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6-11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023年10月27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15分)
  • 1. (2024六下·辉南月考) 听听力,完成练习。
    1. (1) 根据听力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是第-座以黄河为主题的博物馆。

      ②黄河文化博物馆共有6个展厅,展陈文物和实物一万多件。

    2. (2) 听力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A . 新闻报道 B . 游记 C . 说明文 D . 博物馆推荐的旅游路线
    3. (3)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对进一步溯源黄河文化、有重要意义。
  • 2. (2024六下·辉南月考) 乔乔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来到了黄河边实地参观,他把自己对黄河的情感写了下来。

    我终于来到了黄河面前。滚滚巨浪抉泥沙奔腾,顶端zhàn kāi____的pào mò____仿佛随时要拍到我脸上。 我在岸边pái huái____、驻足,这泼天的巨浪让我huáng kǒng____,却又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qīn wěn____脚下被打湿的土地。在màn cháng____的岁月里,中华民族与黄河相互yī wēi____、相互生发。奔腾的黄河水从未xiū zhǐ____,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也塑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1. (1) 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2. (2) 下列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和乔乔看到的画面最接近的是(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3. (2024六下·辉南月考)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扰( dāo) 恐(hè) 沉   蒸蒸日上(热气上升的样子) B . 雾(bó) 缈( piāo) 凉 尽脑汁(拧,扭紧) C . 脚( pàn) 泪( qín) 手 虎视眈眈(形容眼睛注视) D . 露(luǒ) 蚁(xué) 草 崇洋外(美好可爱)
  • 4. (2024六下·辉南月考) 下列词语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教书育人 呕心沥血 吞云吐雾 翻箱倒柜 B . 良师益友 心明眼亮 明眸皓齿 赤胆忠心 C . 视死如归 守口如瓶 挥汗如雨 如饥似渴 D . 扬长避短 求同存异 翻天覆地 死里逃生
  • 5. (2024六下·辉南月考) 下列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来表现它。比如用一个表盘,环绕一圈刻上十二个点来表示二十四小时;____用一条直线来表示某一段时间,但是这种表达____是不完全的,一条直线____可以表达时间所经历的路程,____不能表达时间的方向。

    A . 或者 / 虽然 却 B . / 却 如果 就 C . 要么 又 尽管 但 D . 再 / 因为 所以
  • 6. (2024六下·辉南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B .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 . 大西沟潺潺的流水、如黛的青山以及诗情画意的景致,把我带人迷人的天地。 D . 对亲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 7. (2024六下·辉南月考) 下列句子表达情感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艾玛奶奶走了……艾玛奶奶,和你在一起的子,我真的很快乐!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B . 夕阳已完全被暮色吞噬,空中绚丽的晚霞变成灰褐色,他无精打采地走着,走着。 C .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黄的、粉的、紫的……美丽极了,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小朋友们背着书包,哼着小曲走向学校。 D .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柔和的光线照耀在水面上,波光鄰粼。远远望去,小溪像一条彩带环绕在小城的周围,给小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 8. (2024六下·辉南月考)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间观。有人是奋斗型时间观,认为“____”;有人是享乐型时间观,认为“____”;有人是宿命型时间观,认为“____”。不同的时间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A . ②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① D . ①③②
  • 9. (2024六下·辉南月考) 课文内容回顾。
    1. (1) 时光易逝,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慨道:“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这让我想起了课本中两句珍惜时间的古诗:
    2. (2) 《那个星期天》以“”为线索叙述了的事,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用的变化来表现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
二、阅读理解。(38分)
  • 10. (2024六下·辉南月考)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①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②,倦而假寐③。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②针黹(zhǐ):针线活。③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 (1) 请解释文中加点字词意思。

      相见:

      走觅兄:

    2. (2) 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B . 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C . 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D . 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3. (3) 开头写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目的是( )
      A . 突出了傅显博学知识丰富的特点。 B . 这也是形成他做事拘泥的重要原因。 C . 讽刺了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变通的人。 D . 意在说明读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4. (4) 新思维开放探究读完这个故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
  • 11. (2024六下·辉南月考) 时间的脚印

