 结合图一和图二分析列强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从地域上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道光帝认为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材料三中造成“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现象与《天津条约》中哪条规定有关?根据材料三分析咸丰帝反对的原因。
    4. (4) 据材料四概括清政府对战争“未做军事上的准备”的主要原因。
    5. (5) 据材料五指出慈禧“大喜过望”的原因是什么?
    6. (6)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清政府在近代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4. (2024九下·洪雅)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冲突对抗】

    材料一: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二: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修约结盟】

    材料三:

    【合作共赢】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智《“冷战”史》

    材料五: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1. (1) 材料一反映了这场”战争”带来的哪些影?这扬“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 (2) 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材料四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五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