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

更新时间:2024-05-18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下·饶平月考) “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各地红色旅游景点人气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厚植家国情怀。”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井冈山—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这条旅游线路的设计展示了(    )

    上海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井冈山

    “开创革命新路”

    延安

    “敌后战场指挥中枢”

    北京

    “新中国的象征”

    A . 国民革命的过程 B . 红军长征克服艰难险阻 C . 抗日战争的历程 D .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 2. (2024八下·青秀期中) 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毛泽东主席宣布会议任务》。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
    A . 调节国共两党冲突 B . 开展军事斗争 C .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 . 进行工业化建设
  • 3. (2024八下·饶平月考) 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4. (2024八下·盘龙期末)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国歌中保留了包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内的原歌词,其蕴意是(   )
    A . 居安思危 B . 临危不惧 C . 知耻后勇 D . 奋发图强
  • 5. (2024八下·南雄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通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有序稳步地解决北京市的失业问题。1950年7月至1952年9月,在救委会及市劳动局登记的失业人员与求职人员中,仅仅经过政府介绍就业的即达25000多人。这一举措(    )
    A . 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 B . 服务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C . 推动了土地改革完成 D . 彻底解决了城市工人失业问题
  • 6. (2024八下·饶平月考) 建国初,西藏昌都百户头人之一的甲本次成找到人民解放军,控诉藏军的横征暴敛以及帝国主义的累累罪行,并带领村民把仅有的糌(za)粑和园根(食用植物)摆在路上供人民解放军食用。这反映西藏和平解放(    )
    A . 受境外反动势力干预 B . 物资补给是重要保障 C .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 D .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7. (2024八下·连州期末) 1950年11月,美国骑兵第一师师长在与一支中国军队交手后,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授。他们手里拿的是日本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极其勇猛。”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    )
    A .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 中国工农红军 C .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 国民革命军
  • 8. (2024八下·丰城期末)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和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八年一班同学以【追忆峥嵘岁月】为主题创办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展板,以下最适合作展板内容的是(   )
    A . 四渡赤水 B . 平型关大捷 C . 百团大战 D . 上甘岭战役
  • 9. (2024八下·天桥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英雄中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 . 左权 B . 董存瑞 C . 黄继光 D . 雷锋
  • 10. (2024八下·饶平月考) 下面是解放初期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其中农村土地的占有情况反映出(    )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常剥削为生,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地租

    富农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中农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贫农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分劳动力,受剥削

    雇农

    一般全无土地,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A .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 . 三大改造的势在必行 C . 抗美援朝的必然性 D . 工业化建设扬帆起航
  • 11. (2024·昆明模拟) 中共中央决定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第一批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进行;第二批从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华南、西南地区进行;第三批从1952年冬至1953年春,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当时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
    A .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2. (2024七下·莱州期末) 新中国成立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些话表明(    )
    A . 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B . 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 . 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 . 农业改造势在必行
  • 13. (2024八下·饶平月考) 下图是名为“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 . 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 . 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 . 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 . 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 14. (2024八下·饶平月考) 下表为《甘肃日报》1954—1956年有关上海企业迁往兰州、支援大西北建设的部分报道。由此可知,上海企业迁往兰州(    )