    ①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②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③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④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⑤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⑥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⑦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⑧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⑨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⑩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⑪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⑫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1. (1)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2. (2) 请在第①段方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泥沙就会胶结得更紧密。 B . 粗糙的砾岩里面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C . 石头颜色常表明地球上的变化,红色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寒冷,灰黑色常表示炎热。 D . 想了解生物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认识地球历史发展的过程,可以研究化石。
    4.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5. (5) 第⑦段加点词“很可能”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 12. (2024六下·辉南月考) 父亲和树

    ①现在,这些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子,觉得没脸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绕着吹。

    ②只有父亲了解这些老了的苹果树的心思,他提着斧头进了果园。

    ③疏朗的天空下,树枝在颤抖。这一片果园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它们的一生。在所有的植物当中,树的记性最好,它把经历过的事全部记录在年轮里。现在,父亲拖着瘦弱的身子,要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介入一棵他亲自栽植的苹果树的命运。

    ④斧头落下去,父亲听到了树皮破裂的声音——这声音比斧 子遭到撞击声要弱小一点,却还是被父亲敏感地捕捉到了。父亲落泪了,而这棵苹果树并没有落泪,它活到这个岁数,已经没有多少泪可以流了。

    ⑤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一半勉强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子,酸涩难吃。可父亲心里明白,眼前的这棵老苹果树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我们一家人感恩并铭记于心。

    ⑥20世纪80年代,父亲开启新的生活模式,全身心投入到种树中。按照时序,他在果园里浇水、施肥、疏花、疏果、套袋、摘袋、出售苹果,一年比一年的收入高。村民们开始讲究穿戴,小洋楼一家赛一家地修,小轿车也进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果林的田间小道上飞驰。

    ⑦这个年近80岁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蹲在苹果树下,卷一根烟。抽完这一根烟,他花费掉了十几分钟时间。越进入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这棵苹果树还剩下了另一半勉强支撑着树体。父亲放下斧头,用力推了一下,苹果树开始吱嘎作响,慢慢倒下了。没有大树倒下的轰然响动,它只是轻轻地躺在了自己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好吧,你看看,它老成了啥样子,驼着背,砍倒后放也放不平整。

    ⑧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又卷了一根烟,抽完这一根烟他用了更多的时间,像是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式。从枝条开始,父亲用斧头一点一点地将它劈成木柴,他把枝条劈成一尺五的长度,把树干砍成大小相等,适合捆绑的木块。他将用近一月时间,砍倒果因里的所有老树。这些带着浓郁芳香的木柴,将陪他度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⑨父亲不再主持果园里的事情,只在天气好的时候,到果园里转转。砍掉老树的土地,平整而安详,像是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在休憩,在安睡。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

    1. (1) 结合上下文,“只有父亲了解这些老了的苹果树的心思"中“心思”指的是
    2. (2) 新思维逻辑梳理补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情节和父亲的情感变化。
      开始砍苹果树逐渐砍倒苹果树
      悲伤平静安详
    3. (3) 文章第⑦⑧段都写到了父亲两次卷烟、抽烟,第一次卷烟抽烟是因为;第二次卷烟抽烟是因为
    4. (4) “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像是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式”。父亲会如何与树告别呢?请你展开想象,把父亲想说的话,告别的动作、神态用一段话写下来。(不少于50字)
    5. (5) 下列对标题《父亲和树》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父亲”和“树”是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围绕两者之间的故事展开叙述。 B . “和"字暗示了父亲和苹果树的密切关系。 C . 文章以“苹果树"和“父亲的情感变化”两条线索贯穿全文。 D . 点明文章主旨,揭示父亲砍掉苹果树、破坏生态的痛苦和悔恨。
    6. (6) “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人们以希望和馈赠”结合本文或者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习作。(30分)
  • 13. (2024六下·辉南月考)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经常有一束目光,这目光或是柔软深情的凝望,或是恳切期待的远望或是深沉严厉的注视……

    请以“有一种目光叫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作,写出目光中包含的深意,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