    时间

    标题

    1954年7月14日

    《打破石油工业用的机械和器材从上海用火车和飞机运往西北和东北》

    1955年5月10日

    《全国各地工业部门支援玉门油矿建设》

    1956年6月1日

    《上海一批著名的商店决定迁来兰州》

    A . 实现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B . 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 C . 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D . 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
  • 15. (2024八下·饶平月考) 自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到工业部门的干部,共有16万多名。1952、1953两届理工科大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奔赴建设岗位。这表明我国( )
    A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工业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 C . 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D . 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 16. (2024八下·饶平月考) 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3月23日,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会议正式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有1.5亿人次参与了讨论,各方提出意见118万多条。报道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 . 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 D . 推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 17. (2024八下·饶平月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 .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 .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 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D . 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 18. (2024·封开模拟) 1953年之前,陕西宝鸡地区有10多家以酿酒为业的作坊。1953年底,受农业合作社启发,有几家酿酒作坊率先组成生产合作社,共享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市场客户,很快取得丰厚经济效益。其他酿酒作坊纷纷要求入社。这体现了(    )
    A . 宝鸡地区酿酒业出现垄断组织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技术提高 C .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优越性 D . 政府经济建设的领导能力增强
  • 19. (2024八下·鹿寨期末) 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于1945年8月遭受水灾而再次被迫停工。1946年5月,公司所在地泊头镇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市政府积极帮助公司复工复产。1947年12月初,公司代理人向市政府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书。1948年2月1日,在泊头诞生了华北地区第一个公私合营企业。这一史事表明(    )
    A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B . 中共对私营企业的公私合营有历史经验 C . 公私合营是私营企业壮大发展必由之路 D . 1948年开始私营企业社会主义改造探索
  • 20. (2024八下·安乡县期末) 如图是国务院1956年7月28日发出的一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我国(    )

    一、对于小商贩业务安排的问题。

    二、对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合作商店方面的问题。

    三、适当解决小业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四、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定息问题。

    五、职工和私方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六、企业改组和人事安排问题。

    A . 完成了“一化三改”任务 B . 关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困难 C .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 重视三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
  • 21. (2024八下·饶平月考) 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二中全会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 . 中共九大
  • 22. (2024八下·饶平月考) 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时世事变迁的信息。如下图的漫画反映了( )

    A .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美好愿望 B . 农业生产发展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国民经济前景一片大好 D . 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23. (2024八下·饶平月考) 一位英国记者在参观了某个炼钢点后说:“这里草草建成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炉石,有的给炉子添火……有的用手推车运原料——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一样。”材料所反映的事件(   )
    A . 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典范 B . 追求分配环节的绝对平均主义 C . 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D . 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 24. (2024八下·顺平月考) 1962年5月27日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明确指出“职工人数还超过实际需要很多,城镇人口也大大超过了农业提供商品粮食和其他产品的负担能力。”这是(    )
    A . 推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 . 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之举 C . 适应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D . 应对严峻的经济困难的举措
  • 25. (2024八下·新丰期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如图中三位英雄人物的纪念馆相继建成,他们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A . 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B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 .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 . 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 26. (2024八下·饶平月考) 1988年,邓小平说: “中国不仅领导层支持改革,而且全国人民上上下下都要求改革。这要归功于‘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大课堂,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在此,邓小平( )
    A . “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肯定 B . 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 C . 否定“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 D . 强调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 27. (2024八下·饶平月考) 下图是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这一文章的发表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因为该文章的发表(   )

    A .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B . 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 .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D . 标志着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 28. (2024八下·饶平月考) 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 .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C .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 .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 29. (2024八下·全椒期末) 到1982年底,全国共纠正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他们放下包袱,精神振奋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这反映了( )
    A .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贯彻 B .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 C .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 30. (2024·池州模拟)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 . 经济建设的发展 C . 党和国家经济中心转移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综合题
  • 31. (2024八下·饶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报纸名称

    社论摘要

    《人民日报》(中国)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

    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人民论坛报》(波兰)

    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

    之后的伟大事件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说的参战“利益”与不参战“损害”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4. (4) 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 32. (2024八下·饶平月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遭到摧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席此次会议的代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会议召开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过程的认识。
三、论述题
  • 33. (2024八下·饶平月考)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一次以“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收集到以下的数据、图片等素材,请你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材料一 1959年某部门制定的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表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材料二                                                       

    图1: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2: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图3:天津市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的新厂牌

    材料三  探索者的道路从来是不平坦的。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诞生以来时间还很短,实践经验极其有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不可避免出现了曲折,但也在探索进程中积累了深刻的经验,取得了众多成果……

    ——某同学在收集整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建设成果”后写下的活动感想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并写出该事件完成的历史意义。兴趣小组指导老师看到数据表后指出,1958年的数据是虚假的,请你结合史实,指出老师判断的依据。
    2. (2) 材料二中的三幅社会变革实景图片共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你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 (3) 请你从这位同学的活动感想中,提炼一个关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论述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